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交通动线规划到业态布局优化,从村民摊位统筹到服务团队组建,临时党委以“提前谋划、精准施策”为原则,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筹备实效,为后续丰收节“人气爆棚、村民增收”筑牢前期根基。
党建领航备丰收
距离2025年福建省“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不到一个星期,仙游县菜溪乡“状元红”片区临时党委已开启“冲刺模式”。
菜溪乡“状元红”片区场景
从交通动线规划到业态布局优化,从村民摊位统筹到服务团队组建,临时党委以“提前谋划、精准施策”为原则,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筹备实效,为后续丰收节“人气爆棚、村民增收”筑牢前期根基。
该片区临时党委提前勘测划定3公里临时停车带应对车流,调整特色农产品展区动线,免费培训32户村民摆摊技能,用扎实的前期工作,让“一天上百份剁椒鱼头不够卖”、“仙溪茶室日营收超5000元”的热闹场景不仅成为现实,更将持续火爆、再创新高。
提前勘测预演,确保交通顺畅
“必须提前想到游客可能遇到的问题,才能让丰收节办得顺畅!”“状元红”片区临时党委第一次筹备会议上,菜溪乡党委副书记、临时党委书记朱辉就明确要求。
打造高速会客厅,确保交通顺畅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临时党委牵头成立“交通筹备专班”,联合乡派出所、4个联建村党支部开展前期调研,由12名党员干部带队沿象星村岳氏古厝至莆炎高速菜溪出口的路线反复勘测,最终确定“主会场停车场+高速桥下临时停车场+1.5公里临时停车带+临时车接驳”的交通方案,可容纳车辆300余辆。
“我们还组织了20名党员志愿者开展交通疏导预演,模拟游客高峰时段的车流情况,调整疏导点位和临时接驳车发车频次。”交通筹备专班成员、溪边村党支部书记黄文苍介绍道,前期已开展3次预演,优化疏导流程6项,让游客从下高速开始,就能顺畅找到方向,为后续“车辆排至高速口却不拥堵”打好基础。
临时党委及交通筹备专班以高度的预见性和细致的准备工作,将破解大型活动常见的交通拥堵难题,确保节庆期间车辆有序通行,展现出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科学统筹的能力,为丰收节的顺利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游客能够安心参与、顺畅往返,真正实现“开心来、满意归”的体验目标。
优化展区动线,打造全景体验
初秋艳阳下,金黄的稻谷灌浆饱满,压的稻穗弯腰低垂,稻浪翻涌奏响丰收的乐章。这如画般的景象背后,离不开一段艰辛而温暖的开拓历程。
金黄稻谷灌浆饱满
在生态稻田示范园建设过程中,面对高标农田征迁困难,象星村、溪边村党支部书记带着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拉家常、算明白账,顺利推广“水稻有机种植+稻田鱼虾绿色养殖”立体种养,稳步推动彩虹漫步道建设,精心策划割稻打谷、浑水摸鱼等农耕文化体验活动。通过文旅融合,将丰收节打造成集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乡村盛会。
而丰收的喜悦,不仅仅洋溢在稻浪之间,也流淌在菜溪的另一张产业名片——油茶之中。作为当地特色产业,油茶无疑是本届丰收节上菜溪乡想要隆重展示的“重头戏”。临时党委在前期筹备中,紧紧围绕“让游客看得懂、愿意买”下足功夫。
产业发展专班多次走访油茶基地、深加工企业,与党员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共同设计展区布局,设计油茶展示馆,提前制定“种植科普区”“产品功能区”“未来发展区”三区域10块科普展板,内容涵盖油茶种植周期、压榨工艺;安排党员讲解员岳炳侯、岳慧冰等5人参加培训,熟练掌握油茶文化、产品特点;提前协调县供销社,为山茶油产品设计统一包装,制作200份试吃装用于展区体验。
仙溪茶室的筹备同样细致。作为首家招引的入驻业态,临时党委与龙华金溪茶业紧密对接,以引进仙游本地茶叶为核心要素,让游客品味到独具“仙游口味”的特色茶饮。“临时党委帮我们做了很多前期准备,从对接到入驻,从产品筛选到宣传预热,都想得特别周到,这才有了后来最高单日营收超5000元的好成绩。”仙溪茶室的负责人谢非表示,要力争这个丰收节做到单日营收破万元。
此外,今年8月初,在菜溪乡党委的牵头推动下,象星村村委会与仙游县餐饮文化协会正式签订《象星村乡村振兴沿溪业态运营计划意向书》。
象星村沿溪景色
“以本次丰收节为契机,我们加快推进豆腐工坊建设,开设非遗盐卤豆腐体验展区,与各地游客共享丰收喜悦。”在古厝采风现场,仙游县餐饮文化协会会长颜煜远告诉笔者,在推动实施沿溪业态运营计划中,未来将瞄准“菜溪雅境·状元之乡”的总体定位,结合弘扬状元之路、忠孝文化、枪楼历史等文化底蕴,提升本土农创产业吸引力和知名度,推动乡村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培训指导先行,助力村民增收
要让村民在丰收节上赚到钱,前期培训和服务必须跟上。临时党委在筹备前期就规划“丰收市集”,免费为村民提供30余个摊位,同时成立“市集筹备服务组”,开展村民摆摊前期技能和服务培训。专门邀请县文旅局专业人员讲解产品陈列技巧,组织党员志愿者指导村民制作产品价目表、包装自家农产品;提前收集村民拟售卖的产品信息,分类规划摊位区域,避免同类产品过度集中。
“我之前从没摆过摊,不知道怎么介绍自家特色的笋干和农产品。”溪边村村民黄阿婆说,前期参加了2次培训,党员志愿者还帮她设计了笋干的简易宣传语,现在已经知道怎么跟游客介绍吃笋的好处了,还提前准备好50份笋干备货,希望能在丰收节日收超过200块。
“来菜溪吃剁椒鱼头,更上一层楼。”走进象星村,鲜艳醒目的宣传标语映入眼帘,作为菜溪乡“状元红”临时党委强推村“御史家宴”的“招牌菜”,剁椒鱼头成为当地强村富民的一个重要拉动点。
为更好推动当地特色农家乐与丰收节接轨并行,临时党委提前协调市场监管部门、县商务局等,指导岳秀琴等6户村民完善食品经营相关手续,完善“古厝农家乐一条街”立面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临时党委的大力宣传和前期准备指导给了我们大力支持,高峰期时,一天准备近百份剁椒鱼头都不够卖。”阿杰鱼头负责人岳建杰笑着说:今年,菜溪乡花大力气推进农文旅融合,修缮岳氏古厝,完善周边设施,游客人流量明显超过往年,最高峰时,单天游客量超过5000人次,给村民带来了增收创收的好机会。
建设生态稻田示范园
前期筹备工作做得扎实,丰收节才能办得成功。临时党委负责人表示,正是通过党建引领下的提前谋划、精准筹备,才为丰收节的人气爆棚、村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徐徐铺展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诗意和“家家仓廪实”的殷实。
未来,临时党委将继续把“提前规划、靠前服务”的工作方法运用到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持续推动产业发展、文旅融合,让菜溪乡的“丰收故事”越讲越精彩。(陈建良 黄丽丽 郑文洁 文/图)
责编|陈君妍 编审|郑志忠
传播仙游声音·讲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来源:仙游报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