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人设崩了?考研名师怒怼,买你东西不代表认可你的价值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8 17:23 1

摘要:餐饮圈的“良心老板”于东来,曾靠着胖东来的优质服务和暖心运营,被网友捧上神坛;考研圈的“段子手”汤家凤,以犀利讲课风格和敢说真话圈粉无数。

文| 东方芙昕

编辑 | 东方芙昕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餐饮圈的“良心老板”于东来,曾靠着胖东来的优质服务和暖心运营,被网友捧上神坛;考研圈的“段子手”汤家凤,以犀利讲课风格和敢说真话圈粉无数。

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因于东来力挺西贝预制菜的言论“隔空交手”。

汤家凤一句话让这场争议从商界烧到了教育圈,于东来的“完美人设”也瞬间被推上风口浪尖,网友一边倒的吐槽、跨界名师的直接怒怼,让这场闹剧愈演愈烈。

是于东来真的“飘了”,忘了初心背离了消费者?还是公众对企业家的期待过高,把“商品认可”和“价值观认同”绑在了一起?

这次闹得沸沸扬扬的事儿,说到底就绕不开一个问题:生意做得好,是不是就有资格对事儿指手画脚,甚至让大家都认自己的想法?

汤家凤在短视频里说得很直接,胖东来东西好、受欢迎,这是事实,但这不代表买东西的人就得认同于东来的价值观。

汤家凤讲数学讲究“逻辑清晰、边界分明”,放到这事儿上也一样。

企业把产品做好、让消费者满意,这是本分,就像学生把题做对是本分一样,不能说题做得好,就成了道德上的“权威”。

网友们其实早就有类似的疑惑,不少人去胖东来买东西,图的是它品控严、服务好,可这和认不认可老板的价值观是两码事。

有网友直言,于东来之前营造的“良心老板”形象,说不定就是一种营销手段,现在借着名气替西贝说话,难免让人觉得是“飘了”。

其实商业和道德本就该有清晰的界限,一家企业成功,靠的是产品、服务和运营,这些是“硬实力”;而价值观、道德观是个人或企业的“软实力”,不能用商业上的成功来绑架大家对“软实力”的认可。

消费者花钱买的是商品,不是老板的“人设”,这一点拎不清,很容易栽跟头。

于东来能被捧上“良心老板”的神坛,不是没道理,这些年胖东来在零售圈的口碑一直很顶,给员工高工资、高福利,对消费者更是贴心,退换货没有二话,甚至还会帮顾客修东西、送东西。

大家觉得,终于有个老板不把“赚钱”挂在嘴边,而是真的在乎员工和顾客,于是把对“理想企业”的期待,都放在了他身上。

可这次争议,让他的形象一下“破了功”,9月中旬于东来连发两条视频,替西贝的预制菜说话,说“感谢西贝、海底捞让我吃得上放心饭”。

这话本身没大错,但偏偏赶上罗永浩刚炮轰完西贝“用低价料包卖高价”,网友正一肚子火没处发,他这时候站出来“护短”,一下就戳中了大家的痛点。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于东来这次说话的立场明显偏了。

他没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大家反感的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商家用预制菜冒充现做、高价低质,还不坦诚告知。

他反倒从“企业经营不容易”的角度替西贝辩解,完全没get到消费者的核心诉求。

雪上加霜的是,之前他在电影“731”的看法上,也说了些和大众想法不一样的话。

明明可以不表态,却非要搞个“特立独行”,说想“改变人们对历史的遗忘”,可话没说到位,反而让人觉得他在刻意标新立异。

这两件事加起来,网友自然觉得“失望”,原来那个“懂老百姓”的老板,也会站在企业那边,也会说些不接地气的话。

其实大家对于东来的不满,本质上是“期待落空”,大家捧他是因为觉得他和那些只认钱的老板不一样,能代表普通人和消费者的利益。

可他这次用自己那套“讲人情、包容同行”的逻辑,去理解西贝那种“靠营销、赚快钱”的传统商业模式,等于背离了大家对他的期待。

就像你以为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结果发现对方和你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失望感自然会翻倍。

多方立场

汤家凤之所以能把这事儿搅得更大,不光因为他说得有道理,还因为他用自己的经历做了佐证。

他说自己也曾是胖东来的顾客,专门慕名跑去,一次就买了上千元的东西,这说明他承认胖东来的产品好。

但他紧接着就说,买东西是认可产品,不是认可老板的价值观,这话一出来,很多有类似经历的人都觉得“说到心坎里了”。

除了个人发声,官方早就给预制菜这事儿定了规矩,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其他五个部门,专门发了关于预制菜食品安全的文件。

里面写得很清楚,什么是预制菜、该怎么卖,都有明确标准,尤其是餐饮企业,必须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哪些是预制菜,不能藏着掖着。

这意味着,不管是西贝还是于东来,都不能凭着自己的名气对预制菜“乱下定义”。

官方已经划好了底线,企业得照着规矩来,消费者也有权利知道自己吃的到底是什么。

于东来替西贝说话的时候,显然没考虑到这个“官方标准”,只凭自己的感觉来,难免显得不专业。

网友们的态度就更直接了,评论区里几乎一边倒的吐槽。

有人说于东来“被捧两句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觉得大家都得给他面子;

也有人说他和西贝都是“营销高手”,一个靠“良心”立人设,一个靠“情怀”卖高价,本质上都是为了赚钱。

还有不少人借着这事儿发泄对“道德绑架”的不满,觉得企业做好产品就行,别总想着用价值观“绑架”消费者。

这些不同的声音,其实反映的是大家对“商业环境”的期待。

汤家凤代表了“理性消费者”的态度,认产品不认人设;官方代表了“规则制定者”的立场,划清底线、保障权益;网友则代表了“普通大众”的情绪,反感虚伪、讨厌绑架。

三方态度合在一起,其实是在倒逼企业回归本质,别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结语

于东来和汤家凤这事儿,过阵子大家可能就忘了,但里头的道理值得记着。

于东来为啥让人觉得“人设塌了”,说白了就是大伙儿本来觉得他不光会做生意,还跟普通人一条心,结果他替西贝说话那事儿,没说到大伙儿心坎里,期待落了空。

汤家凤怼他那几句,其实说出了不少人的想法:去超市买东西,图的是东西好、服务好,跟老板咋想的没关系。

做生意的别总想着立啥“完美人设”,把货做好、价定实在就行;咱们买东西也别瞎较真,东西好就买,不认同老板的话也不用较劲,少搞这些虚头巴脑的,让买东西和做生意都简单点,才是正经事。

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情也有何看法呢?你们喜欢于东来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1. 于东来为西贝发声:相信他们会改的,2025-09-15,南京广播电视台

来源:暮史时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