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明水县:庭院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09:02 1

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探索特色发展路径。在黑龙江省明水县永久乡永乐村,一方方不起眼的农家小院,正悄然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 “黄金地”、乡村焕发新颜的 “活力源”。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探索特色发展路径。在黑龙江省明水县永久乡永乐村,一方方不起眼的农家小院,正悄然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 “黄金地”、乡村焕发新颜的 “活力源”。

图为孙凤才家的小菜园。(王可馨 摄)

“得赶在日头升高前送到县里,这新鲜菜最受饭馆待见!” 永久乡永乐村马家沟屯的一处庭院里,脱贫户孙凤才直起身捶了捶腰,竹篮里已堆起小山似的茄子,紫亮的果皮泛着莹润光泽。他顺手摘下几串垂落的豆角,藤蔓在竹架上爬得整齐,绿叶间藏着饱满的果实,这方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小院,成了村里最鲜活的风景。

孙凤才积极响应村里号召发展庭院经济,他盘活房前屋后空地,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大蒜、茄子等蔬菜,不断钻研选种育苗、田间管理技巧,从辨别种子优劣到掌握浇水施肥的最佳时机,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让曾经闲置的小院变成了 “高产田”,年产蔬菜超千斤。不同于坐等帮扶,孙凤才主动奔波于县城的餐馆、菜市场,带着自家种的新鲜蔬菜上门推销。由于蔬菜不打农药、新鲜地道,且价格比批发市场公道,很快积累了稳定客源。

图为孙凤才在采摘茄子。(王可馨 摄)

谁能想到,如今日子有滋有味的孙凤才,曾因家庭重担一度陷入困境。他的老伴儿身患帕金森综合症,日常用药和护理开销不小,全家生计曾全靠他打零工维持,日子过得紧巴巴。而自从发展庭院经济后,孙凤才的年收入近万元,不仅老伴儿的药费有了稳定着落,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明显改善,衣柜里添了新衣裳,厨房的厨具也换了新的。每当说起这方小院,孙凤才总是满脸感激:“以前总觉得日子没盼头,没想到这方寸地只要肯下功夫,真能种出好日子,这小院就是我们家的‘救命地’!”

告别马家沟屯的绿意,来到东王胖沟屯。庭院里又是另一番生机景象,吴凤飞也在庭院经济中找到了增收门路。他根据周边餐馆的需求,在自家庭院里精准种植香菜、土豆等作物,从播种到采收都精心照料。蔬菜成熟后,及时打包送往合作餐馆,新鲜地道的菜品备受青睐,靠着这方小院稳稳鼓起了口袋,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永乐村村干部刘清泉说:“我们村里小菜园的菜新鲜无农药,销路好,有的送到本乡饭店、礼仪厅,挣钱实在;有的农户利用依靠临近县城优势送到县城饭馆,非常受欢迎,小菜园已经成为村民赚钱的门路。”

方寸庭院,气象万千。他们的故事,是永久永乐村庭院经济发展的生动缩影。这方庭院里生长的,不仅是时令蔬菜,更是乡村振兴最坚实的民生根基。它既盘活了闲置土地,又实现“绿了庭院、富了口袋”的转变,让村容村貌悄然焕新。从庭院蜕变到乡村焕活,庭院经济正成为撬动民生改善与乡村发展的支点,让振兴希望在方寸间生长,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真正实现了 “绿了庭院、富了口袋” 的转变。(王可馨 李泽栋 记者高伟)

来源:食安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