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睡前刷牙”是错的?医生:保护牙齿,平时刷牙注意4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7 13:57 1

摘要:不少人习惯在洗完澡、准备睡觉前就把牙刷了,然后再去喝口水、吃点水果、甚至来杯牛奶。这样一来,刚才那一刷牙,相当于只是“清洁了一下”,而不是“封印细菌”。

很多人从小就被教育要“早晚刷牙”,尤其是晚上那一刷,几乎成了人人遵守的铁律。但你可能没想到,“睡前刷牙”这件事,其实很多人都刷错了时间点

不是说不该刷,而是刷得太早,反而等于白刷。别觉得这只是个小细节,这关系到你牙齿能不能“长命百岁”。

不少人习惯在洗完澡、准备睡觉前就把牙刷了,然后再去喝口水、吃点水果、甚至来杯牛奶。这样一来,刚才那一刷牙,相当于只是“清洁了一下”,而不是“封印细菌”。

真正的睡前刷牙,应该是你一整天最后一次进食或喝含糖饮料之后,马上刷牙,然后不再吃任何东西,哪怕是一小口。

如果你刷完牙还在吃吃喝喝,不管刷得多认真,牙菌斑还是会照样在牙齿上堆积。晚上睡觉时,口腔唾液分泌本来就少,细菌就像进了温室一样,疯狂繁殖。

牙齿就像一处没人守护的仓库,细菌来偷东西都没人拦着,再好的牙釉质也扛不住天天这么折腾。

除了时间点之外,刷牙这件事还有好几个“坑”,很多人天天在掉进去还不知道。医生们经常在门诊看到一些看上去很注意口腔卫生的患者,牙龈却红肿、牙缝里塞满牙结石,甚至已经牙齿松动了。问题往往不在“有没有刷”,而是在“怎么刷”。

第一点,刷牙时间太短。很多人刷牙就是敷衍一遍,三十秒打发了事。每次刷牙要控制在2-3分钟以内,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就像洗衣服一样,时间太短洗不干净,搓太久衣服也容易破。太短,牙菌斑根本没清掉;太长,牙釉质反而被磨损,适得其反。

第二点,刷牙方式不对。横着来回拉锯式地刷,是最容易损伤牙齿和牙龈的方法。医生建议的方式叫“巴氏刷牙法”,但说实话,这个名字听起来太学术,很多人听了就头大。

简单说,就是把牙刷斜着放在牙龈和牙齿交界处,轻轻画圈刷,不要死命用力。太用力不仅刷不干净,还容易把牙龈刷出血。

第三点,牙刷太久没换。很多人一把牙刷能用半年甚至一年,看着还能刷就舍不得扔。但牙刷一旦刷毛变形,就该换了。刷毛一散,清洁力就大打折扣,细菌也容易滋生。一般来说,三个月换一次是比较靠谱的节奏。

第四点,光刷牙还不够,牙缝才是重灾区。很多蛀牙和牙龈炎,都是从牙缝开始的,尤其是后槽牙的位置,最容易被忽略。

用牙线清理牙缝,不是“讲究人”的专利,而是对牙齿最基本的尊重。现在也有那种带柄的牙线棒,比以前方便多了,不会像过去那样搞得满手口水。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刷牙顺序。很多人早上起来是先刷牙再吃饭,这其实没问题,只要吃完饭之后不再吃高糖的东西就行。但晚上就不一样了,一定要确保刷牙后不再进食,否则就等于给细菌送去一顿夜宵。

近几年欧美一些临床研究开始关注“口腔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发现牙周炎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老年痴呆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

2023年一项发表于《JournalofClinicalPeriodontology》的研究指出,慢性牙龈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约18%。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提醒我们,口腔问题不是“牙医的事”,而是全身健康的一部分。

再说个冷门但重要的知识点——牙膏的选择。市面上的牙膏五花八门,防蛀的、美白的、抗过敏的,哪个才是真的“该买的”?只要含氟,就是合格的牙膏。

氟化物对防蛀牙非常有用,尤其是对儿童换牙期的牙齿,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很多所谓“天然牙膏”“无氟牙膏”,听起来健康,实际上却是放弃了科学武器。

有些人还特别讲究用漱口水、牙粉,甚至电动牙刷。其实这些都可以用,但不是必需品。医生更在意的是你每天有没有刷、有没有认真刷、有没有刷对方法。

工具再高级,方法不对也是白搭。如果预算足够,电动牙刷确实能帮助提高清洁效率,特别是对小朋友或者刷牙不够彻底的大人来说,是个不错的辅助工具。

说到孩子刷牙,这也是家长们最头疼的事。孩子不配合、不肯刷、边刷边哭,其实问题不在孩子,而在大人有没有让孩子“觉得刷牙是件好玩的事”。

现在有些APP能配合电动牙刷播放动画,或者设定任务,让孩子觉得刷牙像打游戏一样。从小养成刷牙的习惯,比长大后补牙省事太多了

很多人觉得牙齿出问题去洗洗牙、补补牙就行了,没想过日常的刷牙才是关键。洗牙是“打扫战场”,刷牙才是“日常巡逻”

真正的防护,是每天的点点滴滴。别小看这每天两次的举动,它决定了你未来几十年是不是还能好好吃饭,说话自如,笑口常开。

现在还有个新趋势,医学界开始关注“口腔微生态”的平衡。简单说,就是口腔里也有“好菌”和“坏菌”,过度刷牙或者长期使用杀菌漱口水,可能会把“好菌”也杀掉,影响口腔健康。

就像种菜不能光除虫,还得保土壤肥沃。刷牙也别太极端,追求“无菌”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对于一些已经有牙齿敏感、牙龈出血、口臭等问题的人来说,刷牙方式可能需要稍微调整。比如可以选择低刺激的牙膏,使用软毛牙刷,减少刺激。

还有些人早上起床总觉得嘴苦、口干,这时候除了刷牙,也要考虑是不是晚上睡觉时张嘴呼吸或存在胃食管反流的问题,可能要去看看耳鼻喉或消化科医生。

牙齿是一天24小时都在工作的器官,吃饭、说话、甚至微笑,都离不开它。刷牙不是仪式感,而是真正的身体维护

要保护牙齿,除了刷牙,也别忽视饮食。含糖饮料、粘性食物、频繁吃零食,这些都容易让牙齿“超负荷”。与其事后补救,不如先把刷牙这件事做到位。

别再以为“刷了牙就万事大吉”。什么时候刷、怎么刷、刷多长时间、刷完还吃不吃东西,这些都决定了你这一天对不对得起你的牙齿。

牙齿出问题不是一夜之间的事,而是一天天忽视的结果。如果你愿意多花三分钟认真刷牙,可能就能省下几千块的补牙费,甚至更严重的问题。

牙齿是我们身体里最坚硬的部分,但它也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真正的健康,不是靠补救,而是靠每天的坚持。不是“刷牙”,而是“刷对牙”,才算你真的在保护它。

参考文献:

[1]李燕,张宝华.氟化物在龋齿预防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24,14(05):289-293.

[2]周文婷,黄建华.口腔健康与全身疾病的关联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11):981-984.

[3]王宏宇,刘志强.电动牙刷与手动牙刷清洁效果对比的系统评价[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57(4):254-25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来源:伍一健康趣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