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看好了!嘎子卖的货要有问题,我还能穿这身衣服?"当谢孟伟身着警服在直播间喊出这句话时,他没想到自己将为此付出7天自由的代价。这位以"嘎子哥"闻名的演员,近日因在电影拍摄休息期间穿警服直播带货,被云南耿马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警服与带货的荒诞组合背后,究
"家人们看好了!嘎子卖的货要有问题,我还能穿这身衣服?"当谢孟伟身着警服在直播间喊出这句话时,他没想到自己将为此付出7天自由的代价。这位以"嘎子哥"闻名的演员,近日因在电影拍摄休息期间穿警服直播带货,被云南耿马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警服与带货的荒诞组合背后,究竟触碰了哪些法律红线?
2023年9月10日,谢孟伟在云南拍摄电影间隙开启直播。画面中他身着带有肩章、臂章的警察制式服装,推销充电宝与随身WiFi产品。更引发争议的是,他直接将商品质量与警服权威绑定,声称"省厅重要项目"演员身份为其背书。这种明显混淆公务与商业的行为立即引发网友举报。
耿马县公安局接报后迅速调查,确认谢某某在非拍摄场景使用带有明显警用标志的服装直播带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依据《人民警察法》第36条,警方对其处以行政拘留7日。尽管谢孟伟辩称服装是"剧组专用戏服",但法律认定其行为已构成违法。
法律红线解析:《人民警察法》第36条意味着什么《人民警察法》第36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这一条款构筑了警用装备使用的绝对禁区。
更具体的规定见于《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影视使用需省级公安机关批准,且仅限拍摄期间使用。谢孟伟案的关键违法点在于,他将经审批的戏服转化为商业活动的工具,这种用途转换直接突破了法律底线。警方处罚决定显示,即便服装来源合法,使用场景的错位仍构成违法。
制式警服与影视道具存在本质区别。真警服必须包含肩章、警号等法定标识,这些细节在戏服中可能被简化或修改。但法律关注的不仅是服装本身,更是使用场景的社会影响。
即便使用合规戏服,在非拍摄场景展示仍属违法。谢孟伟案中,其直播行为已脱离影视创作范畴,进入商业宣传领域。这种滥用可能引发公权力形象贬损、消费者误导等后果,这也正是警方通报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核心所指。
同类案件警示:这些行为也可能触雷近年类似案例屡见不鲜:某网红穿警服拍段子被罚,某主播改装警服进行表演遭查处。归纳来看,三类行为最易触法:
擅自改装警服用于非公务场景超出审批范围使用影视警服道具在商业活动中暗示"警方背书"与这些案例相比,谢孟伟被处7日拘留的处罚力度,体现了执法机关对警服滥用的零容忍态度。这提醒公众:涉及国家象征物的行为,法律容不得半点模糊空间。
公众人物更应守住法律底线从假酒风波到本次事件,谢孟伟的违法模式呈现出惊人共性:为流量漠视法律底线。这给自媒体从业者敲响警钟:特殊服装如军服、法官袍等都有严格使用规范,商业行为必须止步于法律红线之前。
警服承载的是公共权威,绝非营销工具。当谢孟伟在拘留所度过7天时,这个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任何光环都不能成为违法的借口,对法律的敬畏应当永远高于对流量的追逐。【图文无关 经供参考】
来源:小鱼丁丁讲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