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即将退伍的老兵,毫不犹豫地把全部退伍费借给了哭诉母亲病危的战友。谁知这一借,战友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彻底消失了。二十三年来,所有人都说他被骗了,连妻子都因此和他大吵过无数次。然而2015年的一个下午,当他收到中国银行寄来的那张账单时,整个人都傻眼了。账单上那个
一个即将退伍的老兵,毫不犹豫地把全部退伍费借给了哭诉母亲病危的战友。谁知这一借,战友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彻底消失了。二十三年来,所有人都说他被骗了,连妻子都因此和他大吵过无数次。然而2015年的一个下午,当他收到中国银行寄来的那张账单时,整个人都傻眼了。账单上那个令人震撼的数字,彻底改写了这个故事的结局。
01
1992年12月20日,西南某军区的退伍典礼刚刚落下帷幕。
李志军紧紧握着手中那本鲜红的退伍证,内心五味杂陈。整整四年的绿色军旅生涯即将画上句号,明天清晨他就要踏上回乡的列车,返回安徽那个偏僻的小山村。
「志军,赶紧收拾行李吧,明天一大早就要出发了。」战友陈浩然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舍。
两人肩并肩走回了宿舍。李志军拉开那个伴随了四年的绿色铁皮箱,里面整齐摆放着他这些年积攒的全部家当。最珍贵的是一个厚实的牛皮信封,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1500元退伍费。
对于1992年的李志军而言,这笔钱简直就是一笔巨额财富。那个年代,普通工人月薪不过百十来块,这1500元足够他在家乡过上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好日子了。
「浩然,你明天几点的火车?」李志军随口问道。
「我...我可能要晚几天走。」陈浩然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异样,像是强忍着什么情绪。
「怎么回事?」李志军敏锐地察觉到了战友的不对劲。
按照部队的规矩,所有退伍士兵必须在明天上午统一乘车离开。陈浩然为何要延期?
「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有点私事需要处理。」陈浩然坐在自己的床铺边缘,低垂着脑袋说话。
李志军觉得情况不太对劲。他仔细打量着这个朝夕相处了四年的战友,发现陈浩然的眼眶微微泛红,整个人显得焦虑不安。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有什么困难直接说,咱们是兄弟。」
陈浩然抬起头,李志军清楚地看到他眼中闪烁着泪光。
「志军,我...我实在瞒不下去了。」陈浩然深深吸了一口气,声音开始颤抖,「我家里出了天大的事。」
「什么事?你直说!」
「我母亲得了重病,医生说必须立即动手术,否则...」陈浩然的声音哽咽了,「医院催得很急,说再拖下去就没救了。」
李志军的心猛地一沉。他记得陈浩然经常提起自己的母亲,说她独自拉扯兄弟几个长大,吃尽了苦头。
「手术费要多少钱?」
「至少需要2500块。」陈浩然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可我只有1000块退伍费,根本不够。」
李志军沉默了。2500块,在那个年代确实是个天文数字。
「你家其他人呢?不能想想办法吗?」
「大哥在广东打工,电话打不通。二哥刚结婚欠了一屁股债,三哥还在读书。」陈浩然说着说着,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现在就指望我这点退伍费救命了。」
李志军看着眼前这个平时大大咧咧、从不轻易掉泪的战友,心中涌起一阵酸楚。陈浩然平日里是个特别乐观的人,从未在人前示过弱。今天能哭成这样,可见家里的情况确实到了绝望的地步。
这时,同宿舍的战友赵明华走了进来,看到陈浩然在哭,不禁问道:「浩然,怎么了这是?」
「没事,就是舍不得离开部队。」陈浩然赶紧擦干眼泪,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等赵明华收拾完东西离开后,李志军走到陈浩然身边坐下。
「浩然,别哭了。咱们想想办法。」
「还能有什么办法?我已经想破了脑袋。」陈浩然声音绝望,「志军,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但我真的走投无路了。你能不能...能不能借我点钱?」
李志军的手不由自主地摸向枕头下那个牛皮信封。
「你需要多少?」
「1500块。加上我的1000块,正好够手术费。」陈浩然直直地盯着李志军的眼睛,「我知道这是你全部的家底,可我妈真的等不了了。医生说最多还能撑三天...」
陈浩然再次哽咽,无法继续说下去。
李志军内心激烈地斗争着。这1500元是他四年军旅生涯的全部积蓄,本来打算回家后用来学个手艺,或者做点小生意。如果借给陈浩然,他回家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但看着陈浩然痛苦绝望的模样,李志军又实在不忍心拒绝。四年来,陈浩然对他照顾有加。刚入伍时,李志军人生地不熟,是陈浩然手把手教会了他许多东西。有一次李志军发高烧,陈浩然整夜守在床边照顾,一宿没合眼。
这样的生死兄弟,此刻正跪在命运面前求救,自己怎能袖手旁观?
