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为何撤离武汉合资工厂?出售与中石化合资企业全部股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8 16:59 3

摘要:近日,外媒报道韩国SK集团将出售其在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全部35%股份,这一决定折射出全球化工行业在供应过剩和利润率下滑的双重挤压下的深刻变局,以及一家传统巨头在时代浪潮中的战略转身。

近日,外媒报道韩国SK集团将出售其在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全部35%股份,这一决定折射出全球化工行业在供应过剩和利润率下滑的双重挤压下的深刻变局,以及一家传统巨头在时代浪潮中的战略转身。

这座成立于2013年、总投资高达3.3万亿韩元的武汉工厂,曾是SK集团“中国本土化”战略的璀璨明珠。在其最初的八年里,它充分享受了乙烯供应短缺的红利,累计实现了近2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

然而,自2021年以来,形势急转直下。由于中国乙烯产能的急剧扩张(在2020年至2023年间几乎翻番,达到6000万吨)以及国内需求停滞,该工厂累计亏损已超过1万亿韩元。这种从大幅盈利到深度亏损的剧烈反转,清晰地标定了大宗商品化工领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此次出售并非孤立事件,而是SK集团整体战略重组的关键一步,是其向所谓 “ABC”战略(人工智能AI、电池Batteries、芯片Chips)更广泛转型的体现。SK已经关闭或出售了其国内外部分大宗化学品业务。母公司SK集团正加速重组以获取新资本,并已承诺到2030年向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投资8.2万亿韩元。出售传统化工资产所获的资金,预计将投入这些未来的增长领域。

SK的撤退也映射了韩国乃至更广泛亚洲化工行业的困境,标普全球的分析师指出,亚洲烯烃市场的供应过剩状况可能需3至4年才能缓解,乙烯等产品的利润率持续承压。中国企业激进的产能扩张,使得其能够以显著更低的成本生产通用产品,这给韩国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

分析师普遍认为,持有该合资企业65%股份的中国石化是最可能的买家。若全资拥有武汉工厂,将有助于这家国有巨头简化决策,并将该设施深度整合进其全面的炼化一体化供应链中。此外,北京方面加强对战略行业外资股权的审查,也增强了中国石化取得完全控制权的理由。

SK集团出售武汉石化合资股份,或许标志着其一个时代的结束——“大宗化学品作为增长驱动力的时代对SK来说似乎已经结束”。它的下一章,将着力在人工智能和芯片中书写。这笔交易也揭示了全球化工产业正在经历的重大结构性调整:传统大宗化学品领域面临整合与收缩,而拥有庞大国内市场和完善产业链的中国企业,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更多主导权。

对于SK集团而言,这既是应对当前行业寒潮的务实之举,更是面向未来的一场豪赌。其成败与否,取决于能否在ABC代表的新战场上成功建立核心竞争力。而对于全球化工行业来说,这样的战略转移与资产重组,或将成为未来几年的新常态。

来源:妖精不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