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颗豆到一个群 昆明经开区咖啡产业年产值近4亿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1 21:08 2

摘要:虽不是云南咖啡产区,但在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便利的进出口环境、交通区位优势等的加持下,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形成了以咖啡豆烘焙、精品咖啡制作、咖啡粉及即饮咖啡产品为主导,涵盖咖啡豆精深加工、咖啡馆连锁经营及咖啡品鉴体验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目前,昆明经开

从马帮驮回的种子到征服国际市场的“黑金”,云南咖啡火了。

虽不是云南咖啡产区,但在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便利的进出口环境、交通区位优势等的加持下,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形成了以咖啡豆烘焙、精品咖啡制作、咖啡粉及即饮咖啡产品为主导,涵盖咖啡豆精深加工、咖啡馆连锁经营及咖啡品鉴体验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目前,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咖啡行业企业注册87家,从事咖啡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拉动生产加工快速增长,2024年累计产值3.92亿元,同比增长53%。

当前,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咖啡产业发展呈现生豆贸易、烘焙加工、冷萃提取、速溶产品开发等产业链聚集态势;通过聚集优质企业、壮大龙头企业,持续为精深加工赋能,进一步提升在南亚东南亚以及欧美市场的占有率,为昆明及云南咖啡产业发展注入经开活力。

走出差异化道路

大理姑娘段洁香在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把云南咖啡做得有声有色。2024年,她创立的云南时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间农业”)销量实现1.8亿元,整体业务量近6000吨。“相较咖啡产区,我们更看重昆明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营商环境。经开区能够给公司提供更加良好的对外交流平台。”她说,昆明是全国重要的旅游、商贸、会展城市,方便快捷全面的交通网为公司货物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经开区充满朝气和活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让她有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

时间农业生产加工中心。

9:00,时间农业生产加工中心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来自保山、普洱的一级生豆被送到3000平方米的加工区快速流转。投料、筛选、打包⋯⋯经过大型设备的标准化初加工,这些咖啡豆将马不停蹄发往全国及海外。段洁香介绍,加工中心每天的加工量30吨,年加工总量1.5万吨,每批豆的停留时间不超过15天。

“今年二三月交单量非常大,2000吨产品能把加工区堆满。目前也在赶单阶段。”段洁香说,由于年初云南咖啡新产季和春节假期等因素叠加,各地客户对咖啡的需求量增加,车间两班倒赶订单,压缩交货周期。今年,预计企业整体销售额突破4.5亿元。除生豆交易外,时间农业的烘焙豆、挂耳咖啡等产品通过电商渠道吸引了一批“铁粉”,线上渠道复购率达60%以上,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得到市场认可。

时间农业包装车间。

今年,时间农业已成立10年,集咖啡种植、生产加工、咖啡全流程品控于一体,在保山潞江坝产区自有咖啡基地3300亩,咖啡鲜果年产量达1000吨;累计获得15项咖啡生产工艺相关实用新型专利;保山、普洱、昆明的3个咖啡生豆加工厂年加工总量达1.2万吨;建设保山、普洱、昆明、广东、广西、上海6个国内生豆仓以及1个越南海外仓;自有“时澄咖啡”“一杯云咖啡”两个咖啡品牌,成立了万有引力咖啡学院。

段洁香表示,在咖啡赛道走出自己的差异化道路,要立足云南咖啡,提高产品品质、保持创新能力、讲好品牌故事,今年将继续深化细化“大宗贸易+线上电商运营+线下门店服务”模式,同时抢抓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四区”叠加优势的发展红利,进一步拓展市场、接洽优质客户,让云南咖啡叫得更响、走得更远。

“老大哥”讲好云咖故事

位于经开区希陶路3号的云南咖啡厂咖啡科技文化馆,是常年稳居点评榜单“昆明文化艺术热门榜第1名”的游览地。在咖啡文化走廊,观众可以了解云南咖啡产区概况、咖啡豆种、生豆处理法等知识,近距离观察馆内种植展示的阿拉比卡、罗布斯塔、利比里卡三大原生种咖啡树,还能观看生豆筛选、烘焙等生产过程,手冲咖啡、咖啡拉花、咖啡皂制作等趣味课程让观众留下与云咖的难忘回忆。

云南咖啡厂。图源昆明供电局

除展览展示外,该馆还为咖啡企业、中小型烘焙商、咖啡爱好者提供从生豆处理到品牌孵化的全链路支持,打造地标性“共享工厂”。2023年开馆以来,先后接待泰国、越南、埃塞俄比亚等2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举办近200场咖啡产业交流活动;面向咖啡从业者与爱好者开设烘焙、拉花、感官品鉴等85期精品课程,培养超3000名专业人才;以咖啡艺术节、咖啡研学等IP活动为载体,年吸引访客逾2万人次。

这个5000平方米咖啡科技文化馆的打造者,是国内咖啡产业“老大哥”、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现代化咖啡加工厂——云南咖啡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咖啡厂”)。许多人好奇,历经33年,云南咖啡厂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带领行业、产业发展?

