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共有十九个儿子:刘劭、刘濬、刘骏、刘铄、刘绍、刘诞、刘宏、刘袆、刘昶、刘浑、刘彧、刘休仁、刘休佑、刘休茂、刘休业、刘休倩、刘夷父、刘休范、刘休若。可以发现,从第十二子刘休仁开始,除了早夭的刘夷父之外,刘义隆最小的几个儿子的都是“刘休某”。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共有十九个儿子:刘劭、刘濬、刘骏、刘铄、刘绍、刘诞、刘宏、刘袆、刘昶、刘浑、刘彧、刘休仁、刘休佑、刘休茂、刘休业、刘休倩、刘夷父、刘休范、刘休若。可以发现,从第十二子刘休仁开始,除了早夭的刘夷父之外,刘义隆最小的几个儿子的都是“刘休某”。
根据史书记载,刘义隆儿子们的“字”都是“休某”,比如刘劭字休远,刘骏字休龙,刘昶字休道、刘彧字休炳等等。也就是说,刘义隆最小的几个儿子都是只有“字”而没有名,这明显不符合中国古代的礼法传统。那么刘义隆最小的几个儿子为什么只有“字”而没有名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宋书·后废帝本纪》这样的一条记载:“太宗诸子在孕,皆以《周易》筮之,即以所得之卦为小字,故帝字慧震,其余皇子亦如此。泰始二年,立为皇太子。三年,始制太子改名昱”。这条记载是说宋明帝刘彧在儿子出生后是先给孩子起“字”,等到儿子获得一定身份后才会给儿子正式起名。
虽然《宋书·后废帝本纪》记载的是宋明帝刘彧给儿子起名的习惯,但由此可以推测宋明帝刘彧的父亲、宋文帝刘义隆很可能也是这么给儿子们起名字的。要知道《宋书》的作者沈约是在南朝宋长大的,是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不可能在《宋书》中漏记刘义隆年少诸子们的正式名。
正因如此,刘义隆生前大概率就是没有给年龄最小的八个儿子(从第十二子刘休仁开始)起名。刘义隆去世后,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继位后也出于种种可能得原因没有给弟弟们起正式名。结果就是刘义隆最小的几个儿子只有“字”而没有名。不过以上结论是本鬼根据史料的推测。
来源:鬼说历史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