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机“滴”一声,数字从余额跳到商家,连纸币的厚度都没摸到,钱就像没存在过。
一杯奶茶三十块,一天饭钱没了。
手机“滴”一声,数字从余额跳到商家,连纸币的厚度都没摸到,钱就像没存在过。
很多人刷着短视频,顺手下单,等月底看账单才发现:外卖、盲盒、会员、打车,加起来够半个月房租。
数字支付把花钱变成滑一下,省掉了掏钱包的肉疼,也省掉了“这钱花得值不值”的停顿。
想刹住车,其实不用记账软件那么麻烦。
买之前先停三秒,问自己:今天不喝这杯,会不会死?
答案多半是不会。
把“想喝”改成“今天预算还剩多少”,立刻清醒。
情绪上头时最容易乱花。
加班到十点,点个贵甜品“犒劳自己”;失恋了,买一堆衣服“疗伤”。
这时候的钱不是钱,是止痛药。
意识到“我在用花钱逃避情绪”,就已经赢了一半。
广告更狡猾。
限时折扣、直播间倒计时、朋友圈“姐妹都在买”,全在催你赶紧掏。
记住一句:所有“错过就没有”的东西,第二天还在。
把购物车放一晚,第二天九成不想买了。
说到底,钱在手机里只是数字,但数字背后是一天八小时、一周五天的打工时间。
花掉之前,先换算成“要加几天班才能赚回来”,心跳就会慢一拍。
来源:清新饼干maPA1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