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在巴南区龙洲湾永辉超市收银处,不少市民拿出随身携带的折叠环保袋,将购买的物品装入袋中。收银台上,可降解塑料袋明码标价,却无人问津。
9月16日,在巴南区龙洲湾永辉超市收银处,不少市民拿出随身携带的折叠环保袋,将购买的物品装入袋中。收银台上,可降解塑料袋明码标价,却无人问津。
近些年,环保消费理念已在巴南蔚然成风。这一变化,源于巴南区正在实施的“从末端分类到源头减量”的系统化治理行动。
巴南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包装减量、塑料限制、文旅行业禁用一次性用品“三管齐下”,巴南正推动垃圾治理从“末端分类”向“源头减量”深化。
在重庆公路物流基地的一家电商仓库内,工作人员扫描订单后,系统自动推荐最匹配商品尺寸的纸箱。这套智能包装系统,可减少约20%的包装材料使用量。
这正是巴南区推行商品包装减量的一个缩影。
据悉,巴南区鼓励实体销售、快递、外卖等企业严格落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相关规定,减少产品全流程中的垃圾产生。同时,严格执行“禁塑限塑”要求,加强检查执法,鼓励市民携带环保购物袋,强化对商品零售场所、电商平台和外卖企业的塑料制品使用与回收管理。
在融汇半岛酒店大堂,前台工作人员在客人办理入住时,会温馨提示:“根据相关规定,我们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如有需要可向前台领取。”
根据商务部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内所有宾馆、酒店、民宿将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巴南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逐步增强企业与消费者减少使用一次性制品的意识。同时,持续开展“回头看”工作,确保酒店住宿行业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规定落到实处,从源头上遏制塑料污染。
此外,巴南区还积极推进“四清”攻坚行动,从“清除卫生死角、清洗脏污区域、清运积存垃圾、清杀病源”四个方面持续发力。
近期,全区共清理背街小巷、公园广场等卫生死角730余处,冲洗各类设施及地面油污3120余处,日均清运垃圾150余吨。通过对重点公共区域每日进行2-3次全覆盖药物喷洒消杀,8月份累计完成消毒作业13000余次,有效阻断蚊媒传播途径。
“垃圾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抓好末端分类处理,更要注重源头减量管控。”区城市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推进全链条治理,让巴南更加洁净、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记者:张礴
来源:巴南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