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白联合军演,两名美军官“意外现身”引关注,他们意欲何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8 16:51 1

摘要:2025年9月,当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西方-2025”联合军演在波罗的海沿岸拉开帷幕,10万兵力、330架军机、250艘舰艇,以及“榛树”高超音速导弹的实弹演练,无不指向对东欧局势的强硬回应,外界也普遍将其视为对北约的“武力震慑”。

2025年9月,当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西方-2025”联合军演在波罗的海沿岸拉开帷幕,10万兵力、330架军机、250艘舰艇,以及“榛树”高超音速导弹的实弹演练,无不指向对东欧局势的强硬回应,外界也普遍将其视为对北约的“武力震慑”。

但军演开幕现场的一幕却打破了所有预设,两名美军军官在白俄罗斯防长赫列宁的亲自陪同下,进入核心观摩区,甚至获许近距离接触装备展示与作战协同演练,成为搅动东欧地缘格局的关键事件。

而这一看似矛盾的场景,俄罗斯主导的军演向“对手”敞开大门,实则是美、俄、白三方在复杂国际棋局中深思熟虑的战略互动,折射出后俄乌冲突时代大国博弈的新逻辑。

今年的9月15日,在白俄罗斯的鲍里索夫斯基训练场上,上演了足以载入近代军事史册的超现实一幕。

当演习进入核心阶段,白俄罗斯国防部长赫列宁亲自走上前,与两名身着制服的美国军官热情握手,这一画面,与几十年前“西方-81”军演那种铁幕重重、绝对封闭的景象形成了石破天惊的对比。

历史的洪流似乎在这里拐了一个奇特的弯,曾经大规模军演是藏在“战争迷雾”后的钢铁拳头,只为威慑与实战。

可如今,它却变成了一个精心布置的玻璃橱窗,聚光灯打得通明,但问题是,这束刺眼的光,究竟是照亮了通往和平的路径,还是仅仅为了隐藏背后更深的阴影?

对于美军军官的到来,白俄防长赫列宁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他称之为“意外惊喜”,并大方地表示:“可以观看你们感兴趣的任何东西”,白俄罗斯国防部更是用一种戏剧化的口吻声明:“谁会想到演习又一天的开场竟是这样?”

然而这场看似偶然的相遇,其实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外交大戏的公开谢幕,就在军演前一周,一架不显眼的飞机降落在明斯克,美国总统特使科尔带来了特朗普的亲笔信,与卢卡申科进行了一次密会。

这场“后台交易”的价码很快就清晰了,白俄罗斯释放了52名反对派人士,作为回报,美国解除了对白俄罗斯航空公司的制裁。

因此训练场上的那次握手,与其说是军事开放,不如说是政治交易的公开兑现,白俄罗斯正试图在这场大国博弈中,扮演一个“瑞士式”的调停者,走出一条夹缝中的“第三条道路”。

但千万别以为明斯克真的倒向了西方,舞台的另一面,好戏同样精彩,就在向美国人展示“善意”的同时,演习的核心科目依旧是与俄军并肩作战,演练联合攻防。

更劲爆的是,白俄罗斯公开宣布,计划与俄方共同研究核武器以及“榛树”高超音速导弹的使用。

这种“双面舞台”的导演手法堪称绝妙,它既向西方递出了橄榄枝,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又向莫斯科交上了投名状,确保了俄白军事同盟的根基不动摇,明斯克不是棋子,而是想成为那个能左右棋局的棋手。

俄罗斯对这场“透明度”表演心知肚明,甚至可以说是默许并参与了其中的设计,莫斯科的策略简单而有效,展台归展台,后院归后院,他们深谙,有限的开放,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的威慑和误导。

在白俄罗斯的观摩现场,俄军向来自约23个国家的代表们展示了什么?是无人机集群作战,是苏-34战斗轰炸机的精准投弹。

这些课目足够震撼,足以登上各国媒体的头条,展现了俄军现代化作战的能力,也含蓄地宣示了其对白俄罗斯局势的绝对掌控力。

但真正的“杀手锏”根本不在这里,当观察员们的目光聚焦在白俄罗斯的靶场时,在数千公里外的巴伦支海,一场真正的风暴正在上演。

图-22M3战略轰炸机呼啸而过,代号“阿尔汉格尔斯克”的核潜艇悄然进行了导弹发射演练,而提供掩护的,正是其最先进的苏-57战斗机。

最关键的一幕,是“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的单独试射,这种武器,才是俄罗斯真正不愿意让外人近距离观察的核心机密,通过这种巧妙的地理分割,俄罗斯完美地实现了政治上的开放姿态与核心军事机密的绝对保守。

这场表演也不仅仅是给西方看的,印度派出了65名精英部队官兵参演,虽然他们被巧妙地安排在远离北约的俄罗斯地区,但其传递的信号不言而喻。

中国、伊朗、越南、古巴等“南方国家”的军事观察员也悉数到场,而莫斯科也在正借此机会,向全世界展示其“朋友圈”的广泛性,对冲来自北约的压力。

观众席上的争吵

这场精心编排的大戏,投射到观众席上,却激起了截然不同的回响,甚至加剧了观众内部的分裂,北约这面棱镜,折射出了内部深刻的矛盾。

以美国为首的“接触派”选择入场观看,除了华盛顿派出的两名军官,土耳其和匈牙利也派员观摩。

他们代表了北约内部一种声音,无论如何,必须保留对话渠道,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因误判引发灾难,美军军官全程用流利的俄语致谢,但对媒体采访一概拒绝,姿态拿捏得恰到好处。

他们的到来,既是回应白俄罗斯的示好,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情报搜集机会,近距离观察俄军的电子战系统和指挥链,这种价值无法估量。

甚至有消息称,华盛顿正在考虑重开驻白俄罗斯大使馆,试图在强硬对抗之外,找到一个新的影响力杠杆。

然而对于波兰、拉脱维亚这些身处前线的国家来说,这一切都是危险的烟雾弹,波兰总理图斯克怒斥演习“非常激进”,并迅速采取行动。

其宣布计划在东部边境部署4万名士兵,并暂时关闭了与白俄罗斯的所有边境口岸,而拉脱维亚则更为直接,暂时关闭了与俄、白接壤区域的领空。

北约的集体反应也随之而来,一场代号为“钢铁捍卫者”的更大规模演习在波兰针锋相对地启动,约3.4万名官兵和近600件重型装备投入其中。

同时针对此前发生的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事件(俄方否认相关),北约启动了“东方哨兵”行动,进一步增援东翼防御,罗马尼亚也积极响应,接待北约部队进驻,筹备新的军演。

结语

美军此次罕见的“观摩”行动,打破了冷战结束以来美俄军事对峙的常规剧本,而这场看似“意外”的军演观摩,实则是各方在“对抗中寻求接触、冲突中探索妥协”的缩影。

未来的欧洲安全格局,或许将不再是“非黑即白”的阵营对立,而是充满更多“灰色地带”的博弈,而小国的“巧平衡”、大国的“暗试探”,将共同推动这一格局的缓慢重塑。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外媒:美国军官意外现身俄白联合军演》——参考消息——http://www.xinhuanet.com/milpro/20250916/8fe425615ecc430d8afa42f4df31c477/c.html

《俄白联合军演,两名美军军官“意外现身”》——环球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E3NzU2MQ==&mid=2654266575&idx=2&sn=35bbc6e45a21022b12721062b9e77f2d&chksm=bca2565cc80698021c78f2815b55d8b759253abe00281790589cfceee2f62879c683c24303f4&scene=27

来源:铃木白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