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趁6名职员用餐休息、大门未锁之际闯入,未使用武器,迅速控制人员;
⚡️一、核心案情
时间地点
案发时间:2025年9月17日清晨5:30
案发地点:香港九龙红磡鹤园东街1号富恒工业大厦4楼“金来福珠宝”打金工场。
作案过程
劫匪规模:10-17名男子(部分报道称主谋工场股东带16人协同作案)。
作案手法:
趁6名职员用餐休息、大门未锁之际闯入,未使用武器,迅速控制人员;
精准撬开黄金存放室,劫走65公斤金条、金砖及金粉(市值约5800万港元/5302万人民币),另盗取保险柜内3万港元现金;
得手后用铁链反锁工场大门,全员乘车逃离。
关键异常点:
劫匪全程未蒙面,对工场布局极为熟悉,疑似使用钥匙/密码进入储藏室;
员工延迟6小时(上午11:22)才报警,因需“先通知老板清点损失”。
️二、调查进展与关键内幕
抓捕与追赃
7名嫌疑人落网,全部被劫黄金(约5800万港元)已由警方追回。
主谋在逃:系工场一名股东,因得知工场存有巨量黄金后起贪念,组织团伙伪装成“运货人员”作案(员工因“见熟人带领”未反抗)。
案件定性争议
初期列为“盗窃案”,后因暴力控制人员、掠夺财物升级为“抢劫案”。
警方行动:西九龙重案组主导侦办,调取大厦及周边200余监控,并与内地联动严防赃物流通。
安保缺失:工场大门未锁、无实时警报系统,黄金储存室仅普通门禁;@珠宝君Yu东...
应急缺陷:员工遇劫未立即报警,按“先上报管理层”流程操作,延误关键时机。
三、社会影响与深层反思
香港治安信任危机
此案刷新香港近年黄金劫案金额纪录,被称“现实版港产片”。
对比内地安防(如深圳水贝珠宝市场依赖天网系统),暴露香港高风险行业监管短板。同期巴黎自然史博物馆(70万美元黄金标本)、埃及博物馆(3000年法老金镯)均遭窃,凸显国际金价飙升至3700美元/盎司背景下的犯罪动机。
增设生物识别门禁、黄金植入射频芯片追踪;
强制员工“遇劫先报警”培训,取代通知管理层流程。
❓四、舆论热议焦点
内鬼嫌疑
劫匪精准掌握黄金位置、工场作息,股东主谋身份坐实内部勾结。
网友调侃:“TVB编剧都不敢这么写”。65公斤黄金目标显著,需通过黑市熔炼或跨境渠道(如东南亚→巴拿马)处理,人均分赃仅300万港元(扣除销赃折损)。
案件与英剧《黄金劫案》(取材1983年Brink’s-Mat仓库2600万英镑劫案)高度相似,被称“历史重演”。
五、最新动态与待解谜题
警方下一步:全力追捕在逃主谋,深入调查赃物跨境流通网络。
争议待澄清:
为何工场存放65公斤黄金却无武装押运?
延迟6小时报警是否存在隐匿动机(如账目纠纷)
案件启示:此案既是香港法治的试金石,也为全球贵金属加工业敲响警钟——当金价狂飙遇上安防漏洞,历史重演绝非偶然。公众期待西九龙重案组以技术破局,更呼唤行业重建“黄金标准”。
来源:火炉上的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