摘要:9月中旬,美国政坛风暴再起。因为一桩政治谋杀案,特朗普和奥巴马再度针锋相对。查理·柯克,这位争议极大的保守派活动家,上周在犹他州大学活动中被枪杀。
9月中旬,美国政坛风暴再起。因为一桩政治谋杀案,特朗普和奥巴马再度针锋相对。查理·柯克,这位争议极大的保守派活动家,上周在犹他州大学活动中被枪杀。
案发后,特朗普对手猛烈攻击、放狠话,奥巴马则罕见发声,警告美国正滑向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
案件很快有了进展:9月17日,22岁的泰勒·罗宾逊被正式指控为凶手,检方表示将寻求死刑。罗宾逊甚至在短信中承认,“我受够了他的仇恨”。柯克的死,无疑是美国政治极化的最新牺牲品。
柯克是谁?他是美国保守派青年运动的重要人物,观点激进,争议不断。过去几年,他频繁出现在媒体、大学讲台,是特朗普阵营力捧的“新星”。这也让他的遇害,立即变成美国舆论场的爆点。
特朗普没有错过这个机会,第一时间指责“激进左派”,并承诺要严厉打击他们认为煽动政治暴力的个人和组织。
最近几天,他和核心顾问连番攻击对手,不仅将责任推给民主党,还放出狠话,称政治对手是“害虫”“必须被打击”。言辞之激烈,让全美紧张氛围进一步升级。
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甚至似乎为“右翼激进分子”的暴力行为辩解,称他们的愤怒“情有可原”。在美国社会本已高度撕裂之际,这样的言论无疑是在火上浇油。
面对不断升级的对立,奥巴马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公开活动上,罕见地做出强烈回应。虽然没有点名特朗普,但话里话外剑指对方。
奥巴马说:“我听到不仅现任总统,还有他的助手,都在称呼政治对手为‘害虫’、‘需要打击的敌人’。这反映了美国正面临的更广泛问题。”
他强调,无论民主党、共和党还是独立人士,都必须承认双方都有极端分子,但“这不是美国核心价值观”。
奥巴马举例自己任期,面对白人至上主义者暴力事件,他的回应不是利用事件打击政敌,而是呼吁全社会反思和团结。
他还提到前总统布什、麦凯恩、罗姆尼等,强调无论党派分歧,团结国家一直是主流美国政治的底色。
“在这种紧张局势高涨的时刻,总统的部分职责就是团结民众。”奥巴马的这番话,既是对特朗普的批评,也是对美国民主的警示。
他直言,美国正面临“我们从未见过的政治危机”,甚至担心国家正滑向“独裁统治”的边缘。
实际上,政治暴力并非单向。过去十年,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曾有成员遭遇袭击。柯克案中,警方认定枪手是“单独行动”。
但在当前极化环境下,任何一起暴力事件都能被迅速政治化,成为两党攻防的武器。
奥巴马还批评了民主党自身的软弱。他说,面对特朗普政府对司法、新闻自由、抗议权利的攻击,民主党反击还不够有力。
他呼吁党内要“更加强硬”,少一些内耗与自我怀疑。比如德州民主党议员集体抵制国会选区划分、加州州长纽瑟姆反击共和党“操控选区”,都是值得肯定的“负责任做法”。
此外,奥巴马还呼吁大学要坚守学术自由,抵制外界的威胁和干扰。他警告,如果不守住这些底线,美国将越来越远离真正的民主。
查理·柯克之死,揭开了美国政治极化的又一道伤口。特朗普选择以“极限攻击”回应,奥巴马则呼吁团结和理性,警告“美国正面对一次罕见的危机”。
两种思路,两种美国。到底哪个方向能止住分裂、恢复秩序?今天的美国,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
来源:娱客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