从企业发展轨迹不难看出,持续的技术赋能和稳定的供应能力是立身之本。在种植端,云南咖啡厂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紧密合作,推广咖啡良种种植并引导种植户开展标准化种植,创新推广分级采摘体系,咖啡产量和品质均得到显著提升,目前拥有的9600亩RFA认证种植基地开创生态种植先河。在初加工端,微水脱胶技术让每吨咖啡节水90%,AI品质管理系统将含水率精准控制在黄金区间,焙烤的温度波动精确到±0.5摄氏度,让“柑橘香”“焦糖韵”的中国风味实现标准化输出,年鲜果加工能力达5000吨、脱壳产能达2000吨。在精深加工端,配备专业柔性生产线,可实现微批次生产,能为小型烘焙商、咖啡店及咖啡爱好者精准提供个性化烘焙服务。

国内首条咖啡焙炒生产线。图源昆明供电局

咖啡种得好,还要卖得好。近年来,云南咖啡厂布局形成以“云啡”“爱云咖”“金峡谷”“圣诺亚”四大品牌为核心,焙炒豆、挂耳咖啡、速溶咖啡等多元化产品矩阵,焙炒年产能4000吨,速溶年产能5000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产品远销欧美、中东等地区的20多个国家,出口网络基本覆盖全球咖啡主要消费群,2024年完成咖啡生豆出口量同比增长288%。公司年营业收入达3亿元,居云南咖啡企业前三。今年一季度,云南咖啡厂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4.1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6.66%。

云南咖啡厂副总经理张继伟表示,作为云南省农发(农垦)集团全资子公司,云南咖啡厂构建了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全力写好云南咖啡产业振兴文章。2025年,云南咖啡厂将继续围绕“打造云南咖啡原料供应链链主企业”战略目标,深耕生豆业务、拓展成品板块,以云南豆为中心,全方位提升市场竞争力与产业影响力。

新锐品牌快速崛起

对于消费者来说,四只猫咖啡并不陌生。这个专注于云南咖啡速溶产品的新势力品牌多年来保持极快增长,以极具性价比的定价策略,以及原材料采购的规模效应和自建全自动智能工厂,在总成本控制方面走在行业前列。2023年,四只猫咖啡线上全渠道将均价0.6元一条的咖啡卖出了5亿元,经过10年发展,已成长为云南咖啡全国销量第一品牌。

云南四只猫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赵艳介绍,四只猫咖啡使用来自海拔1200米以上的云南高山咖啡豆,5条全自动生产线在第一时间对咖啡豆进行烘焙,三合一速溶咖啡年产量达3万吨,日发货包裹量最高达20万单;12项生产专利和3秒超即溶技术使产品品类拓展至63款。

四只猫咖啡包装车间。

在经开区新册创业园,云南四只猫实业有限公司办公楼的外立面十分显眼,从一楼入口到办公区、从员工茶水间到办公电脑桌面、从打包车间流水线到产品配送车,都有四只脖子上戴着咖啡豆的云南瓦猫。“在抓产品质量与创新的同时,我们将云南非遗文化与高山咖啡紧密结合,打造了瓦猫IP。”赵艳说,围绕瓦猫IP开展电商渠道营销、咖啡采摘节等多样化宣传销售工作,在提升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的同时,也让更多消费者了解云南咖啡、爱上云南咖啡。

数据显示,2022年,四只猫咖啡在抖音电商平台咖啡类目销量和云南咖啡全国销量中实现双第一;2024年全年销售额超4亿元。目前,四只猫咖啡已全面布局线上各大电商平台,以及线下各大商超。赵艳说:“2025年预估销售突破10亿元。”目前,四只猫咖啡开辟了海外业务,产品销往6个国家。

四只猫咖啡直播间。

同样是咖啡新势力品牌,从扎根于云南的奶粉贸易商,到致力于发扬云南精品咖啡,云南中啡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啡”)在10年的发展中坚持简单的理念:完善自身咖啡产业链,将好的云南小粒咖啡带给消费者。全网上市的首款牛乳拿铁速溶产品就是中啡的拳头产品,为企业快速发展打下稳固的市场基础。

中啡打包车间。

牛乳拿铁让中啡敏锐嗅到市场变化与消费需求,先后推出黑咖系列、奶咖系列产品,同时结合榴莲、玫珑瓜等水果,推出冻干咖啡系列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选择。近年来,中啡持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咖啡现代产业学院深度合作,推出玫瑰花语精品咖啡豆,采用云南高山重瓣红玫瑰与咖啡豆共同发酵,以玫瑰的香气激发云南小粒咖啡的甜感,花香与咖香交织碰撞,相得益彰。

中啡线下业务部负责人徐子惠介绍,目前公司自有工厂面积达8600平方米,日产纯速溶黑咖啡160万杯、烘焙咖啡豆3.5吨、挂耳咖啡8万杯;自有云仓配送,月处理20万件以上包裹。通过线上、线下、工厂和庄园“三产融合”的经营模式,销售额达1.5亿元。“近两年,我们开始发展线下品牌体验店,致力于打造云南咖啡伴手礼首选品牌形象店。”徐子惠说,中啡在昆明、大理、丽江、腾冲等地打造了13家品牌体验门店,今年将继续发力线下市场,将民族文化、城市精神、生活情调与云南精品咖啡深度融合。

中啡咖啡海埂1866营地。图源中啡咖啡

短评

小豆子在园区长成大产业

从一颗咖啡生豆到一条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来到昆明经开区,咖啡产业全链条的各环节形态都在这里得到具象化呈现。尽管企业的“咖啡梦”各不相同,但做强云南咖啡产业是大家共同的心声。咖啡市场越来越“卷”,无论是国有老品牌还是新锐品牌,通过精准的品牌定位、有创意的营销策略和过硬的产品,咖啡企业在差异化赛道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并获得成功。一个个关于云南咖啡的奋斗故事,是产业升级与文化自信的缩影。

在产业发展的风口飞跃,政企携手能飞得更高,实现双向奔赴的合作共赢。经开区以服务企业为引导、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政策上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同时与企业共同探索如何降本增效,进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经开区我们能放开手脚大胆闯。”这是咖啡企业家的共同感受。随着昆明市及经开区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咖啡产业在这片热土上蓬勃发展,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人品尝到来自经开区的优质云南咖啡。

来源:昆滇经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