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备受关注的西凤酒15年6年品牌“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专项支持活动,正在陕西省各地持续且热烈地开展。从9月10日的陕西屹林商贸,到9月12日的陕西江海源商贸,再到9月15日的西安秦唐古韵商贸……一场场火热的发车仪式以波浪式的传播效应接连上演。
近期,备受关注的西凤酒15年6年品牌“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专项支持活动,正在陕西省各地持续且热烈地开展。从9月10日的陕西屹林商贸,到9月12日的陕西江海源商贸,再到9月15日的西安秦唐古韵商贸……一场场火热的发车仪式以波浪式的传播效应接连上演。
在每一个活动现场,涌动的人潮与一字排开的几十辆电动车都成为当地市场的焦点,共同汇聚成一股覆盖全省的浩大声势。这场声势的背后,是一笔“真金白银”的投入。
回顾今年7月份,在西凤酒15年6年品牌2025年上半年营销总结大会上,西凤酒15年6年品牌全程创意策划运营人、陕西凤美术馆创建人、陕西禧福祥集团董事长王延安宣布,公司将在7-8月额外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支持陕西省内的经销商。
“这是25年来从未有过的政策。”有经销商表示,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这一举措是禧福祥在逆周期环境下的一次主动、理性应对,它体现出禧福祥与经销商“共渡难关”的真诚,也通过数智化手段把这份心意转化为切实可见的市场成果。
从年中营销会议上的宣告到9月活动现场的发车,前后不到两个月,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禧福祥)承诺的2000万元专项资金,已经迅速落实到了一线经销商的公司和门店。
此次专项支持政策,其核心目标是扶持陕西省内的经销商。面对行业调整、动销受阻的压力,禧福祥没有将风险转嫁给渠道,而是选择主动将“真金白银”直接投向市场最前线的合作伙伴。
不同于以往的市场活动,这次专项资金并非“总部统一操盘”,而是采取了“品牌出资、终端执行”的模式——禧福祥提供资金,经销商与终端门店则可以根据自身的库存结构、区域消费习惯和实际需求,来灵活设计动销方案。
在获得品牌方的专项资金支持后,经销商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将“喝西凤六年·中雅迪电动车”这一经过市场验证的成功活动作为统一的推广主题。很快,发车仪式在全省各地连续举行,从咸阳到汉中,从蒲城到米脂,活动在不同的区域接连上演,形成了波浪式传播效应。这不仅在短时间内制造了强烈的市场声量,也让品牌的动作实现了深度覆盖与持续激活。
在C端体验上,禧福祥的数智化战略扮演了关键角色。消费者通过扫描瓶盖内的二维码即可实时验证中奖信息,无论是赢取雅迪电动车还是现金奖励,流程都极为简化,提升了参与热情和复购率。对于品牌方和经销商而言,这套“一物一码”的数智化系统也解决了传统终端促销“执行难、监控难”的痛点。
最终,这次专项资金的投入成功构建了“品牌—渠道—用户”的三方共赢。消费者层面,扫码参与和现场领奖让价值感触手可及,“所见即所得”的真实体验让他们对“CCTV大国品牌”的公平、公正、公开有了更直观的信赖感。
经销商层面,“同舟共济”的专项资金不仅实打实地覆盖了门店促销费用、活动执行成本和奖品投入,让他们在淡季也有更稳妥的保障去开展推广动作,提升了渠道的活跃度,也缓解了库存和资金周转的压力。
对于品牌而言,专项资金让西凤酒15年6年陈酿在淡季依然实现了动销的增长,声量下沉与真实销售数据结合在一起,真正达到了“品效合一”。
数据是活动成果最有力的见证。根据7—8月的市场反馈,西凤酒15年6年陈酿动销量大幅提升,多个县级市场的库存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终端市场重新焕发活力。可以说,不同于单纯的“输血式补贴”,这笔专项资金成为一次触达市场最末端的精准动员。在行业调整期和禁酒令的双重背景下,能够同时提振B端和C端的信心,本身就是一件不易的事。
在白酒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禧福祥选择推出25年来首个大规模专项资金支持政策。这不仅是一次短期的纾困措施,更是一次战略层面的主动选择。
对于企业而言,2000万元的直接投放意味着打破常规的成本考量,把资源直接下沉到最需要的地方;对于渠道而言,这是一份实实在在的信号,表明品牌方愿意与经销商携手面对挑战。
