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7日,《档案为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下简称《档案为凭》)新书发布会在新华社第二工作区隆重举行。时值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夕,该书的推出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教育价值。发布会汇聚京津冀三地档案部门代表、抗战史
2025年9月17日,《档案为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下简称《档案为凭》)新书发布会在新华社第二工作区隆重举行。时值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夕,该书的推出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教育价值。发布会汇聚京津冀三地档案部门代表、抗战史专家学者及各界嘉宾,共同见证这部以原始档案为依托、系统再现京津冀地区抗战历程的著作面世。
新华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匡乐成致辞
新华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匡乐成在致辞中强调,该书的出版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他指出,在九一八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推出本书,既是对抗战英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定捍卫。新华出版社愿充分依托新华社在资源整合、传播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协同京津冀各级档案馆深入挖掘和活化档案资源,致力于以扎实的史料、生动的叙事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北京市档案馆副馆长王海燕致辞
北京市档案馆副馆长王海燕作为编著单位代表,详细介绍了三地档案馆通力合作、系统整理与研究馆藏抗战档案的艰辛过程。她指出,档案是历史的原始凭据,具有不可替代的证史价值。本书通过精选大量未曾公开或罕为人知的档案文献,力图还原京津冀地区军民共同抗敌的历史图景,体现了档案工作在存史资政、育人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审稿专家,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原一级巡视员陈志楣,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史桂芳教授分别从学术角度肯定了该书的编纂水准与出版价值。他们一致认为,《档案为凭》不仅史料翔实、考据严谨,更在叙事方式上做到了深入浅出,融学术性、可读性于一体,是近年来区域性抗战历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原一级巡视员陈志楣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史桂芳发言
作者代表分享环节,北京市档案馆宋鑫娜、天津市档案馆刘轶男、河北省档案馆杨瑞蕾分别结合编写实践,讲述了挖掘档案、构筑叙事、还原历史真实的体会与感悟。
新书揭幕仪式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新华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匡乐成,新华出版社党委委员、总编辑王永霞,北京市档案馆副馆长王海燕,天津市档案馆副馆长吴爱民,河北省档案馆二级巡视员王潮,北京市委办公厅二级巡视员刘晓阳,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四级调研员许倩,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原一级巡视员陈志楣,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史桂芳上台为新书揭彩,标志着该书正式发布。
发布会现场,北京市档案馆三位讲解员还深情朗诵了书中部分核心篇章及历史人物书信。声情并茂的演绎将现场观众带回到那段烽火连天、救亡图存的岁月,不少嘉宾为之动容。
据了解,《档案为凭》已被列入国家档案局2025年度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同时也是《京津冀档案部门2024-2025年协同合作事项备忘录》及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文化内涵挖掘组2025年度折子工程的重点项目。该书由北京市档案馆牵头,联合天津、河北两地档案馆共同编纂,遴选80个真实故事,全面展现京津冀地区在这场伟大斗争中的艰苦历程与重大贡献。
全书以档案为依据,采用统一的史话体例,每篇文章均配以精选档案图片,做到图文互证、内容可信。内容分为“蚕食鲸吞 不屈抗争”“敌后战场 中流砥柱”“地下斗争 同仇敌忾”“抗战英雄 民族脊梁”“罪恶深重 天理昭彰”五大板块,立体呈现出京津冀地区抗战历史的多元面貌与深刻内涵。
《档案为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北京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编著
ISBN:978-7-5166-8148-0
定价:89.00元
新华出版社2025年9月
来源: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