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市场在牛市格局中呈现剧烈震荡特征,上证指数单周振幅扩大至4.2%,成交额维持万亿规模但板块轮动加速,前期领涨的科技板块出现回调,而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板块逆势走强。
当前市场在牛市格局中呈现剧烈震荡特征,上证指数单周振幅扩大至4.2%,成交额维持万亿规模但板块轮动加速,前期领涨的科技板块出现回调,而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板块逆势走强。
这种分化背后,是资金对估值与业绩匹配度的再审视,也是牛市中期常见的筹码交换过程。
本次牛市上涨行业呈现三大共性特征。政策与产业趋势的共振尤为明显,
在“两新”政策推动下,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直接拉动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行业订单增长,一季度专用设备利润同比增速达14.2%,显著高于工业平均水平。
技术壁垒构筑的竞争优势同样关键,航空航天、半导体等领域凭借核心技术突破获得估值溢价,半导体行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增速近三成。
资金共识的形成则加速了板块上涨,北向资金对高端制造领域的持续加仓,使相关板块估值中枢不断上移。
业绩支撑的行业集中在装备制造与高技术领域。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4%,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增速高达59.7%,专用设备、仪器仪表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4.2%和15.3%,形成明显的业绩梯队。
半导体行业经历去库存周期后实现结构性复苏,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56%,AI算力与汽车电子需求成为主要驱动力。
电力锻件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4.94%,显示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带来的增长韧性。这些行业均呈现营收与利润同步改善的特征,为股价提供实质支撑。
牛市震荡期的生存关键在于风险控制。分散配置能有效对冲板块轮动风险,将持仓覆盖政策受益与业绩确定的多个领域,避免单一赛道波动带来的冲击。估值纪律同样重要,当板块市盈率超过历史80%分位时,需警惕情绪驱动的泡沫成分。
动态平衡策略可平滑波动,在行业估值分化扩大时,适度减持涨幅过大品种,增持业绩扎实但涨幅滞后的标的。关注资金结构变化也很必要,北向资金流向与两融余额增速的背离,往往预示短期调整压力。
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业绩验证周期交汇的阶段,当资金在高估值成长与低估值价值间反复切换时,投资者该如何建立兼顾进攻与防御的持仓结构?这或许是牛市震荡期最值得思考的命题。
所以,今天晚上7点,在破竹直播间,我们邀请了大家熟悉的梁帅老师为大家带来:
主题:牛市中出现剧烈震荡,应该怎么办?
1.本次牛市上涨行业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哪些行业上涨,有业绩支撑?
3.怎么做到在牛市振荡期,不受伤害
4.投资者仓位怎么逃离顶部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