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704厂和安康基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1 23:11 1

摘要:1970年,她19岁,跟着一火车皮的技术员从济南晃到商洛,下车第一眼是拿枪的兵,第二眼是山沟沟里突然冒出的红砖楼。

我妈总念叨,当年要是没进704,她现在可能还在山东老家种地。

1970年,她19岁,跟着一火车皮的技术员从济南晃到商洛,下车第一眼是拿枪的兵,第二眼是山沟沟里突然冒出的红砖楼。

那天她才知道,自己成了“国家机密”的一部分。

704听起来像部队番号,其实是造电路板的。

进厂第一课:不许问去哪、不许问运啥。

夜里卡车轰隆隆,帆布盖得严,司机叼着烟不说话。

我妈在车间三班倒,树脂味呛得眼泪直流,可工资54块5,比老家一年分红还多。

最神的是图书馆,70年代就订了全套IEEE杂志,几个上海来的大学生天天翻英文专利到凌晨,饿了就啃冷馒头。

后来“东方红”卫星上天,厂里放露天电影,领导只说一句:上面那块板子,咱们做的。

全场鼓掌像炸山。

90年代初,厂里突然宣布搬咸阳。

一夜之间,洛南的子弟校空了,灯光球场只剩一地啤酒瓶。

我妈选了内退,拿两万块安家费,转头去深圳帮私人老板建厂。

她说最难受的不是走,是临走那天,看门的老张把“华电材料厂”牌子摘下来,拿袖子擦灰,擦着擦着就哭了。

安康那边又是另一套活法。

我爸水电三局的,常年不着家。83年汉江发大水,石泉的老窝全淹了,局里干脆把家属迁到张岭。

前中后三大片,89栋楼,3000户,活脱脱一个“小水电王国”。

邮局、澡堂、电影院、冰棍厂全有,连电视都是自己的频道,播《三局新闻》,主持人一口安康普通话:我爸又在非洲修大坝。

我小学同学里,一半人护照比课本厚,暑假不是去安哥拉就是去伊朗。

后来三局机关搬西安,张岭慢慢空了。

可每到大年三十,老家属楼依旧灯火通明——谁家孩子回来,整栋楼就杀一头猪。

我爸说,那不是热闹,是怕散了。

去年他退休,把非洲带回来的铜制小水轮机摆客厅,天天擦。

问他为啥,他说:看见它,就想起张岭的喇叭每天喊“三局职工请注意”。

现在年轻人知道华为、比亚迪,没几个听过704和三局。

可没有我妈那代人把树脂熬成铜箔,没有我爸他们在山沟里筑坝,后面那些故事根本开不了头。

山沟里的灯光灭了,但板子还在天上飞,大坝还在江里挡水。

这就是他们的成绩单——不写名字,却谁都用得上。

来源:卷里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