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傅连暲历来信奉的是“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不管是对待 任何人,他都没有成见,都是按自己的职业道德去做。但因为他是直接 负责中央首长们的保健工作,地位比较特殊,经常被无端卷入一些是是 非非的旋涡之中,有时他自己都被搞得摸不着头脑。
为“郎中”举行五十寿庆
傅连暲历来信奉的是“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不管是对待 任何人,他都没有成见,都是按自己的职业道德去做。但因为他是直接 负责中央首长们的保健工作,地位比较特殊,经常被无端卷入一些是是 非非的旋涡之中,有时他自己都被搞得摸不着头脑。
1944年秋的一天,傅连暲办公室的门“咚”的一声被撞开了。挟着一 团寒气闯进来一个人,横眉怒目地冲着傅连暲嚷道:“傅连暲,你安的什 么心,为什么要害死王明?”
傅连暲定睛一看,来者原来是王明的老婆孟庆树。对于她的责问, 傅连暲不明所以,不禁一愣:“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别急,慢慢讲。”
“还不急,都快出人命了。”孟庆树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简直要 咆哮起来。
“不会吧,他服药以后,情形听说挺好。”傅连暲小心地说。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孟庆树推了傅连暲一把,傅连暲差点被东西 绊倒。
傅连暲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心想是不是又有什么变化,急步随 她赶到王明的病房。
说到王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那可真是鼎鼎大名,可谓无人不 知,无人不晓。他是著名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头子,是共产国 际的大红人,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推上党中央的领导高位,但就 是他只懂教条,使得中国革命走上越来越“左”的道路,造成重大挫折 最后不得不长征。
自从遵义会议以后,人们逐渐在事实面前认识到王明 “左”倾错误的危害,原来和王明站在一起的同志也转到以毛泽东为代 表的正确路线一边,于是中国革命发生了重大转折,确立了毛泽东的领 导地位。
抗日战争期间,王明从苏联回来后,又转向“右”,鼓吹“一切经 过统一战线”,丧失了独立自主的立场,更受到人们的唾弃,于是他更没有了市场。
当时他还是党的高级领导人,在延安还担任中国女子大学校长,他老婆孟庆树任该校教务长。虽然王明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但他的身份毕竟不一样,要真是出了什么问题,那可是傅连暲担当不起的。
要说王明也确实身体不太好,心脏、肝、胆都有些毛病。但这次据说 是因为长期失眠,要求住院治疗。傅连暲虽然差点命丧王明的“左”的错 误路线之下,但他并不是那种念念不忘泄私愤的人,他还是把王明当成 一个领导干部, 一个病人来对待。
中央甚至毛泽东对王明都是非常关心的。为了王明住院的事,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亲自来到中央医院,找到院长傅连暲,嘱咐傅连暲要认真负责。
傅连暲亲自交待主任医师金茂岳给王明认真地检查了身体,并确 定由金大夫负责王明的诊治。傅连暲多少也明白,王明的病除了生理上 的,主要是心理病、思想病。傅连暲根据自己为领导人保健的经验,特意 嘱咐金医师,可以给王明服用一些安眠药。
王明住院后,金茂岳查明情况,不久又发现王明大便秘结和卡塔尔性黄疸。当时的传统疗法是,凡肝胆病都用甘汞进行治疗。两个星期后, 王明病情有了好转。金茂岳通知护士对王明停止服用甘汞,但他只通知了白班护士,因为事情多,又忙于科里的整风,忘了通知夜班护士,对病人的护理记录也疏忽了检查,真是阴差阳错,夜班护士照样给王明服用甘汞,使病情开始加重,牙齿也掉了。经西医治疗不见好转,于是请来中医李鼎铭先生诊治,服用几剂中药后才好。
这次检查,经化验查出王明尿液中含汞。于是才发生前面孟庆树责 问傅连暲的场面。