「浩然,这钱我借给你。」李志军终于开口了。
陈浩然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不敢置信的光芒:「你...你真的愿意借给我?」
「真的。不过我有两个条件。」
「什么条件?你说,只要我能做到的!」
「第一,等你有钱了必须还给我。第二,你要给我留个详细地址,让我知道你的确切住处。」
「当然,当然要还!」陈浩然激动地站起来,声音都在颤抖,「志军,我对天发誓,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把这笔钱还给你!」
「还有,把你家的地址详细写给我。」
「没问题!」陈浩然立即拿出纸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一个地址递给李志军。
李志军接过一看,上面写着: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石上镇陈家村。
「浩然,你母亲的病情真的那么严重?」
「比我说的还要严重。」陈浩然重重点头,「医生说如果这次手术不成功,我妈就...就没几天可活了。」
李志军不再犹豫,走到床边取出那个牛皮信封。
「这里是1500块,你仔细点一下。」
陈浩然接过钱时,双手抖得厉害。他一张一张地清点着,确认无误后,紧紧握住李志军的双手。
「志军,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这份恩情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别说这些客套话,救人要紧。你什么时候动身?」
「今天晚上就走,连夜赶回去。」
「这么着急?」
「医生说不能再拖一天了。」
当天深夜,陈浩然匆匆收拾好行囊准备离开。
临行前,他再次紧紧握住李志军的手:「志军,等我妈的手术结束,我立马出去打工挣钱。最多两年,我保证把钱还给你。」
「你先照顾好阿姨的身体,钱的事不急。」
「那我走了。」
「一路保重。」
李志军一直送到部队大门口。望着陈浩然背着军用背包消失在夜色中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离别之情。
四年的战友情深,就这样分别了。
次日清晨,李志军和其他战友一起踏上了回乡的列车。
当火车缓缓驶进安徽境内时,李志军的父母早已在村口翘首等候。
「我儿子回来了!」母亲王桂香老远就开始挥手呼喊。
02
「爸,妈。」李志军走上前去,分别给父母递上从部队带回的特产。
「志军,退伍费领到了没有?」父亲李大山开门见山地问道。
李志军愣了一下。他已经把全部退伍费借给了陈浩然,现在身上只有临时借来的几十块钱。
「领到了。」
「多少钱?」
「一千五百块。」
「那就好。」李大山满意地点点头,「这笔钱可以给你娶媳妇用,或者学个手艺。」
李志军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他总不能告诉父母,这1500块钱已经借给战友救急了吧?
