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出行集中。学校开学以来,辖区交通流量随各校上下学时间变化而呈现明显波动。大部分中小学作息时间相对固定、集中,每日早晚高峰出现流量急剧增加的态势,形成突出的集中大流量。尤其在雨天条件下,流量持续时间往往进一步延长。
9月15日,《909帮忙热线》交警会客厅特别邀请临渭交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李斌做客直播室,就秋季辖区交通特点、隐患治理及安全提示与广大听众进行交流。
主持人瑛子对话临渭交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李斌
【秋季辖区出行新特点】
李斌:进入秋季后,辖区出行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出行集中。学校开学以来,辖区交通流量随各校上下学时间变化而呈现明显波动。大部分中小学作息时间相对固定、集中,每日早晚高峰出现流量急剧增加的态势,形成突出的集中大流量。尤其在雨天条件下,流量持续时间往往进一步延长。
二、电动车占比上升。今年秋季高峰时段,电动车在所有交通工具中的占比相较于往年逐步提高,反映出居民在出行高峰期出行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公共交通与电动车等代步工具,正在逐步替代私家车成为更多市民的出行选择。
三、交通安全意识提升。随着“警校家”模式合作的持续深化,大部分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较以往有明显提高。以点带面,通过学校这一平台,进一步带动了社会各类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的整体提升。鉴于多数交通参与者本身也是学生家长,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深化“警校家”协作机制,渭南城区的交通秩序将持续向好发展。
目前,一中队辖区内南小桥、华山大街、站北街、朝阳大街等路段尚未结束施工。经过上一学期的适应,本学期绝大多数家长已能够提前合理规划路线。与上一学期相比,拥堵时间和拥堵路段均大幅减少,交通环境更加有序。
【疏堵结合 根治夜间“马路市场”】
李斌:乐天大街曙光菜市场的路面占用问题,两个月前,这里确实是我们在交通秩序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乱点,同时也是一处很大的安全隐患点。
从实际情况来看,该区域的占道经营是常年形成的市场习惯,且集中发生在后半夜。更关键的是,此处恰好位于刚下沋河桥的弯道位置,过往车辆车速普遍较快;而在后半夜这个时间段,酒醉驾、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率又相对较高,多重因素叠加下,极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此外,在该区域占道经营的,大多是来自渭北农村的老人,他们主要是售卖自家种植的水果。
此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中队每晚都会安排民警到现场进行喊话提醒和沟通,但效果并不理想。深究背后原因,最关键的症结在于,没有一个规范的水果批发市场能为这些果农提供免费或低价的经营场地。
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后,我们中队从保障交通安全的角度出发,多次主动向辖区街办政府汇报相关情况。街办了解情况后,高度重视此事,联系城管、市场监管、曙光菜市场管理方以及辖区村委会等多个相关单位,组织召开了多次协调会。经过反复沟通和协商,最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协同共治的好局面,共同推进问题解决。通过多方协调土地审批、推进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在曙光菜市场隔壁规划了一个专门的水果批发市场。针对售卖自家水果的果农,提供免费服务。
前期我们配合城管部门,每天半夜安排民警进行宣传引导,坚持了两个月的守夜服务,每来一位果农,民警都会上前提醒劝导。经过长时间的夜间值守和无数次地耐心劝说,目前,原先那种半夜大面积占用路面经营的现象已经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坚持每天凌晨安排民警到现场进行提醒和劝导。部分年龄大的果农不识字,有些还不愿进入新市场,我们民警会反复与他们沟通,耐心细致地做好引导工作。
我们有信心,通过今年夏季、秋季瓜果集中成熟季的持续引导和巩固,到明年瓜果成熟季时,曙光菜市场占道经营的问题将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
把一个乱点隐患点变成一个为民服务的亮点,不容易,我们一定会想办法维持好。后期还会有新的果农加入进来,避免为了自身方便,不顾安全后果再次形成气候,我们要做的是首先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共治的理念不动摇,安排夜班民警持续巡逻喊话提醒,避免再次形成气候;定期向辖区街办汇报夜间情况,只有这样协同共治才是一个良好的长效机制。在此提醒广大驾驶员朋友,在路过该区域时一定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避免极个别果农为图方便半夜占道经营,车辆来不及减速发生事故。
【动态勤务守护周末集市安全】
李斌:周末的老民生路市场已经形成了多年,广大市民也早已习惯了它的存在。作为辖区交警中队,在目前无法统一迁移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最大限度保障市民周末购物需求的同时,全力维护市场周边的交通安全。