正所谓“疑心生暗鬼”,自从王明失去以前的地位后,总是以小人之 心猜测,以为别人也会运用他对付同志的手段,“无情打击,残酷斗争”, 但情况并不像他所想像的,于是又怀疑人家会暗中害他。这次,孟庆树 把这件事与前段王明掉了一颗牙齿的事情联系起来,更认定有人有意 要暗害王明。因为傅连暲既是院长,又是保健方面的负责人,所以孟庆 树就直接冲到了傅连暲的办公室,把压抑多时的气都一起发泄到傅连 暲身上。
这件事一下子闹大了,连中央也知道傅连暲出了“医疗事故”,王明性命“危在旦夕”。真是非同小可,中央立即指示组织人员会诊,并派王首道主持召开调解会。
医生介绍了王明的病情、用药量之后,会诊人员进行了会诊。这时却有人不怀好意,攻击负责中央首长保健的傅连暲,指责他工作不负责任,骄傲自大,玩忽人命,现在竟然发生了这样大的问题。
在调解会上,孟庆树又哭又叫,硬要傅连暲承认是他指使医生谋害王明的,并且要他说出谁是幕后主谋,意思很明显,是把矛头指向党中央和毛泽东。
傅连暲再三解释也无济于事。他知道,不管是毛泽东,还是金茂岳, 都不可能去谋害王明,这次只是一件普通的医疗事故。
对金茂岳大夫他是了解和信任的。他1935年毕业于齐鲁医科大学, 1938年赴延安,先在边区医院,后调中央医院任外科和妇产科主任。在当时的延安,金茂岳的医疗技术很有名气,而且上下人际关系都不错。 傅连暲正是从这一点考虑,才把这一件重要的任务交给他的,当时他还 不太愿意接受,经过傅连暲做思想工作后才同意了。
根据中央的意见,傅连暲组织了延安各所医院的主要医生进行了 会诊,外国医生马海德也参加了。经过会诊, 一致认为,金茂岳在治疗中让王明服用甘汞是可以的,但服用时间过长,导致病情加重。在这件事 情上,金大夫有责任,是失职,但只是一次医疗事故,不存在“暗害”的问 题 。
但王明和孟庆树不依不饶,口口声声说是受人指使,要追查幕后人 物。金茂岳当面向王明作了检讨,但他们就是不罢休。
“应该追查动机,叫他蹲监狱。”孟庆树一蹦三尺高,借题发挥。
傅连暲知道她也是一个难伺候的货色。在延安,她是出了名惹不起 的人物,可能是原来身为贵夫人时养成的颐指气使,因为时代变迁,变成一副泼妇的脾气,爱发脾气,爱吵架,与谁都合不来,使得人人都躲着她 。
开始傅连暲也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即使挨了骂也忍了下来。可 是,孟庆树越来越不像话,硬是不肯罢休,她又不敢对别人随意斥骂,就把气撒在傅连暲的身上:“你,傅连暲,没安好心,要害死王明同志。你说 你到底受谁的指使?”
傅连暲即使脾气再好,也被逼得忍无可忍,他腾地一下站起来,面 向孟庆树,大声申辩道:“我受谁的指使?用的什么毒药?你说话要负责任,要拿出根据来!平白无故地胡乱诬陷人,这是不允许的。”
连党中央负责人也不看在眼里的孟庆树,哪里受得了这种气,在她看来只是一位“郎中”的傅连暲,竟敢当面顶撞她,更使她气急败坏, 一 蹦三尺高,“我就是这样说,你敢怎么样?!”她的声音大得惊人。
傅连暲毫不示弱,义正词严:“诬陷人就不行,我要求党进行追查!”
孟庆树被傅连暲的正气所逼, 一时张口结舌,下不了台,恼怒之中 操起一把椅子要砸傅连暲,旁人紧急夺下。孟庆树索性耍泼,连叫带嚎: “王明同志要是有个什么好歹,你傅连暲要偿命。”
傅连暲知道再跟孟庆树纠缠也不会有结果,气愤地离开了会场。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中办一位领导把傅连暲、金茂岳找去,大发脾气,问他们为何要害王明,当时就叫人把金茂岳抓了起来,傅连暲家 的电话也被撤了。这是傅连暲遭受的又一磨难。金茂岳被关了四年,直到延安撤退时才放了出来。王明到苏联后,还写回忆录,胡说中共中央想谋害他。
后来在事实面前,傅连暲才脱离了是非干系。金茂岳也被洗刷了 “特务”的罪名,认定此事根本没有任何政治问题,而是一次医疗事故。
傅连暲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真心真意地治病救人,却会受到如此不 公平的对待。但值得他安慰的是,党和人民对他是信任的,是尊重的,对 他做出的贡献是充分肯定的。
也就在这年,傅连暲刚好五十周岁,中共中央特批为他开了个祝寿 会。为什么说是“特批”呢?因为在此之前,毛泽东已有言在先,不许给党 内个人做寿,不许以个人名字命作地名等等。
这天,天空格外的晴朗,在延安的领导同志,刘少奇、朱德、周恩来、 张闻天、王稼祥等人都来到了兰家坪中央总卫生处驻地。外国医师马海德、柯棣华也高兴地应邀参加。
傅连暲住的窑洞里里外外热闹非凡,他和妻子陈真仁忙着接待客人们。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邓颖超、陈毅、任弼时、聂荣臻、邓发、杨 尚昆、蔡畅、李富春等10位中央领导联名给他送上“连暲同志五十大寿 治病救人,长命百岁”的寿幛,大家热烈鼓掌。许多同志和单位也 都赠送了贺词、寿幛。
