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告别了奥运舞台,也就等于她退出了自己的神坛,现如今不过是个18岁的小姑娘,可大家对她的期待好像远远超过了常人的想象。
“跳水这行干不了一辈子,我就想安心读书,好好过日子。”
现在连最普通的日子都成了奢望,当年跳水冠军,大学才开学四天,就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告别了奥运舞台,也就等于她退出了自己的神坛,现如今不过是个18岁的小姑娘,可大家对她的期待好像远远超过了常人的想象。
直到瞅见央视的报道,才真正弄懂全红婵眼下的实际状况。
1
全红婵曾坦言:“我清楚大家喜欢的是跳水这一项,而不是我这个人,所以我并不介意。要是哪天我不跳水了,估计大部分人也就不再喜欢我了。”
可以说,她从踏入奥运赛场的那刻起,就被卷进了“造神”这场荒唐的风波,根本难以抽身。她在舆论中一点点成长,像刚破壳的小鸟,只有经过层层磨炼,羽翼才能变得更结实更有劲儿。
2017年那会儿,命运给全红婵开了个大玩笑——她妈因为一场车祸瘫痪在床,家里顿时捉襟见肘,靠着爸妈那点低保,才勉强撑起一家最起码的开销。
2021年东京奥运一出场,她一跳成名,人生成了大变样,全红婵也因此被推倒了聚光灯里。
可咧,作为地道的农村娃,她爸妈不仅没想着借着全红婵的名气赚钱,反倒是老早就拒绝了不少记者采访和各方的帮扶。
她爸妈的态度很明确,就想让全红婵过得自在,活出自己的样子。可偏偏,这最简单的心愿往往是离咱们最远的梦想。
当初他只说了句“小小巴黎,拿捏”,结果被很多网友吐槽没教养,不识谦虚。
别的不说,连那些媒体里的体育记者也顾不得场合,直播间里直接骂全红婵“将来不跳水就成了文盲”。
尽管在激起大众愤怒后,对方立马道了个歉,但这话对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来说,伤害肯定不小。
从巴黎奥运周期起,正处于迅速成长阶段的全红婵身高猛增了7厘米,体重也明显上涨,加上之前运动留下的老伤,让她在奥运赛场上的表现受到了很大影响。
紧接着,她连续两次在世界杯上败给了队友陈芋汐,自那以后只能暂时告别国际赛场,全力养伤调理。
尽管如此,那些唠唠叨叨的网友还是甭想饶了她,趁机对她冷嘲热讽:“是不是觉得自己撑不住,打算挂靴了?”
可别光盯着体育这块热土,生活里还有更值得咱们去珍惜的东西。虽然她在赛场上拿下了所有能拿的荣誉,可终究难以拥有一个属于平凡人的自在生活。
2
9月13号,暨南大学开学了,全红婵穿着白T恤和牛仔裤,背着双肩包,走进校园报到。
排在报到队伍里,低着头仔细填写信息,怎么看都跟普通女孩没啥两样,有人认出来她时,她甚至还有些腼腆和害羞呢。
开学典礼上,全红婵格外受关注,被安排坐在方阵第一排,镜头里她戴校徽时微微发抖的手,透露出她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曾经站在奥运跳台上的全红婵,和现在穿上大学校服的她简直判若两人。她既没刻意高调秀自己,也没专门说起对大学生活有多期待。
入学那天,她把自己当年在巴黎奥运会穿过的职业服带来了,送给学校。衣服上不仅有她的签名,更藏着一路成长的印记。
礼物虽小,可情意满满,她当场把这份心意和几样家乡的特产递给了院长苏炳添。作为过来人,苏炳添也给了她最实在的建议:怎样在运动员和学生这两个身份间找到平衡点。
自从全红婵宣布退役后,那些质疑就一直缠着她。她每次一露面,马上就被“变胖”“没自制”“文化水平低”“爱装腔作势”之类的负面标签给罩住了。
3
全红婵入学的视频刚一播出,没过几个小时,那些陈年旧事立马又被扒了出来。
今年五月那条“全红蝉捐400万给母校”的谣言就别说了,造谣的人还爆料说她深夜偷偷转账,连转账记录和手写信啥的都被人弄得跟真的一样。
不过仔细琢磨,这谣言里的破绽还是不小,传谣的人连转账记录和手写信是怎么来的都说不清楚。后来官媒和学校一块出来辟谣,这才把谣言给揭穿了。
类似的事儿可不止这一桩,8月份那会儿有个“AI合成声音带货”的风波,网上一位卖农产品的主播用AI合成了全红婵等几个大牌运动员的声音,装成他们帮自家土鸡蛋代言,借着人气冲销量呢。
网友们知道真相后,非但没觉得被AI骗丢人,倒转头把气全撒在以全红婵为首的家人头上,结果她哥哥只好出来好几趟,给大家说明清楚。
这么一来,全红婵一家平时那低调的日子,也因为这场风波被搅得鸡飞狗跳,莫名其妙地挨了冤枉。
结语
开学才四天,全红婵遭遇的波折就像浪潮一个劲儿地涌上来,估计她光是参加开学典礼那会儿,就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勇气。
告别了奥运赛场,全红婵其实也就是个18岁的小姑娘,家里有她的亲人,生活也得照常过,现在的她和普通人没啥两样。
盼着以后大家能多点理解和宽容,别让“造神”这事儿给她的人生带来负担,也别让“成长”成了她挥之不去的阴影。
来源:钓鱼聚宝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