「爸,我打算先把钱存起来。」
「也好,先存着,等时机合适再用。」
回到家中,李志军发现家里的境况比他想象的还要艰难。父亲的腰椎病越来越严重,基本干不了重活。母亲一个人操持着家里的几亩薄田,非常辛苦。
如果他有那1500块钱,完全可以买些农具和化肥,或者做点小买卖补贴家用。现在两手空空,只能在家里干着急。
「志军,你在部队学了什么技术?」邻居李大叔关心地询问。
「汽车驾驶和维修,还有一些机械操作。」
「那挺不错。现在会开车的人不多,你可以到县城找份工作。」
「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李志军确实想到县城找工作,可是找工作需要启动资金。至少要在县城租个住处,添置一些生活必需品,这些都需要钱。
一个月过去了,李志军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主要是缺乏启动资金,很多机会都错过了。
这个时候,他开始深深怀念陈浩然借走的那1500块钱。
「不知道浩然现在怎么样了?他母亲的手术顺利吗?」李志军经常这样想。
他很想给陈浩然写信询问情况,但陈浩然只留下了一个地址,没有具体的联系方式。
李志军尝试着往那个地址寄了一封信,询问陈浩然母亲的病情和家里的状况。一个月过去了,杳无音信。
又过了一个月,依然没有任何回复。
李志军开始感到不安。是不是地址写错了?还是出了什么意外情况?
春节期间,李志军托一个在外地工作的堂兄帮忙打听陈浩然的消息。堂兄答应帮忙,但最终也没有任何收获。
1993年过去了,1994年也过去了。
李志军始终没有收到陈浩然的任何消息。
1995年,李志军终于在县城的一家机械厂找到了工作,当了一名车间工人。虽然工资微薄,但总算有了固定收入。
同年,他与邻村的姑娘王秀莲结了婚。
结婚那天晚上,王秀莲问起了李志军的经济状况:「你在部队存了多少钱?」
李志军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坦白:「秀莲,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希望你别生气。」
「什么事?」
「我的退伍费借给战友了。」
「什么?」王秀莲瞪大了眼睛,「借给谁了?」
「我的一个战友,他家里出了急事。」
「多少钱?」
「一千五百块。」
王秀莲彻底愣住了。1500块钱,在1995年依然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他什么时候还?」
「他说最多两年。」
「现在过去多长时间了?」
「三年多了。」
王秀莲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三年多了还没还?」
「他可能遇到了什么特殊情况。」李志军试图为陈浩然辩护。
「特殊情况?什么特殊情况能让人三年多音信全无?」王秀莲的声音越来越高,「志军,你是不是被人骗了?」
「不会的,浩然不是那种人。」
「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那种人?」王秀莲一下子坐起来,「三年多不联系,连个信都没有,这不是骗子是什么?」
李志军哑口无言。从常理来说,王秀莲的分析确实有道理。如果陈浩然真的是个值得信任的人,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一点音讯都没有?
「也许他有什么难言之隐。」
「什么难言之隐能让人三年多不露面?」王秀莲越说越激动,眼泪都流了出来,「志军,你太善良了。那个人就是看你好欺负,编了个理由把你的钱骗走了!」
「秀莲,你别这么说浩然。」
「我就要这么说!」王秀莲开始痛哭,「我们结婚连套像样的家具都买不起,就是因为你把钱借给了那个骗子!」
李志军不知道如何安慰新婚妻子。他心里其实也开始动摇,但依然不愿意相信陈浩然会欺骗自己。
从那以后,王秀莲经常因为这件事和李志军争吵。
「你去找他要钱!」王秀莲经常这样催促。
「我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那就去他家里找!」
「我试过了,根本找不到。」
这是真话。1996年,李志军特意请了几天假,坐长途汽车去了江西赣州。他按照陈浩然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那个村子,但当地村民都说从来没听说过陈浩然这个人。
那个村子确实存在,但没有人认识陈浩然。
李志军又跑到县城的各个单位询问,依然毫无收获。
回到家后,李志军把情况如实告诉了王秀莲。
「你看,我早就说他是骗子!」王秀莲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连地址都是假的,这不是骗子是什么?」
李志军彻底沉默了。
1997年,他们的儿子李小龙出生了。
1998年,他们搬进了一套小房子。
1999年,李志军升职成了车间班长。
这些年里,李志军从未放弃寻找陈浩然。他委托了许多朋友四处打听,甚至在报纸上刊登过寻人启事。