“谢谢大家的好意!”傅连暲夫妇高兴地接受了同志们的祝贺。
在便餐中,周恩来代表党中央致祝寿词,他说:“今天,是傅医生的 五十大寿,又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我们大家团聚在一起,祝贺 傅医生生日愉快,身体健康!傅医生参加革命队伍,加入共产党,这是党 的胜利。我们之所以给他祝寿,是因为他是有功之人,这样的同志,我们 应该永远记住他,感谢他。”
周恩来的讲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这个特别的祝寿会,也可以说 是党对傅连暲再次受冤屈的赔礼道歉。
在这次祝寿会上,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还有徐特立、谢觉哉、吴玉 章、董必武等几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他们的兴致更高。徐特立用龟兔赛 跑作比喻,说有人开始似乎进步快,但中途骄傲了,不听党的话,不服从 党的领导,比如张国焘,对党闹独立,闹分裂,最后当了可耻的叛徒!傅 连暲虽然入党晚,但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论怎样的艰难困苦,都能始 终如一地兢兢业业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徐特立还当即赋了一首长诗《祝连暲同志五十大寿》,以示庆贺。诗 云 :
世有老少年,也有少年老。不落时代后,年老才可宝。
以此寿连暲,提笔写诗草。莫谓进步慢,老更进步快。
有些少年们,始奋终反怠。我亦等龟蜗,爬行在人后;
日日行不息, 一生未曾够。我俩入党迟,也几同一律。
年老不足耻,所耻在自足。我辈徒步行,时代飞机速。
年老党龄老,经验更丰富。在这基础上,更便求进步。
同时易自骄,堕落成顽固,我们不警惕,误党兼自误。
年青党员们,入党在战后,党政军工作, 一 一经苦斗。
教训从血来,党性根柢厚。具此典型者,模范标准够。
只有马齿长,未必即可寿。今日寿连暲,所寿也在此。
南昌暴动时,连暲工作始。至今十八年,服务未终止。
当时非党员,工作不懈弛。党外拥护党,连暲是典型。
入党十年来,前后等殷勤。精神在实际,作风师列宁。
虽无赫赫功,积累等长城。医药关生命,忌粗枝大叶。
勿谓点滴功,非属革命业。连暲守此训,光焰长烨烨。
听着徐特立情真意切的诗句,傅连暲真有点泪眼婆娑了。他想,没 有党,没有毛主席,没有大家的帮助,哪有自己的进步,哪有自己的今 天。“我应该感谢大家!”他发自内心地说。他特别想起了徐特立在自己 参加革命时的对话。
那也是在傅连暲为南昌起义军的伤员治病的时候,时任起义军20 军3师政治部主任的徐特立,因为身患重病,被安置在傅连暲主持的福 音医院治病。
当时的傅连暲虽然身为院长,年纪才33岁,但有点少年老成的样 子,特别是身染肺结核,又处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还看不到革命的 前途和个人的发展,难免有所彷徨。随着与徐特立交往的加深,他透露 了一些想法。徐特立没有因此而看轻他,而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反复 开导启发他:“我虽然已经51岁了,却刚刚加入共产党。51岁不算老。孔 夫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50岁正是做事业的时候,我起码还 可以工作三四十年,为党多做一点贡献。”
傅连暲听了,既感到十分惊异,又深受激励,觉得自己的想法未免 幼稚可笑,从此对革命、对党有了更大的兴趣,并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徐特立就曾预言:“像傅连暲这样的人,会 走上革命道路的。”果然不出他所料。
今天,傅连暲也五十岁了,能在革命圣地共同庆祝这个五十寿辰, 意义可不一般。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革命不分先后,只要认识到 这个问题,义无反顾地参加革命,什么时候都能为党、为人民做出自己 力所能及的贡献。
继气氛热烈的便餐后,还有一个晚会,演出了歌舞、杂耍。众人一直 到深夜才尽欢而散。
第二天,毛泽东来看傅连暲,紧紧地握着他的手,高兴地说:“祝贺 你五十大寿!”
这一天,延安的《解放日报》也专门刊发了中共中央为傅连暲五十 岁生日祝寿的消息。
来源:大肥肥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