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新东方的课堂一路闹到锤子科技的发布会,他似乎永远活在自己的节奏里,外界批评也罢,嘲讽也罢,仿佛都与他无关。
嘿,今天想聊一聊罗永浩。
实不相瞒,曾几何时,他在我心中,就是一个咋咋呼呼、自我中心、满口大话的“相声演员”。
从新东方的课堂一路闹到锤子科技的发布会,他似乎永远活在自己的节奏里,外界批评也罢,嘲讽也罢,仿佛都与他无关。
直到他那场著名的“真还传”上演。
六年时间,偿还六亿债务,这不是小说,是一个真实的中年男人的挣扎与诺言,多少人欠债跑路,多少人破产躺平,而他却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直播卖货、接广告、甚至做游戏代言,被全网调侃“赚钱还债不寒碜”。
在一片哄笑声中,他安静地把事办了。
然后,就是前不久的西贝事件。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715工作制”(每周工作7天,每天15小时)的言论引发众怒,罗永浩也转发批评,言辞激烈,但后来,他悄悄删了帖。
有人猜他怂了,有人骂他戏精,结果他在直播中淡淡回应:“两万员工还要吃饭。”
那一瞬间,我突然有点小小的改观。
不是因为他说得有多漂亮,而是他收得住,一个习惯了快意恩仇、高调发声的人,突然因为考虑到两万个普通家庭的生计而选择沉默,我相信这不是软弱,是一种更深层的担当。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陪女儿背《观沧海》,聊起曹操。世人说他“乱世枭雄”,说他狠、猜忌、宁我负人。但能在那个时代站住脚的,谁不狠?谁不执拗?谁没有异于常人的认知与勇气?枭雄二字背后,往往藏着一份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善良与底线。
罗永浩当然比不上曹操。但他身上确实有点那种“枭雄气质”:目标清晰、执行凶狠、道德灵活,但骨子里仍有一块不容触碰的地方,那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善”,却是一种更现实的慈悲。
你以为你只是写写文章、发发视频,不算什么公众人物?错了!从你在网络平台发出第一个字、第一条评论开始,你就已经站在了表达的舞台上。
有人点赞,也有人怼你;有人共鸣,也有人误解,你不可能讨好所有人,但必须清楚自己为什么发声、为谁发声。
罗永浩的“转型”让我看到:表达者不是不能改变立场,但不能没有立场;不是不能商业,但不能只有商业。真正能走得远的,往往是那些把价值观藏在商业背后的人。
他像极了我们身边某个固执又有趣的朋友:平时爱吹牛、好面子,但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你可以不喜欢他,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人,活得很真实。
而这恰恰是自媒体人最该学会的一课:不必完美,但要真诚;不必永远正确,但要永远勇敢。
或许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聪明人,缺的是那种带着执拗、底线和一点天真气的“狠人”。
嘿,罗永浩,这次我有点服你。
很少写热点,所以请多少点个赞呗
小女子再次抱拳谢过[作揖][作揖][作揖]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