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代面孔》看新闻人如何与时代精神共鸣——张严平携新书走进北京交通大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21:16 2

摘要:近日,《时代面孔:新华社领衔记者笔下的人物肖像》作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首位领衔记者张严平走进北京交通大学,为该校语言与传播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从《时代面孔》看新闻人如何与时代精神共鸣”的讲座。讲座开始前,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陈子季与张严平一行亲切座谈交流,

近日,《时代面孔:新华社领衔记者笔下的人物肖像》作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首位领衔记者张严平走进北京交通大学,为该校语言与传播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从《时代面孔》看新闻人如何与时代精神共鸣”的讲座。讲座开始前,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陈子季与张严平一行亲切座谈交流,高度评价《时代面孔》一书是新闻学子新闻实践的生动教材。

《时代面孔:新华社领衔记者笔下的人物肖像》作者、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首位领衔记者张严平

讲座现场,张严平从“进入传媒领域之前,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这份职业”开篇,讲述了新华社原社长穆青等前辈大家对她的教诲和影响,从他们身上深切感受到了真正的新闻人所肩负的理想责任和葆有的家国情怀。“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是理想和信念的守望者”,她希望学生们能在实践中真正感受到“做一名真正的新闻记者,一定要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这片土地至死不渝的情感和责任融进血液里。”

讲座现场

“时代是什么?时代是一个个人组成的画卷。”在30余年的记者生涯中,张严平奔赴过许多重大新闻现场,采访过大量社会各层面的人,这些人里面有领导干部,更多的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她强调说,只有深入基础、深入群众,理解采访对象的精神世界和生命经历,才能挖掘出新闻背后最动人的故事。她以《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生动讲述了采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忠诚信使王顺友的经历。在采访中,她和王顺友共走艰险的“马班邮路”,切身感受他的寂寞和孤苦,同时看到他作为“大山里的人物”在乡亲们心中那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采访白芳礼和汶川大地震的经历让她愈发坚信“最高贵的人都在土地上”,“‘相信’两个字的分量很重”。

现场师生被张严平老师的动情讲述深深吸引,完全沉浸其中,随着讲述感叹、唏嘘、欢笑……讲座结束后,张严平和师生们进行了热烈互动。她鼓励新闻学子们打好基本功,学好课内知识,同时养成观察社会的习惯,珍惜实践的机会,要广泛阅读,“记者是杂家”,要学会从书籍中得到滋养。

(文/王靖雨 李洁欣 图/冯卿然)

此次讲座让现场的同学们受到很大触动,不仅对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具象的了解,也对生活和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一些同学有感而发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些文字或许稍显稚嫩,但真挚而感人。特摘编如下:

记者与编辑的工作不是冥思苦想出来的,而是深入实际采访、调研出来的。“不采访是写不出稿子的。”记者的责任就是将这些引人奋进的事迹摸清楚,写下来,传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精神。

——龚林迎 语言与传播学院25级本科生

我曾在各种推文上看过王顺友、白芳礼、热合曼、陆幼青他们的事迹。没想到那些曾让我泪目的人物,他们的执笔者竟然都是同一个人。这些令人动容的故事,令人泪目的人,如果没有记者善于发现的眼睛,如果没有那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文字,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知晓,这片土地上竟然孕育了这么多无声的传奇。

有些事并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去做,而是做了以后才会有意义。

——任斗艳 语言与传播学院25级硕士研究生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看到那些为了向上爬而藏起的真诚,为了利益而磨掉的棱角,常常会让我心里冒起对“温度”的念想 —— 那种不掺杂质的、生而为人该有的善良,像冬夜里揣在兜里的暖手宝,隔着时光都能摸到热度。是张严平老师的讲座,让我忽然明白:这份善从未走远,只是我们偶尔忘了抬头看。

——刘婧 语言与传播学院25级硕士研究生

张老师虽然没有传授具体的写作或访谈技巧,却用生动鲜活的案例——“马班邮路”上的王顺友、蹬三轮资助学生的白芳礼和汶川大地震中坚强的受灾群众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那些常常被忽视的高尚和伟大。新闻应该永远以人为本,AI或许能做到文字准确、优美,却永远也替代不了跳动着的真心,感谢张老师让我们看到了真心的力量。

——李洁欣 语言与传播学院23级本科生

张老师分享故事时并没有使用什么华丽的辞藻,但字字珠玑,动人心弦,她用三个故事,从小人物的事例出发,讲述了平凡人的伟大。让我们明白,正是平凡朴实的劳动人民,那些深耕于土地上的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对理想的追求与执着、对建设祖国的热爱,给予我们不断前行的勇气与力量,告诉我们人生的温暖及意义与价值所在。

——童周凡 语言与传播学院25级本科生

从张老师的讲述里,我体悟到,新传人不仅要“向上看”,也要“向下看”。“向上看”,看国家政策,大略方针,国际化视野,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向下看”,看那些细微之处,发现那些角落里的微光,能够从平凡之处找到它的不平凡,就像王顺友、白芳礼一样。新传人同样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美不在外物,而是在那些有着非凡的坚持,非凡的努力,非凡的品格的人里,他们或许只是平凡人,平凡到尘埃里,但是他们有着闪闪发光的灵魂,又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曾云凤 语言与传播学院25级硕士研究生

马班邮路王顺友、助学老人白芳礼、山沟沟里的老支书郭秀明、养路工陈德华、代课教师杨忠明……当我读到这些人物报道的,似乎感觉到,远方的那些人和故事都与我有着关联。严平老师就是传递人性亮光的人,她的文字就是传递光的灯塔。千千万万的人因为她的文字同频共振,千千万万的人因为她的文字仰望光芒。

——曹艺馨 语言与传播学院25级硕士研究生

《时代面孔》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集中呈现了张严平三十多年来深入一线、笔耕不辍所采写的人物报道精品。全书分为“脊梁”“星辰”“火光”“行者”“群山”“源头”六章,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现了各行各业普通人坚韧奋进的精神风貌和非凡的人生轨迹。每篇报道后附有采访手记,呈现新闻背后的创作思考与情感历程,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专业性和可读性。

来源:新华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