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威尼斯刚把影后奖杯塞进她手里,转头就看见她和前经纪人握手言和——这画面比红毯更炸。
威尼斯刚把影后奖杯塞进她手里,转头就看见她和前经纪人握手言和——这画面比红毯更炸。
九年官司,生日那天递诉状的狠劲,如今一句“算了”就翻篇?
我第一反应是:成年人讲和,到底真释怀,还是算完账发现再打下去两败俱伤?
先把时间线捋顺。2007年,24岁的辛芷蕾在一场活动后台缩在角落,家里爸爸瘫痪、姥爷癌症,她兜里只剩车票钱。
梁婷那天是甄子丹的经纪人,路过递了张名片,说“跟我走,先给你爸治病”。
此后八年,梁婷把能砸的资源全砸她身上:中戏进修学费、医院账单、一次次试镜失败后的火锅安慰。
辛芷蕾在《丑女无敌》里跑龙套,一句台词都没有,梁婷跟导演磨到半夜,只为多给她三秒镜头。
2015年,辛芷蕾突然解约,理由是“你不作为”。
梁婷懵了:八年没拿分成,倒贴几百万,换来一纸诉状。
最狠的是,官司选在梁婷生日那天立案,像故意往脸上甩蛋糕。
两边粉丝互撕,一个骂白眼狼,一个骂吸血经纪人,热闹得像连续剧。
真正转折发生在威尼斯。
辛芷蕾拿奖那天,梁婷在微博发旧合照,配文“你终于站在光里”。
三天后,辛芷蕾托中间人约她喝下午茶,开口第一句是“当年我怕穷,怕到不敢信任何人”。
梁婷回她:“我也怕,怕你再也接不到好戏。
”没有抱头痛哭,没有直播煽情,两人把未结的片酬、未清的医药费、甚至当年梁婷帮她垫付的房租一笔笔算清,最后各退一步——钱不用还了,官司撤了,未来新项目优先合作。
听起来像童话?
其实算盘打得噼啪响。
辛芷蕾刚拿国际大奖,需要稳口碑,再闹下去片方会怕风险;梁婷手里还有新人要带,继续撕等于自断人脉。
成年人的和解从来不是“原谅”,是“算完账发现合作更划算”。
就像你跟前公司闹离职,最后发现好聚好散还能拿背调好评,一个道理。
最戳我的是细节:和解协议里有一条,梁婷保留辛芷蕾所有试镜录像,包括那些被淘汰的片段。
她说:“等她孩子长大,给她看看妈妈当年多狼狈。
”辛芷蕾签字时突然问:“那盒录像带里,有我穿恐龙睡衣去试镜的吗?
”梁婷笑出声:“有,剪进你婚礼暖场视频。
”
娱乐圈惯常剧本是撕破脸老死不相往来,她们偏要反着演。
不是多高尚,只是终于明白:利益可以重新分配,但八年里谁替谁挡过酒、谁在病房外哭到干呕,这些没法清零。
就像你我删了前任微信,却留着他送的旧围巾——不是忘不了,是提醒自己别重蹈覆辙。
奖杯会落灰,票房会过时,但“算账也算情分”这五个字,够整个行业抄作业了。
来源:青涩帆船L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