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风来袭、扬尘四起、雷暴将至,4月10日、11日,省气象局先后发布大风黄色预警和实况,省防减救灾办提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迅速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广大群众要切实做好安全防范。
大风来袭、扬尘四起、雷暴将至,4月10日、11日,省气象局先后发布大风黄色预警和实况,省防减救灾办提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迅速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广大群众要切实做好安全防范。
近年来,我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增多增强,防汛抗旱形势严峻,防灾减灾救灾任务繁重。
4月11日上午,2025年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暨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郑州召开,部署全省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省委书记刘宁讲话,省长王凯主持。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设分会场。两会合开,可见重视程度。
“七下八上”是河南防汛的关键期,近几年,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都在4月前后召开,充分释放“以早谋早、以早制胜”的强烈信号。这一部署也符合4月8日召开的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提早准备、积极应对”的要求,更彰显了河南“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责任担当。
漯河市开展“使命—2024”全市防汛综合应急演练(资料图) 图源: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官网
早一步行动,多一分主动
防汛抗旱是“天大的事”,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
据水利部消息,今年我国入汛日期为3月15日,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17天。省气象局通报,今年汛期我省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北多南少”,时空分布不均,旱涝并存、旱涝急转风险较高,春末夏初有阶段性干旱。
河南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资源大省和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不能有丝毫闪失,早一步行动,就能多一分主动。
2月4日,刘宁书记到平顶山市调研水利工程冬春岁修工作;4月4日,清明节期间,省委召开专题会,听取郑州市防汛工作汇报;4月8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防汛抗旱等工作;4月7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浇麦的通知,督促各地把抗旱播种作为当前的紧急工作来抓;近日,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2025年河南省防汛备汛工作方案……
此次召开的2025年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各地各有关方面工作早准备、责任早落实、风险早防范,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屏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早预防、早准备、早行动,这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关键所在,防患于未然,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
开展翻舟自救课目训练(资料图)图源: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官网
防在前,才能赢在先
“防”“减”“救”,是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强调的“三字诀”。防汛抗旱的第一要义在“防”,防得好,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才能积极做好救援救灾救助准备。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防在前,河南怎么干?
筑牢机制防线。细化完善会商研判、值班值守、预警发布、物资调配、叫应、督导、救援队伍预置规则等工作机制,加快健全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畅通自然资源、城管、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渠道,做到上游来水、中游“吹哨”、下游避险,以“迅”应汛,安全度汛。
筑牢科技防线。用好新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贾鲁河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尽快发挥数字流域试点成效,给防汛装上“智慧大脑”,让洪水“看得见、管得住”。同时,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建好“空天地”监测网,让隐患“无处遁形”。
筑牢全民防线。防汛抗旱、人人有责,发动群众,激活全民防汛力量,做到群防群控。要强化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加强预案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装备建设,把“演练场”搬到防汛一线,不断提高及时发现问题、临机排险除患的能力,让每寸土地都有“守护人”,把“最后一米”成为“安全一米”。
真正的安全,不是与灾害对抗,而是用前瞻思维来化解风险。近年来,我省持续健全防洪工程体系、城市排水防涝体系、防汛抗旱指挥预警体系、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等,这都是在“防”上持续用力。毕竟,防在前,才能赢在先。
防汛应急救援综合演练(资料图)图源: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官网
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
防汛抗旱必须做到“责任到人头、落实不打折”。
郑州市与黄委会和河务部门相结合,压实和细化沿黄6个县(市、区)、16个乡(镇、办)、102个行政村防汛责任人的责任;南阳市对辖区内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水库、山洪危险区、城市易涝区、地质灾害点等重要点位,逐一细化任务,明确2.5万名责任人,媒体公示、挂牌明责……
层层压责任,人人挑担子,面对防汛抗旱这一重大而艰巨任务,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抓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扛稳第一责任人职责,各级防指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构建省市间、部门间、军地间、上下游、左右岸通力协作的责任体系。另一方面,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硬措施做好防汛各项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时刻保持临战心态、备战状态、应战姿态,把防汛抗旱责任措施细化实化到“防”“减”“救”全过程、各环节,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把会议精神转化为一线奋战,用“责任链”织密防汛抗旱“安全网”,让每个人都成为河湖安澜、人民安全的“守护者”。
来源:顶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