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推广!镇江文化指导师志愿服务模式书写“破圈”答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8 17:52 1

摘要:9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的“文化指导员工作交流展示活动”在镇江举行。作为全国唯一交流发言的地级市,镇江在活动中分享的文化指导师志愿服务模式,凭借其创新性与实效性,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关注焦点。

9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的“文化指导员工作交流展示活动”在镇江举行。作为全国唯一交流发言的地级市,镇江在活动中分享的文化指导师志愿服务模式,凭借其创新性与实效性,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关注焦点。

回溯其源,2024年,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号召,身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镇江,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下,实施文化指导师志愿服务模式。历经一年多实践,镇江已招募290名文化指导师,结对服务124个新型文化空间,开展活动超5000场,指导基层文艺骨干近万次,惠及群众逾100万人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文化答卷。

展开剩余64%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镇江在模式构建上的系统性“破圈”。在顶层设计层面,镇江直面公共文化产品质量不高、活动单一、人才短缺等问题,制定近20项核心制度及《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招募-培训-服务-考核”全流程闭环,引导资源向薄弱乡村倾斜,遴选30个培育项目提供支持。

队伍建设上,镇江组建了一支高水准团队,聘请国家专家任总顾问,按特、高、中三级培育文化指导师进行培养,290人中中高级以上职称占比65%;同时,70%以上文化指导师来自社会组织、高校等社会力量,80%文化空间由社会力量运营,并推动服务与艺术普及、非遗传承等跨界融合,打造出“何以镇江”等30余个受欢迎的品牌项目。

载体激活方面,文化指导师与城市书房、非遗守望空间等新型文化空间结对,每人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20场;通过发布近200项指导师服务菜单和100项空间服务菜单,提供定制化“点单”服务。在文化指导师助力下,124个文化空间品质提升,23个获评省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陈履生博物馆、望山书局等还斩获全国及长三角奖项。

传播形式上,镇江也不断创新。依托指导师创办的市民文化夜校,按“六有”标准开设266门线下、46门线上课程,42个教学点实现“就近选课”;搭建线上管理平台,全年发布活动5000余场,服务时长超1万小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2400余条活动预告,扩大服务与理念传播覆盖面。

如今,这一模式的成效已深度显现。它激活了政府与社会共治活力,文化指导师既提升服务灵活性,又补充公共资源,还将服务延伸至传统难以覆盖的场景;构建起多元融合的公共文化生态圈,124个文化空间成为新阵地,35名基层文化团队带头人加入指导师队伍参与社会治理,多部门协同形成文化建设合力;更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文化氛围,以高级指导师宋联可构建宋代点茶10个国家185个城市传承网络为代表,文化指导师们化身“播种人”,弘扬志愿精神,培育优秀群众文艺团队,让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多彩。

镇江的实践,也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唯有直达基层,才能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优质文化资源是服务基层的核心关键;完善的制度保障与激励措施是长效运行的基础;凝聚政府、社会等各方力量,才能形成可持续的服务合力。未来,随着文化指导师志愿服务模式深化巩固,将有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文化服务的滋养。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