但始终一无所获。
渐渐地,连李志军自己都开始怀疑了。也许王秀莲说得对,陈浩然真的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2003年,他们的女儿李小花出生了。
2008年,李志军被提升为车间副主任。
2010年,他们购买了一套更宽敞的住房。
这些年来,李志军的生活逐步改善。但每当想起那1500块钱,心中依然感到深深的失落。
倒不是因为金钱本身,而是因为对人性的失望。
如果陈浩然真的是个骗子,那就意味着李志军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被自己最信任的人彻底背叛了。这种痛苦远比经济损失更加难以承受。
「爸爸,你为什么总是闷闷不乐?」有一次,儿子李小龙好奇地问道。
「谁说我闷闷不乐?」
「妈妈说你心里有块石头。」
李志军看了看正在厨房忙碌的王秀莲。
「没有什么石头。」
「妈妈说你年轻时被坏人骗过钱。」
李志军愕然。没想到王秀莲会把这件事告诉孩子。
「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个人真的是坏人吗?」
李志军沉思良久:「也许吧。」
2015年夏天,李志军已经45岁了。儿子李小龙正在读高中二年级,女儿李小花上小学五年级。一家四口的生活虽然称不上富裕,但也算安稳。
那1500块钱的往事,他已经很少再提起了。
03
2015年7月18日,周六。
李志军像往常一样在家里休息。他现在是工厂的车间副主任,平时工作比较忙,周末总算可以放松一下。
中午时分,王秀莲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个牛皮信封。
「今天邮递员送来的,挂号信。」
李志军接过信封仔细查看。信封上工工整整地写着他的姓名和地址,寄件人地址显示为"中国银行宿州分行"。
「银行给我寄信?」李志军感到十分困惑。
他和中国银行从来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家里的存款都在农村信用社,房贷是在工商银行办理的。中国银行为什么要给他寄挂号信?
「赶紧打开看看是什么。」王秀莲催促道。
李志军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制作精美的银行对账单。
对账单的抬头写着:尊敬的李志军先生:
下面的内容让李志军彻底震惊了:您在我行开设的储蓄账户尾号6688,截至2015年7月15日,账户余额为:
¥426,380元。
李志军以为自己看花了眼。他用力眨了眨眼,重新看了一遍。
没错,确实是42万多元。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王秀莲看到李志军脸色苍白,赶紧问道。
李志军颤抖着把对账单递给她。
王秀莲看了一眼,整个人瞬间呆住了:「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也完全搞不清楚。」李志军重新拿过对账单再次确认,「我从来没有在中国银行开过账户。」
「会不会是银行搞错了?」
「应该是搞错了。可是上面明明写着我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夫妻俩看着这张神秘的对账单,都感到非常困惑。
「你赶紧给银行打电话问清楚。」王秀莲建议道。
李志军找到对账单上的客服电话,立即拨了过去。
「您好,中国银行客户服务中心。」
「您好,我是李志军。今天收到你们银行的对账单,但我从来没有在中国银行开过账户。」
「请您稍等,我来帮您查询一下相关情况。」
客服人员要求李志军提供身份证号码和其他个人信息。
「李先生,经过查询确认,您确实在我行开设了储蓄账户。该账户开户时间为1992年12月23日。」
「1992年?」李志军更加糊涂了,「这绝对不可能。1992年我刚从部队退伍,根本没去过中国银行。」
「李先生,账户确实是您本人开设的,我们这里有您当时的签名样本和身份证复印件。」
「这完全不可能!我发誓我从来没有开过这个账户。」
「李先生,建议您带着身份证到我们银行营业厅来,我们可以为您详细查询账户的所有信息。」
「好的,我明天就去。」
挂断电话后,李志军和王秀莲面面相觑。
「1992年?」王秀莲快速计算着,「那不正是你刚退伍的时候吗?」
「对啊,可我那时根本没去过中国银行。」
「会不会有人冒用了你的身份证?」
「很有可能。」李志军点点头,「1992年身份证管理还没有现在这么严格。」
「那这个账户里的42万块钱是从哪里来的?」
这确实是最让人费解的问题。如果真有人冒用李志军的身份证开户,为什么要往里面存这么多钱?这不符合常理。
「明天去银行看看就明白了。」
当天晚上,李志军一夜未眠。他一直在想这个莫名其妙的银行账户。
42万多元,对他们家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他现在每月工资4000多元,不吃不喝也要将近十年才能攒到这些钱。
可是这笔钱到底从何而来呢?
