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易点文史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特朗普政府最近做了一件在国际上引起很大震动的事情。
他们向联合国将近两百个成员国发出了警告,不许这些国家参加定在6月17日召开的会议。
这个会议很重要,是法国和沙特阿拉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组织召开的,专门讨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问题。
美国发出的外交电报措辞非常强硬。
它说这个会议会“破坏停火谈判和解救人质的努力”,所以要各国都抵制这个会。
美国威胁说,任何在会上“单方面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为,或者任何对以色列实施制裁等“反以色列行动”,都被美国认为是制造障碍,参加的国家将会被视为美国的敌人。
这个做法,实质上是想剥夺国际社会去制约以色列不当行为的手段。
更讽刺的是,以往联合国大会上投票讨论巴以停火问题,美国一般都是等别的国家开完会了,再站出来一票否决,结果现在,美国连让其他国家开会讨论和平的权力都想扼杀掉。
这充分证明美国为了护着以色列,现在是装都不装了。
这次会议的核心目标,是要重新启动一个叫“两国方案”的和平计划。
这个方案的基础是以1967年的边界为基准,让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国家,最终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平共存。
但是,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赫卡比最近说的话,等于彻底颠覆了这个国际社会几十年来一直寻求的方案。
赫卡比公开宣称:“除非发生改变文化的重大事件,否则巴勒斯坦建国没有空间”。
他还提出一个备受争议的想法,说巴勒斯坦国可以从“伊斯兰世界的国家、或者其它国家”划土地来建。
这话一出,就等于是把巴勒斯坦在自己土地上建国的正当要求给否决了。
赫卡比大使的讲话标志着美国中东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回顾一下就能看到,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就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还把美国大使馆搬到了耶路撒冷城区,这打破了美国过去几十年的中立态度。
到了今年,也就是2025年,美国官方彻底抛弃了“两国方案”,完全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分道扬镳了。
配合这个政策转向,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在同时对欧洲盟友施压,要他们撤销对以色列的制裁,并直接表明“美国与以色列站在一起”。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态度的不寻常。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在纽约的一次活动上讲话。
他说,他“无意冒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但是他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可以同时担任美国总统和以色列总理”。
这种把两个独立国家领导人职位混在一起的说法,引发了很多争议。
虽说不少以色列网友直接表示拒绝,说“他不能成为以色列总理。对不起。不要!”
但身为一名特使在公开场合说出这种话,本身就能说明特朗普的态度。
幸好,美国这种公开威胁和一边倒支持以色列的做法,并没有吓倒所有国家。法国总统马克龙面对美国压力展现了少有的强硬态度。
他宣布,法国可能在这次联合国巴以会议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
如果法国真的这样做,它将成为当下第一个带头正式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西方大国。
与此同时,其他的西方国家也在用实际行动突破美国的封锁。
英国、德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已经威胁或开始行动,要对以色列采取制裁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冻结以色列一些重要官员在海外的资产,禁止这些人入境,甚至考虑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和一些贸易制裁。
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的民意调查也显示,大多数当地民众因为美国在巴以冲突中的立场,对美国的好感度“急剧恶化”,普遍支持援助巴勒斯坦。
美国的霸道干涉,让联合国这个全球最重要的多边组织暴露出了深层次的危机。
一方面,是联合国安理会基本上无法发挥作用了。
自从2023年巴以冲突新的一轮爆发以来,每当安理会想通过呼吁立刻停火的决议,美国就利用其常任理事国身份动用否决权,到现在已经否决了四次。
另一方面,联合国大会本身的权威也受到了严峻挑战。
虽然联大2023年通过的停火决议获得了153个国家的压倒性支持,清晰显示了全球共识,但因为联大决议没有强制性,美国对此根本不买账。
现在,美国连各国在联合国这个平台上进行讨论的权利都想剥夺,这表明联合国目前的处境相当困难。
更令人感到讽刺的是,美国作为联合国的东道国,长期拖欠应向联合国缴纳的会费和维和摊款。
据统计,这些拖欠的总额高达26亿美元,占到了联合国预算缺口的72%。
与此同时,美国却在积极向以色列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金额高达450亿美元。
此外,美国还利用其作为东道国掌控签证的权力,把联合国当成了施压工具。
仅2024年一年,美国就拒绝了38个国家的外交官前往联合国参加会议的签证申请,连一些小国的环境部长都因无法获得签证,而错过了在联合国讨论全球气候问题的机会。
就在今年4月,甚至有中国外交官因为美国拒发签证而无法出席联合国会议,中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公开批评美国此举“严重违背了国际规则”。
当联合国连最基本的会议和人员往来都受到美国这样一个成员国的阻挠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联合国总部是不是该搬离美国了?
搬迁联合国的想法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但目前争论的声音更大了。
2025年5月,联合国大会讨论过搬迁总部的提案,但最终该提案因为美国极力游说拉拢了超过60个国家投下反对票而未能通过。
虽然没有形成决议,但关于搬迁的讨论没有停止,一些替代方案也被认真地提了出来。
总的来看,特朗普政府这次是不再伪装了,铁了心要保护以色列。
他们不仅威胁190多个国家,企图阻止联合国正常讨论巴以和平问题,甚至在特使口中说出要由美国总统同时“兼任”以色列总理这样不同寻常的话。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联合国的独立性和公信力。
如果大国可以这样随意干涉联合国的议程和运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那么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公正方面的核心价值就将名存实亡。
围绕着联合国是否需要搬迁的讨论,其实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国际社会对重建一个更公正、不受单一国家意志左右的多边体系的期盼。
——THE END——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愚蠢霸凌!” 美国竟威胁各国不许参加联合国巴以会议
市场星报——美特使:无意冒犯,但特朗普可以同时担任美国总统和以色列总理
来源:凉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