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点名西贝,预制菜国家标准要来了,咱们吃外卖更有谱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07:24 1

摘要:那天我带我妈去西贝吃饭,花了两百多,她咬了一口牛排说,这肉怎么跟咱家冰箱里冻了半年的口感一样。我当时没在意,还笑她挑三拣四。现在她说得可能真没错。

那天我带我妈去西贝吃饭,花了两百多,她咬了一口牛排说,这肉怎么跟咱家冰箱里冻了半年的口感一样。我当时没在意,还笑她挑三拣四。现在她说得可能真没错。

罗永浩在西贝吃了顿饭,回来就在网上发火。他说菜全是预制的,又贵又难吃,吃得人恶心。整个餐饮圈都炸了。谁也没想到一顿饭能闹这么大。

可说实话,他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事的人。我只是个普通顾客,但我也早就觉得不对劲。上菜太快了,炒青菜三分钟端上来,锅气呢?油烟味呢?连葱花都是整齐划一的,一看就是工厂里撒好的。

9月10号那天,他吃完就开骂。骂的不是一口菜,是整个行业藏了十年的猫腻。我们花钱买的是现做,结果端上来的是加热包。菜单上不写,服务员也不说,这不是骗是什么。

后来新华社也说话了,讲得很清楚,大家不怕你用预制菜,怕的是你用了还不告诉我们。这句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就像你去相亲,对方说自己单身,处过两段感情。结果结婚后发现人家离过五次婚,孩子都有三个了。这种感觉,懂吧。

西贝以前多风光啊。广告里全是阳光厨房,小孩吃饭的画面,配着轻音乐,搞得家长特别安心。我家楼下那家店,周末排队半小时起,全是带娃的家庭。他们卖的不是饭,是信任。

我朋友小李,女儿三岁,每周六都去吃儿童餐。她说,贵点没关系,关键是干净。结果这次新闻出来,她直接哭了。她说,我女儿吃的西兰花,保质期两年?那是菜吗,那是化工产品吧。一岁的孩子吃两岁的菜,这话听着好笑,其实挺心酸的。

贾嘴硬。2023年他说预制菜是未来,高端餐厅都该这么干。现在被揪住了,又说我们根本没用预制菜。前脚刚吹完,后脚就否认,这不是打自己脸吗。

更离谱的是他朋友圈发飙,说要起诉罗永浩,叫人家网络黑社会。我就纳闷了,有本事你告别光在网上喊。你越凶,老百姓越觉得你心虚。

他还搞了个后厨开放日,想证明自己清白。我去看了直播,差点笑出声。说是现熬鸡汤,镜头一扫,角落里堆着好几包调料料包。员工抠完鼻子直接抓勺子,厨师长戴着金表炒菜,口罩拉到下巴,像演电视剧。

这哪是透明厨房,这是自爆现场。

从那以后,我再没去过西贝。我表弟在商场打工,说他们店营业额掉了快一半。以前中午排队,现在座位空了一半。消费者用脚投票,你不诚实,我们就走人。

罗永浩倒是聪明。他先悬赏十万找证据,把热度拉满。然后直播拿老乡鸡对比,人家每道菜都标了是不是预制,清清楚楚。最后国标草案一出,他立马删微博,说事情解决了,我不玩了。

这一套操作,狠准稳。我不是给他站台,但我得说,他至少站在我们这边说话。

餐饮圈那些老板坐不住了。巴奴、半山腰跟着声援西贝,信良记老板李剑更绝,反手悬赏二十万,说谁能找出不用冷冻食材的餐厅他就给钱。这话听着豪气,可老百姓一听就觉得不对味。

你们集体护短,是不是心里有鬼。现炒一定健康?不一定。但你不告诉我,就是你的错。我宁愿你标清楚,便宜点我也认。可你装成现做的,卖高价,这就叫欺诈确实难。房租贵,人工贵,厨师流动大。完全不做预制,成本压不住。可这不能成为糊弄消费者的理由。

我去年在杭州吃过一家小馆子,老板在墙上贴了张纸,写着哪几道是现炒,哪几道是中央厨房配送的半成品。价格也分档,现炒贵十块。我说你这么老实,不怕客人跑?他说,跑就跑,但留下的都是真心信我的。

这才是做生意的道理。

预制菜国标草案出来了,两条最要紧,一是必须明明白白标出来,二是不准加防腐剂。这规定来得晚,但总算来了。

我认为,这不是西贝的末日,是整个行业的重生起点。以后餐厅不能再靠包装和情怀赚钱,得靠真实。你敢标,我才敢吃。你不说,我就不信。

未来吃饭,菜单上看的不是菜名,是态度。

你诚不诚实,一眼就知道。

这顿饭,终于轮到我们说了算。

来源:下弦YT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