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5日,省委书记王忠林在接受央视《焦点访谈》采访时指出,湖北正由“九省通衢”向新时代“九州通衢”加速迈进,由“货到汉口活”向“买全球、卖全球”加速跨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优势更加凸显。
9月15日,省委书记王忠林在接受央视《焦点访谈》采访时指出,湖北正由“九省通衢”向新时代“九州通衢”加速迈进,由“货到汉口活”向“买全球、卖全球”加速跨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优势更加凸显。
而实现这一跨越的关键支撑,正是落子鄂州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作为湖北省“空中出海口”,它正以昂扬之姿,以枢纽提能扩大开放辐射力,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将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
筑新时代“九州通衢”之基
凌晨1时,黄冈养殖池的鳗鱼仍在翻涌。三小时后,它们已跨越云端,抵达韩国仁川。这是花湖速度,更是鄂州态度。
获誉全球第4个、亚洲唯一的专业货运机场,这里没有昼夜之分。通关大厅灯火长明,货机起降声彻夜不息。电子关锁一触即发,“E转全球”一单到底,“隔日达全球”已成为现实。
依托“104条货运航线+跨境电商综试区”双引擎驱动,空空中转、B型保税物流中心高效运行、单架次货机15分钟通关等优势叠加,更吸引2万多家企业落户于此。
“枢纽”二字,在于联通,在于效率。
“空公联运”血脉畅通——花马湖大桥通车,燕矶长江大桥主缆如虹,高速改扩建工程全速推进;“航空货运+卡车航班”网络已延伸至长三角、珠三角及中部核心城市。
“空空联运”效能卓越——7条第五航权航线开通,“一单到底”“中转集拼”实现跨国跨航司高效中转,物流成本降低超20%。
“空铁联运”破题起势——全国首个空铁货物联运项目花湖国际机场铁路联络线全线开工,征迁全面完成。
“空水联运”基础夯实——三江港铁路物流基地一期、8万吨级粮食中转基地投运,燕矶港星丰码头泊位加快建设,水运潜力持续释放。
更令人瞩目的是“空空中转”模式:国际转国际货物通关压缩至5小时,效率提升60%,每周中转货量突破1200吨。而一座机场的“脉动”,也正鲜活勾勒出这场开放突围的轨迹。
造新时代“九州通融”之势
通衢之地,终成通融之城。
今年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167.3亿元,同比激增273.9%,增速位居湖北省首位。不靠海、不沿边,却能货通四海、买卖全球。
花湖国际机场旁的前置仓里,榴莲甫下飞机便进仓上架,日销售额超20万元;跨境电商产业园内,洋主播正热情洋溢地向北美消费者推介深圳无人机,运营团队的海外仓已落地美国,筹建的独立站剑指欧洲、澳大利亚和非洲。
运营仅数月,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签约企业286家,举办培训与对接活动12场,Tiktok直播带货1960万美元,生鲜进口超8000万元,贸易总额达3.1亿美元。园区整合电商、物流、直播、包装等全链条服务,让中国商品最快48小时直达欧美客户手中。
政策也在不断赋能。临空经济区推出“十二条”,覆盖海外仓、人才培训等多方面,企业最高可获500万元奖励。一批如深创建、佳裕达等重点企业纷纷落户,中通、圆通、顺丰、DHL等物流巨头相继布局。
开放功能拓展,融的是资源,通的是全球。
6月6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米兰)海外仓正式揭牌,配备智能化冷链系统,实现24小时通关、48小时欧洲全境配送,为中欧双边贸易搭建起“黄金通道”。深创建控股集团董事长吴海波道出企业心声:“鄂州让我们‘走出去’更快、更轻、更远。”
“鄂州成为新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后,为跨境物流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通快递集团湖北管理中心总经理何业表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无疑是湖北制度型开放的耀眼名片。
谱新时代“九州通商”新篇
栽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栖。
从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中交顺丰空港产业园,到九州通沃田国际供应链中心、MRO航空维修与改装项目、日邮物流项目……项目签约只是开始。“领导督办、专班跟进、服务上门”,一位企业负责人感慨,“遇到问题,绝不过夜。”
如何让外资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我市出台《鄂州市持续改进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升级至8.0版,配套76项任务清单;全域推行“首席服务员”制度,选派311名专员服务1759个重大项目。
作为改革“试验田”,临空经济区政务服务中心启动“专班推进+延时代办”,累计办理项目审批2133件,帮办代办1473件,有效压缩办理时限92%,企业满意度达100%。
“花湖国际机场货运枢纽平台”则整合了货站、机场、海关数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让企业一键查询、一站通办。
眼下,鄂州正加速融入湖北海陆空三大“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布局,通过加密航线、强化多式联运,构建新时代“九州通衢”;创新服务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助推新时代“九州通商”;依托口岸服务提质、通关模式创新,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支撑新时代“九州通融”。
来源:鄂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