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村,村口大喇叭里传出轻快的音乐,村民裴烈萍拎着扫帚,一边清扫门前垃圾,一边和邻居打趣:“今天扫完咱门口这条巷子,积分又能换袋洗衣粉喽。”
清晨的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村,村口大喇叭里传出轻快的音乐,村民裴烈萍拎着扫帚,一边清扫门前垃圾,一边和邻居打趣:“今天扫完咱门口这条巷子,积分又能换袋洗衣粉喽。”
从积分超市的欢声笑语,到党员联户的深夜灯火,再到“阳光三务”的指尖清风,这里的乡村振兴故事,没有宏大叙事,只有屋檐下的扫帚声、田埂上的调解声、手机里的查账声——声声入耳,皆是和美乡村的生动注脚。
乡风文明活起来
夏官营村“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的货架上,米面粮油、锅碗瓢盆摆得满满当当,墙上“孝老爱亲积10分、美化庭院积20分”的规则写得明明白白。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夏官营镇以“和”为魂,把“三和”行动(和睦家庭、和气邻里、和美村庄)化作烟火气的生活场景。村头文化广场上,婆媳同台唱秦腔;田间地头,邻里合伙修水渠;道德讲堂里,红白理事会负责人为村民颁发移风易俗模范家庭的奖状。
“老高家嫁姑娘,没要彩礼还搭了辆车。酒席也简办,给大家省下份子钱。”据了解,2024年,全镇简办红白事300余场,省下的钱都投进了村集体大棚。2024年高墩营村红白事简办率达83%,有效遏制了攀比浪费之风。
“我们通过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树立家风建设典范,增强了家庭凝聚力。同时,建立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形式,激励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形成了大家争着干的良性循环。”夏官营镇党委副书记冒守彬告诉记者,今年“生态创新”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来,詹家营村通过积分制调动村民积极性,累计清理垃圾30余立方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矛盾化解暖人心
“陆婶,您家清洁能源漏水的事儿,维修人员下午就来。”4月5日上午,党员牛杰攥着民情日记本,冒雨敲开独居老人陆秀兰的家门。翻开他的本子,事无巨细地记着:“1月5日,帮老许申请慢性病补贴;2月8日,调解黄家兄弟宅基地纠纷……”在接驾咀村,41名党员化身“红色管家”,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就在前不久,自来水管破裂冲垮了接驾咀村的主干道。党员联户微信群瞬间炸了锅:“我家里有病人急着要去医院。”“我们庄子进水了。”村党委副书记带着党员突击队,紧急调运车辆、召集装载机、亲自扛沙袋、挖排水沟,仅仅半天时间,卡车就满载农产品驶上了修复一新的主路。
夏官营镇在全镇范围内创新性推广高墩营村党员联户阳光行动,构建网格化+党员联户治理体系,将全镇1000余名党员按村民小组划分,结对联系全镇农户,通过“五必访”(重要节日、家有大事、特殊时期、生病住院、突发问题)实现服务全覆盖。据介绍,高墩营村党员主动走访农户,解决机耕路年久失修、清洁能源安装等实际问题,累计化解邻里矛盾200余起,办理低保申请、政策咨询等诉求500余件。同时,通过“村社夜话”倾听民意,确保矛盾吸附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乡村治理透清风
“这个告示栏,村里每一分钱花在哪儿都能看到。”在中河堡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向村民介绍村务公开栏的公示情况,70岁的张大爷眯着眼凑近看:“哟,老王家危房改造领了一万元,这数目对得上。”
夏官营镇纪委将各村“三务”公开率、投诉办结率化作清廉指数排行榜,用柱状图“标”出干部作风。高墩营村率先实施党务、村务、财务线上公开,通过“监督一点通”APP公示资金使用明细,村民可随时查看并在线投诉。同时,强化“小微权力”监督,推行“村账镇管”制度,2024年累计开展廉政党课、警示教育20余场。此外,通过清廉广场、清廉文化长廊、道德评议会等载体,宣传“家训家规”“不攀比无烦恼”等理念,推动移风易俗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通过“三和”行动凝聚民心、党建引领破解治理难题、清廉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夏官营镇正用“三和”织就温情网,用党建点亮民心灯,用清廉筑牢信任墙,在镇域内形成了环境美、村民富、村风正的和美乡村新图景。
来源:文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