第二天一大早,李志军就赶到了中国银行。
「我想查询一个账户的详细信息。」他把对账单递给柜台工作人员。
「您稍等一下。」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查询了一番,「这个账户确实是1992年12月23日开设的,开户人就是您。」
「可我从来没有开过这个账户。」
「您看,这是当时的开户资料。」工作人员拿出一份档案。
李志军看到上面确实有自己的签名和身份证复印件。笔迹看起来很像他的字体,但他绝对确信自己从未签过这些文件。
「这个账户最初存了多少钱?」
「1500元。」
李志军的心脏猛地一颤。1500元?
「什么时候存的?」
「1992年12月23日,就是开户当天。」
1500元,1992年12月23日。这两个关键信息让李志军瞬间想起了一个人。
陈浩然。
他借给陈浩然的正好是1500元,时间是1992年12月20日。而这个银行账户的开设时间是12月23日,仅仅相差三天。
「这个账户后来还有什么操作记录?」李志军紧张地询问。
工作人员调出了详细的交易明细:「有定期存款转换,还有一些稳健型理财产品投资。最近一次操作是上个月。」
「上个月?」
「对,有人来办理了账户信息变更手续。」
「什么人?」
「按照银行规定,我们不能透露其他客户的个人信息。不过如果您是账户的真正主人,我们可以协助您联系那个人。」
李志军的双手开始颤抖。如果这个账户真的与陈浩然有关,那么这23年来发生的一切可能都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我想看看所有的交易记录。」
工作人员打印了一摞厚厚的交易明细递给他。
李志军找了个安静的角落,逐页翻看这些记录。
1992年12月23日,存入1500元。
1993年2月,转为定期存款。
1994年5月,定期到期后连本带息再次转存。
1995年8月,部分资金购买国库券。
...
这些记录清楚地显示,23年来,这个账户一直在进行各种稳健的投资理财。每一次操作都很谨慎,收益率也相当稳定。
1500元的本金,通过23年的复合增长,最终变成了现在的42万多元。
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数字,李志军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如果这个账户真的是陈浩然开设的,那么23年来所有人对陈浩然的指责都是冤枉的。包括他自己。
从银行出来后,李志军没有立即回家。他需要时间消化刚才得到的信息。
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脑海中不断回想着那些交易记录。
每一笔交易都显示出操作者的用心和谨慎。这绝不是一个骗子会做的事情。骗子拿到钱后第一时间就会挥霍掉,而不是精心投资理财。
更重要的是,这个账户开在李志军的名下。如果陈浩然真的是骗子,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开户,李志军永远都不会知道。
可是为什么陈浩然23年来从不联系李志军呢?
李志军想起了那个虚假的地址。当年他去江西寻找陈浩然时,当地人确实说从没听过这个人。
也许陈浩然故意提供了假地址,就是为了不让李志军找到他。但这又是为什么呢?
