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9月,无锡市金桥双语学校的学生家长张先生,在某饭店自行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张先生称,自己的孩子在遭遇学校老师冷暴力,便利用在孩子身上装录音设备的方式取证。(江苏新闻广播)
今天,从网络看到一个案例描述。
某小学三年级孩子家长得知老师上课经常发脾气,甚至辱骂学生。
于是家长让孩子带录音笔,偷偷录下老师的言行,以此为“证据”准备投诉老师。
这个案例是否存在,没有官方媒体报道。
不过
2018年9月,无锡市金桥双语学校的学生家长张先生,在某饭店自行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张先生称,自己的孩子在遭遇学校老师冷暴力,便利用在孩子身上装录音设备的方式取证。(江苏新闻广播)
看到这样的案例,觉得老师生存状态很纠结。
首先,老师体罚以及讽刺与辱骂学生肯定是违反职业道德的。如果能取证,获得真实的证据,老师必然受到处分。
其次,如果教师日常管理言行被录制,然后断章取义,或者故意放大,甚至通过网络炒作,每个老师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教师心理或许达到崩溃。
这不是为教师不良行为开脱。这里涉及个人隐私权。虽然是学校教室,这里相对是一个隐私的空间。在一定范围内受法律保护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家长未经老师同意,让孩子在课堂上秘密录音,若录音内容涉及老师的私人生活、个人隐私等,可能侵犯老师的隐私权。同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属于违法行为。
不过,如果录音没有传播外泄,也有可能被认定为具有一定的合法性。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必须严格自己言行道德。社会上一些家长对教师抱有对立情绪。炒作教师几乎成为了“娱乐”。教师始终处在舆论的漩涡中。
现在技术设备太先进了,防不胜防。在公共场合监控几乎无死角。如孩子带录音笔,一是不容易发现,二是没有权力阻止。
教师的行为暴露在阳光下,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但是不能让教师带着“枷锁”来教育学生。
中国有句古话“人无完人”。这言行哪能都做到万无一失呢?
教师这个职业,从来没经历过这般挑战。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尴尬。
欢迎讨论。
来源:彦子2020手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