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处境再度上演,特朗普手伤难掩成全球笑柄,身体健康引质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8 17:40 1

摘要:2025 年 9 月 1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次引爆话题的不是争议政策,也不是社交平台的激进言论,而是他手上反复出现的淤青,以及白宫团队试图掩盖伤痕时弄巧成拙的遮瑕操作。

2025 年 9 月 1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次引爆话题的不是争议政策,也不是社交平台的激进言论,而是他手上反复出现的淤青,以及白宫团队试图掩盖伤痕时弄巧成拙的遮瑕操作。

拙劣的效果不仅让专业化妆师大跌眼镜,更成了全球网友嘲讽的笑料,连《华盛顿邮报》都直言 “遮丑的尴尬比伤痕本身更刺眼”。

事情的发酵始于近几个月,特朗普在公开场合露面时,手上总是带着若隐若现的淤青,起初并未引发大规模关注,直到白宫试图用化妆品掩盖伤痕却搞砸了一切。

《华盛顿邮报》王牌记者 Maura Judkis 专门找来加拿大顶级影视化妆师布兰迪・布莱特拆解这场 “遮瑕灾难”,而布莱特恰恰是 2024 年电影《学徒》中 “青年特朗普” 妆容的打造者,对特朗普的皮肤质感、毛细血管分布乃至标志性的古铜色肤色都了如指掌。

“我看到照片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能把遮瑕做成这个样子?简直像是随便拿粉底糊了一块上去。” 布莱特的吐槽毫不客气。

回顾特朗普近期的几次重大公开亮相,遮瑕失败的痕迹一次比一次明显。8 月 25 日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时,他右手背的紫红色淤青首次大范围曝光,连左手也偶有痕迹。

9 月 2 日宣布美国太空司令部迁往阿拉巴马州的仪式上,全场镜头都不自觉聚焦在他颜色异常的手上;到了 9 月 3 日与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会面,手背上那块浮夸的 “米色粉底区” 与周围皮肤色差悬殊,远远看去就像贴了块不合身的创可贴。“

总统这种级别的场合,竟然找不到一个能把淤青盖住的人?” 布莱特忍不住强调专业技巧,“皮肤从来不是单一色块,里面有蓝色血管、红色血丝还有各种斑点,遮瑕需要一层层叠加不同色调中和,再慢慢晕染边缘,才能看起来像天生的皮肤状态。直接拍一层粉底,简直是最基础的错误。”

拙劣的遮瑕操作很快让特朗普成了政坛和娱乐圈的集体调侃对象。德州女议员克罗克特在播客节目里直言:“特朗普的手看起来都快掉下来了,那遮瑕还不如不遮。”

加州州长加文・纽森更是直接在 X 平台发布了总统淤青的特写视频,以此回击此前特朗普对他 “怪异手势” 的嘲讽。深夜脱口秀天王吉米・基梅尔的吐槽则更犀利:“这遮丑技术比掩盖爱泼斯坦案还业余,到底是谁敢让总统顶着这样的手出门?”

社交网络上的讨论更是早已偏离伤痕本身,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劳动节长周末特朗普曾消失数日,推特上的猜测瞬间炸锅,“他是不是出事了?照片里是替身吧?”“手上的不是淤青是尸斑!”“看起来像纸片人道具的手” 等说法刷屏。

特朗普不得不紧急在 True Social 发文澄清:“我感觉前所未有得好!” 但这番回应反而被网友当成 “欲盖弥彰”,嘲讽声浪有增无减。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白宫终于给出了回应。当媒体追问 “遮瑕门” 时,副新闻秘书直接搬出 7 月份的旧稿件,对化妆一事绝口不提,只解释淤青是 “频繁握手加上服用阿司匹林导致的软组织轻微损伤”。总统私人医生肖恩・巴巴贝拉也出面佐证,称这是 “阿司匹林的常见副作用,完全无害”。

可官方说法不仅没能平息争议,反而让更多人注意到细节中的漏洞。布莱特就指出:“就算真的是阿司匹林导致的淤青,掩盖起来也不难。紫色淤青用黄色调遮瑕中和,再叠加适配肤色的粉底,最后点上点蓝色和红色模拟皮肤纹理,边缘晕开就行。

而且最关键的是,要两只手一起化,否则一只手有粉底反光,一只手没有,电视镜头里分分钟穿帮。” 更巧的是,现场目击者的观察显示,特朗普的手部状态时好时坏。

9 月 7 日看美国网球公开赛时,手部色彩还基本正常;9 月 9 日光顾华盛顿 Joe’s Seafood 牛排馆时也没出现异常;可到了 9 月 12 日纽约洋基队的比赛现场,右手肤色又 “打回原形”,遮瑕的生硬痕迹触目惊心。

尴尬本质

第二天做客《Fox & Friends》节目时,特朗普自己主动开起了玩笑:“纽约警察握手太有劲了,把我手都快揍成残疾军人了!”

但这番自嘲没能挽回局面,反而让《华盛顿邮报》作者点出了关键:“美国政坛有句老话,‘不是犯罪本身,而是掩饰才是大事’。特朗普这次或许手真的没事,但这种敷衍又笨拙的掩盖方式,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如今,“总统淤青” 已经成了美国社会新的吐槽符号,连化妆师布莱特都忍不住调侃:“要是想还原这种尴尬的遮丑效果,根本不用找专业人士,直接去药店买瓶粉底一抹,别加任何层次,别晕染边缘,那种生硬的‘遮羞布’质感就出来了。

” 从专业人士的技术吐槽到普通民众的阴谋论猜测,这场由一只手引发的风波,早已超越了健康话题本身,成了窥探美国政坛荒诞面的又一个窗口。

来源:采风百晓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