带着满腹疑问,李志军回到了家中。
「怎么样?查清楚了吗?」王秀莲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志军把在银行了解到的情况详细告诉了妻子。听完后,王秀莲也完全愣住了。
「你是说,那个陈浩然把钱拿去替你投资理财了?」
「看起来是这样的。」
「可他为什么不告诉你?为什么23年来从不联系?」
「我也想知道为什么。」李志军摇摇头,「也许他有什么苦衷。」
「现在怎么办?」
「我想找到他,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秀莲想了想:「可是这么多年都没找到,现在还能找到吗?」
「银行说上个月有人来办过手续。如果那个人是陈浩然,说明他还活着,而且就在附近。」
「你打算怎么找?」
「明天我再去银行,看能不能得到更多线索。」
第二天,李志军再次来到银行。
「您好,关于我那个账户,昨天您说上个月有人来办过手续?」
「是的,有人来更新了联系方式。」柜台工作人员查询了一下记录,「不过按照规定,我们不能随意透露客户信息。」
「我是账户的主人,应该有权了解吧?」
工作人员犹豫了一下:「这样吧,我请示一下主管,看看能不能帮您联系那个人。」
过了一会儿,银行主管走了出来。
「李先生,关于您的账户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考虑到情况比较特殊,我们可以帮您联系上个月来办手续的那个人,看他是否愿意与您通话。」
「太好了,谢谢您!」
主管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
「您好,请问是陈浩然先生吗?」
电话那边传来一个熟悉而苍老的声音:「是的,我是陈浩然。」
李志军的心脏狂跳起来。23年了,他终于又听到了陈浩然的声音。
「陈先生,我是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关于李志军先生的账户,他本人现在就在我们银行,想与您通话。」
电话那边沉默了很长时间。
「李...李志军?他在那里?」陈浩然的声音在颤抖。
「是的,您愿意与他通话吗?」
再次长时间的沉默。
「愿意...我愿意。」
主管把电话递给李志军。
李志军接过电话,手抖得厉害。
「浩然...是你吗?」
「志军...是我。」电话那边的声音哽咽了,「23年了,我一直想联系你,可是...」
「浩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要开这个银行账户?为什么这么多年不联系我?」
「志军,这件事说来话长。我们能见个面吗?电话里说不清楚。」
「当然可以。你现在在哪里?」
「我在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你怎么了?」
「我...我病了。今天下午你有空吗?我们见面详谈。」
「我现在就过去。」
李志军急匆匆赶到市第一人民医院。
在肿瘤科的病房里,他见到了阔别23年的陈浩然。
陈浩然躺在病床上,脸色蜡黄,人也消瘦了许多。如果不是那双依然熟悉的眼睛,李志军几乎认不出这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战友。
「浩然...」李志军走到床边,声音哽咽。
「志军,你来了。」陈浩然艰难地坐起身来,「23年了,你看起来还是那么精神。」
「你这是怎么了?」
「胃癌晚期。」陈浩然苦涩地笑了笑,「医生说最多还有三个月时间。」
李志军感到一阵眩晕:「怎么会这样?」
「可能是这些年工作压力太大,生活不规律造成的。」陈浩然摇摇头,「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终于可以把23年前的事情告诉你了。」
「浩然,你当初为什么要开那个银行账户?为什么不联系我?」
陈浩然深深吸了一口气:「志军,你还记得我当年跟你借钱的理由吗?」
「记得,你说你母亲病重,需要手术费。」
「那是假的。」陈浩然低下了头,「我母亲根本没有生病。」
李志军彻底愣住了:「那你借钱是为了什么?」
「为了还赌债。」陈浩然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当时我欠了别人很多钱,如果不还,他们威胁要废了我。」
李志军感到天旋地转。原来陈浩然当年真的是在撒谎。
「可是...可是那个银行账户...」
「你听我说完。」陈浩然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我拿了你的钱后,本来打算去还债。可是走到债主门口时,我突然想起了你信任的眼神。你毫不犹豫地把全部家底借给我,这种信任让我感到深深的羞愧。」
「我站在那里想了很久,最后做了一个决定。」
「什么决定?」
「我决定不去还债,而是把这笔钱存起来,想办法让它增值,然后连本带利还给你。」
李志军静静地听着,心情极其复杂。
