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管城回族区塔湾古街为依托,以周边诸多遗产群体为支撑,打造商都中轴线文旅文创CBD,与二七现代文化片区联动,形成3600年“人脉不息、文脉不断、烟火万里、太平盛世”的文旅文创空间和商业走廊;
河南日报记者 张体义 祁道鹏
筹划大唐·青花瓷国际学术研讨会,重点推出《大唐·青花瓷》原创展览,叫响“青花瓷的故乡”郑州文化超级IP;
以管城回族区塔湾古街为依托,以周边诸多遗产群体为支撑,打造商都中轴线文旅文创CBD,与二七现代文化片区联动,形成3600年“人脉不息、文脉不断、烟火万里、太平盛世”的文旅文创空间和商业走廊;
4月9日,郑州市文物局长会议召开。会上,关于2025年郑州文博的一些发力亮点引人关注。会议对该市去年文物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总结,聚焦今年文物安全工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物工作任务等重点部署安排。
2024年,郑州市在考古发掘研究、博物馆活化利用、精品展览展示、双槐树遗址立法、文博宣传推介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亮点纷呈,为推动打造“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文化品牌和助力郑州中心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此外,“文博花开党旗红”文物党建品牌打造,为文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市总数达到16个,居全国城市第一;《文物里的郑州》公众考古系列宣传片在全球112个国家中英文双语联播,荣获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优秀项目”;《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正式实施;管城回族区、登封市、巩义市、新密市、新郑市、荥阳市6个区(市)成立了文物局;全市博物馆数量达到116家,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达到15家。
今年,聚焦加大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和督察力度,加快文物科技创新和文旅文创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郑州文博如何精准发力?
会上提出,今年郑州文博将重点聚焦十个方面:建立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和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进双槐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和双槐树研究中心建设;编制《郑州市“十五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郑州市“十五五”文物科技发展规划》等重点保护规划;全面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压实各级文物保护责任;完成《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保护条例》立法审核;修订出台《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扶持办法》;成立郑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产业发展运营管理平台公司,引进一批文物活化利用项目;成立郑州市文物考古学会、郑州文创研究中心;推出《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早商文明的巅峰之城——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考古新发现特展》等一批精品展览;推进一批文物保护项目和革命文物保护修缮。
编辑:王晓颖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