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11:19 1

摘要:盖闻天垂象而地成形,坤舆载物;水涵德而山蕴灵,楚岫钟英。永兴者,湘南之奥区,郴北之雄邑也。东接资兴之翠嶂,南连苏仙之紫霞,西枕桂阳之烟峦,北襟安仁之沃野。形若天蚕卧野,势如玄圭镇疆。纵横百六十里,襟带三湘;辐辏万千气象,吞吐八极。兹以先秦遗韵,唐贤笔法,述其人

盖闻天垂象而地成形,坤舆载物;水涵德而山蕴灵,楚岫钟英。永兴者,湘南之奥区,郴北之雄邑也。东接资兴之翠嶂,南连苏仙之紫霞,西枕桂阳之烟峦,北襟安仁之沃野。形若天蚕卧野,势如玄圭镇疆。纵横百六十里,襟带三湘;辐辏万千气象,吞吐八极。兹以先秦遗韵,唐贤笔法,述其人文地理,叙其古今变迁。

其一 地理形胜

观夫永兴之舆,坤灵殊异:东部峻岭参天,罗霄余脉蟠结如龙;西部丘陵叠浪,阳明支系蜿蜒若蟒。中部丘岗平畴相间,便江永乐双带交萦。山占三成,崔嵬接青云之表;丘居过半,迤逦隐碧雾之中。平川十五,稻粱盈畴;河流百四九,舟楫通津。更兼气候温和,四时分明:春则茶烟透雨,夏则荷露凝香,秋则橙黄橘绿,冬则梅雪争妍。此天地所以赐福地,阴阳所以毓秀民也。

其二 历史沿革

溯其建置,肇自汉高。高祖五年,置便县于桂阳郡,因便江得名,始开县治。王莽新朝,改称便屏;光武中兴,复归旧制。三国吴属,两晋相承。至南北朝时,并入郴县;陈室永定,再度析分。隋开皇间,裁撤归郴;唐开元世,重设安陵。玄宗天宝,易名高亭;赵宋熙宁,乃定永兴。取“永世兴旺”之义,承千秋鼎盛之期。元属郴路,明隶湖广,清归衡永郴道,民国迭经变革。逮至共和既立,隶属郴县专区;改革开放,终属郴州市辖。二千余载沿革,屡经分合;百代沧桑变迁,不改其名。

其三 人文渊薮

若夫人文之盛,灿若星河:侍郎坦摩崖石刻,存南北朝之古韵,尤以韩昌黎“昌黎经此”四字为珍,昔年文公谪岭南,舟泊便江,观涛题记,翰墨留香;板梁村明清建筑,聚湘南派之精工。王船山先生游历至此,观便江烟波而悟“太虚本动”之理;徐霞客探幽湘南,载便航之利入《楚游日记》。观音岩寺梵音袅袅,关圣祠前忠义昭昭。更兼革命火种,燎原斯土:板梁暴动夺枪旧址,犹闻当年鏖战;苏维埃政府遗踪,尚见昔日豪情。至若民俗风情,独具特色:高亭宴礼承周制,钟鼓笙箫尽雅音;元宵倒灯驱邪祟,火龙金焰耀乾坤。糊鸟嘴节存古俗,油茶粥食溢奇香。永兴花鼓传四乡,皮影木偶演千秋。

其四 英烈壮歌

至若近代以来,英雄辈出:尹子韶举义旗于板梁,聚工农而啸山林,夜袭民团夺枪械,湘南暴动第一声。何昆者,红十四军军长也,少时求学于永兴,后挥师转战江淮,南通之战身先士卒,手持机枪冲阵而殁,毛泽东叹曰“红军良将”。黄克诚大将,自下青村走出,历井冈烽火、长征雪雨、抗日硝烟、解放风云,虽九死其犹未悔。更有万千无名英烈,血沃热土,魂化丹霞。今观侍郎坦下韩文公题刻,似与英雄碑铭交辉:文脉武魄,共铸山河。

其五 经济物产

论其物产之阜,堪称湘南宝库:地下蕴藏丰饶,煤铁金银诸矿完备;地上物产繁盛,稻棉茶油百果丰登。昔以“金银冶炼之乡”扬名,今以“中国银都”称世。白银产量冠绝寰宇,精密化工驰誉海内。观其产业新构: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业,三驾齐驱;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商贸物流,多元并进。甲辰之年,GDP逾四百亿缗,三产结构臻于优化。更兼交通畅达:京广铁路贯南北,京珠高速通四方;国道省道如织网,便江水道连长江。此诚湘南之通衢,湖湘之重镇也。

其六 俊杰辈出

地灵人杰,代有英豪:黄克诚大将,开国元勋,赤胆忠心匡社稷;刘昌孝院士,药学泰斗,仁心妙术济苍生。溯至明清:李永敷创书院兴文教,曾静公著书立说扬正气。近代以来:刘重举义旗投身革命,曹日晖抗倭寇浴血沙场。更见文艺英才:原野牧夫诗惊四海,雷名扬烈士气贯长虹。此皆永兴之精魄,山川之英华所钟也。

其七 当代新貌

观今日之永兴,焕然新颜:城区广厦连云起,乡间别墅依山立。教育昌明,书院学堂传薪火;医疗完善,医院诊所护安康。社会保障周全体,民生福祉日增进。森林覆盖近六成,绿水青山映蓝天。白银坊中观银艺,板梁村里访古韵。黄克诚故居缅先辈,龙华山公园怡性情。更喜文明成果硕:国家卫生县城誉,湖南文明城号荣。此诚古邑焕新彩,旧邦谱新章也。

赞曰:

巍巍永兴,赫赫其名。

便江流韵,千载澄泓。

韩子留题,霞客纪行。

船山悟道,英烈垂青。

文脉绵延,武德彪炳。

银都耀彩,橙乡驰声。

承古开今,与时俱进。

冀尔来者,永保昌隆!

——时维甲辰仲秋,创于潇湘便江之畔。

(图为李永红师兄供)

来源:特立独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