「存钱后,我就离开了部队所在的那个城市。我不敢联系你,因为怕你问起我母亲的病情。我撒了一个谎,就必须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我不想越陷越深。」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外地打工。挣到的钱一部分用来生活,一部分继续投入到那个账户里。我学习各种理财知识,小心翼翼地管理着那笔钱。」
「23年了,1500块钱已经变成了42万多。我原本打算等钱达到50万的时候,就联系你把钱还给你。」
「可是去年我查出了胃癌。医生说我时间不多了。所以上个月我去银行更新了联系方式,准备把这件事告诉你。」
陈浩然说完,病房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李志军不知道该说什么。愤怒、感动、震撼、理解,各种复杂的情绪在心中交织。
「浩然,为什么你当年要给我假地址?」
「因为我不想让你找到我。我想等我完全赎清了过错,再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你面前。」
「可是这23年来,我一直以为你是骗子。我妻子也这么认为。」
「我知道。」陈浩然的泪水流了下来,「我知道你们会这么想。但我没有其他选择。如果我联系你,你一定会问起我母亲的情况。我撒了一个谎,不想继续撒下去。」
「所以你选择了消失。」
「对,我选择了消失。我想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虽然我撒谎骗了你,但我没有骗你的钱。」
李志军看着病床上的陈浩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
这23年来,陈浩然一直在默默地为当年的一个谎言赎罪。而自己和家人,却一直在谴责一个正在用生命弥补过错的人。
「浩然,你这又是何苦呢?」
「因为你是我最好的兄弟。」陈浩然紧紧握住李志军的手,「在部队那四年,只有你真正把我当朋友。我不能辜负这份情义。」
「可是你为此牺牲了太多。」
「值得的。」陈浩然笑了笑,「这23年来,每当看到账户余额增长,我都会感到一丝欣慰。我觉得至少我没有让志军的钱白白损失。」
「现在你打算怎么办?」
「账户里的钱全部是你的。密码我已经改成了你的生日。这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浩然...」
「志军,你能原谅我当年的撒谎吗?」
李志军紧紧握住陈浩然的手:「浩然,应该是我向你道歉。这23年来,我一直把你当成骗子。我对不起你。」
「不,是我对不起你。如果不是我的谎言,你也不会承受这23年的痛苦。」
两个中年男人在病房里相拥而泣。23年的误解,终于在这一刻完全化解了。
「浩然,你还有什么心愿吗?」李志军问道。
「没有了。能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见到你,我已经很满足了。」
「你的家人呢?」
「我一直没有结婚成家。这23年来,我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工作和管理那个账户上。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你的信任。」
李志军的心中涌起一阵酸楚。陈浩然为了一个23年前的谎言,竟然牺牲了自己的整个人生。
「浩然,我陪你一起治病。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也许还有希望。」
「没用的,医生说得很清楚。而且我也累了,真的很累。」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李志军经常到医院看望陈浩然。
王秀莲得知事情真相后,也改变了对陈浩然的看法。她亲自煲汤送到医院,还带着孩子们去看望这位特殊的叔叔。
「浩然叔叔,这是妈妈专门为你煲的鸡汤。」李小花天真地说道。
「谢谢小花,也谢谢你妈妈。」陈浩然虚弱地笑着,「能得到你们全家的原谅,我真的很高兴。」
2015年11月25日,陈浩然在医院里平静地离世了。
李志军为他办理了所有后事。在陈浩然的遗物中,发现了一本厚厚的日记。
日记里详细记录着23年来每一笔投资的情况,还有陈浩然对李志军的愧疚和思念。
最后一页写着:
「志军,如果有来生,我还希望能做你的战友。这一辈子,我用23年的时间来偿还一个谎言。我希望你能原谅我,也希望你和家人能够幸福安康。那42万块钱是我对你的一片心意,请务必收下。另外,替我向嫂子和孩子们问好。你永远的战友——陈浩然。」
看着这些字句,李志军再次泪流满面。
按照陈浩然的遗愿,李志军用陈浩然的个人积蓄在家乡建了一所希望小学。那个银行账户里的42万元,他用来供儿子上大学,给女儿买钢琴,剩余的钱作为家庭储备。
每次使用这些钱时,李志军都会想起陈浩然。
那个用23年时间来偿还一个谎言的战友。
那个把友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兄弟。
来源:小杨讲故事一点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