“同舟共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责任感的落地。面对消费趋于理性、政策环境趋紧、行业增速放缓的多重压力,禧福祥并没有选择把风险转嫁给渠道,而是主动把资金直接投向最前线、最需要支持的经销商——这些市场往往是品牌根基所在,也是行业波动下最先承受压力的环节。
但仅仅有资金支持,还不足以让效果持续放大。真正让这份心意变成成果的,是禧福祥搭建的数智化体系。
禧福祥通过“一物一码”系统,把整个营销过程打通,可以概括为“三环传导”:顶层拉力,是借助“CCTV大国品牌”的权威背书,把品牌叙事转化为具体的消费向往,让品牌的势能有了清晰的起点;中层推力,是通数智化工具:活动一键下发、费用精准核销,来保障政策落地的效率和透明度;最终落点,则是消费者扫码参与,看到奖品、感知价值,从购买者转变为品牌互动用户。
正是如此,经销商的反馈不仅仅停留在“得到了支持”,而是切身感受到品牌的担当。一位县级经销商坦言:“这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发现的信号。公司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我们,我们自然更有信心去做市场。”
从禧福祥的角度看,这是一个“责任—战略—执行”的完整逻辑:以责任赢得渠道的信任,以战略确保方向的正确,以执行兑现市场的成效。它既有温度,又有方法。更关键的是,它把“同舟共济”的价值观念,变成了可以被市场验证的实践路径。
短期市场看,禧福祥投入的2000万元专项资金已经显现出直接成效。不仅缓解了渠道库存压力、改善了动销情况,也提振了经销商和市场的整体信心。但相比这些立竿见影的数字,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行动在行业层面的启示意义。
白酒行业正处在新的周期拐点。整体市场规模趋于稳定,行业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博弈。渠道库存高企、动销缓慢,传统“压货式”增长已难以持续;价格倒挂现象频发,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消费者日益理性,不再盲目跟风消费,而是更加注重体验和信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厂商关系趋紧,经销商信心不足,行业陷入“低效内卷”。
禧福祥的实践提供了一个突破口。首先,在理念层面,它完成了从“渠道为王”到“用户为王”的转变。专项资金并非单纯砸向渠道,而是通过赋能渠道、吸引用户,把C端的需求与活跃度转化为拉动B端销售的关键变量,重塑了更健康的增长逻辑。
其次,模式上,数智化手段打通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一物一码”体系,消费者不再只是“买一瓶酒”,而是成为可以与品牌互动的用户。扫码参与抽奖、信息回流后台,这些数据直接构成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数字化桥梁,DTC模式因此落地,品牌与市场的距离被大幅缩短。
最后重要的是,禧福祥的逆周期选择为行业树立了一种理性范式。它并没有依赖短期的价格战或压货模式,而是通过责任心来稳定渠道,以数智化来提升效率,用用户思维来创造长期价值。这种路径不仅帮助品牌应对了眼前的挑战,更为行业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解决方案:责任与方法结合,战略与执行贯通。
从2000万元专项资金的直接支持,到“一物一码”的数智化落地,禧福祥用“同舟共济”的责任心和系统化的战略打法,为行业展示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路径。在周期下行的背景中,这种实践不只是一场市场动作,更是一种战略表达。
正如业内专家所言:“泡沫终将散尽,撑起未来的,唯有经得起考验的内功。”对于禧福祥而言,这份内功正是责任、战略与数智化的合力;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或许是走出内卷、迈向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食品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