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网络平台宣传自己为某正规证券、期货、基金公司的客户经理或业务经理,并提供假冒正规人员的执业证书等,诱导投资者相信其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并下载使用假冒仿冒软件进行交易,或转账到第三方账户。
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正在进行中,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擦亮双眼,避免被非法金融活动套路”。
套路一:假冒正规金融机构或从业人员
常用套路:
通过网络平台宣传自己为某正规证券、期货、基金公司的客户经理或业务经理,并提供假冒正规人员的执业证书等,诱导投资者相信其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并下载使用假冒仿冒软件进行交易,或转账到第三方账户。
套路二、投资群里埋陷阱
常用套路:
通过网络聊天交流投资经验、拉入内部“投资”群聊、听取“投资专家”“导师”直播课等多种方式,获取投资者信任。
在此基础上,诈骗分子打着有内幕消息、掌握漏洞、回报丰厚的幌子,诱导投资者在特定虚假网站、APP小额投资获利,随后诱导其不断加大投入。
套路三,利用信息差设骗局
注册与知名公司类似名称的公司,如(XX)投资咨询有限公司、(XX)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宣传其具备经营证券期货基金业务等有关资质。
由于名称类似,不少投资者并不清楚其中差别,从而被误导下载了交易软件,进而向第三方转账入金,或获得所谓的“投资建议”并缴纳“服务费”。
如何擦亮双眼,警惕金融骗局?
2、不随意添加“投资专家”“投资群”。一旦发现被骗,保持冷静,及时保留相关证据,第一时间报警,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账户、基金账户等,保护好密码、验证码,避免被骗子利用。
在此也提醒广大投资者:
进行证券期货基金投资时,应当选择合法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进行公司资质和从业人员信息查询,通过相关证券期货基金公司官方网站下载交易软件,仔细辨别网址、必要时可以联系公司进行核实,拒绝不明来源软件下载,谨防钓鱼网站、非法网站。
投资有风险,需谨慎。本材料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材料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材料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