我们会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每周末动态调整勤务安排,专门部署警力对该区域开展巡逻管控和安全宣传,通过喊话等方式加强现场引导。同时,我们也及时将相关情况汇报给辖区街道办事处,协调在每个周末固定点位安排志愿者手持小喇叭,不间断进行安全提示,努力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目前,我们中队已将该市场确定为固定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阵地,坚持每周组织开展宣传活动。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深化与城管部门的协作联动,持续提升该市场的安全水平,努力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事故下降 民生路治理成效显著】
李斌:民生路今年1至8月的事故情况:共接到报警事故180余起,其中亡人事故2起(发生在民生路南段),伤人事故50余起,约占事故总数的30%。可以说,民生路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一起报警事故,也占到中队事故处理总量的60%左右。
经初步分析,民生路事故高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自沙王桥封闭以后,大量车流转移至渭蒲桥,民生路作为连接渭蒲桥与城区的主要通道,交通流量持续上升,是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民生路沿线交通参与者普遍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作为连接老城区的一个主干道,沿线分布多家农具销售店铺,吸引了不少来自东西两塬和渭北农村的中老年群体前来采购。同时,民生路北小桥人力市场日常聚集大量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其中多数年龄偏大,交通安全意识相对不足。常见的风险行为包括随意调头、闯红灯、逆行、不按车道行驶、农用车及三轮车违法载人,部分年轻人也存在骑车看手机等分心驾驶问题。
三、民生路大部分路段为双向八车道,路面宽阔,容易导致车辆速度过快。
四、交通安全设施尚不是很完善,造成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车辆随意掉头等现象突出,极易引发事故。
五、由于周边道路施工,部分原绕行站北路、华山大街的大型车辆现改行民生路,进一步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复杂性和风险。
针对以上隐患,在大队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积极推进多项治理措施:一是在渭蒲桥段建成执法站,加装警示灯100余个,设置三个高音喇叭定时进行安全提示;二是以执法站为宣传阵地,针对各类违法行为开展精准查纠与宣传教育,紧盯早晚高峰、节假日和恶劣天气等重点时段,严查“一盔一带”、超员超载、超速、疲劳驾驶、三轮车违法载人等高风险行为;三是在民生路310桥下路口根据群众反映增设红绿灯,有效缓解了掉头难问题。
通过这些努力,今年以来,民生路北段实现了亡人事故“零发生”(去年同期为4起),受伤事故同比下降90%,车损事故下降80%,切实提升了该路段交通安全水平,有力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
【集中曝光 这几类违法很危险】
临渭交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李斌
李斌:在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中,以下几类问题尤为突出:
1、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此前民生路南段发生的两起亡人事故中,其中一起就是因为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时未注意避让行人导致的。
2、分心驾驶。民生路车道较宽,车辆普遍车速较高,同时它还是连接老城城区与渭北城区的主干道,行人及各类交通参与者众多,一旦驾驶员分心驾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3、超速驾驶。“十次事故九次快”,超速在城区道路违法行为中是最危险的行为之一。
除了机动车方面,电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也不容忽视。像随意掉头、闯红灯、逆行、不戴头盔、违法载人等,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斑马线这类行人专用通道上,行人在所有交通参与者中属于最弱势群体,一旦发生事故,所承受的后果往往更为严重。
结合当前交通管理工作,我们正在积极开展两类违法行为的专项整顿,并借助平台进行曝光:
1、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2025年9月12日,陈某驾驶电动三轮车在朝阳民主路段实施了违法载人行为)。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后果极为严重,且大量三轮车驾驶员为老年人,其中不少人还存在不戴头盔的情况,违法载人无疑会进一步加重违法后果。现阶段,大队对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的管理力度很大,提醒广大驾驶员朋友,尤其是家中有老年父母的,尽量不要让他们驾驶无牌无证的三轮车,更不要违法载人。
2、占道经营违法行为(2025年9月10日,董某驾驶陕E52L31小型货车在乐天民生十字占道经营)。我们会持续曝光这类违法行为,因为它在事故隐患中占比很高。这些占道经营行为多发生在十字路口,而十字路口本就是事故易发区域,摊贩在斑马线上售卖商品,很容易给南北向、东西向行驶的车辆造成视觉盲区。同时,这种行为还会吸引部分驾驶员随意将车辆停在路口进行交易,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来源:渭南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