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芳华•致敬神池最美的“她”|省三八红旗手祁晓红:用爱托起乡村孩子的梦想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1 00:18 1

摘要:在神池县东关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总能看到一位笑容温暖的女教师俯身与学生交谈,孩子们仰头倾听,眼中闪着光亮。她扎根乡村教育30年,从简陋的窑洞到现代化课堂,用温暖与智慧浇灌了一届又一届学子。

马丽妍

致敬

最美的她

逐梦芳华

世/界/因/你/而/发/光

在神池县东关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总能看到一位笑容温暖的女教师俯身与学生交谈,孩子们仰头倾听,眼中闪着光亮。她扎根乡村教育30年,从简陋的窑洞到现代化课堂,用温暖与智慧浇灌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祁晓红:用爱托起乡村孩子的梦想三尺讲台坚守初心

1993年,祁晓虹从五寨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神池县烈堡联校。此时的乡村学校,师生同住窑洞,教室仅有一块斑驳的黑板和几张凹凸不平的桌凳。尽管条件艰苦,祁晓虹却觉得“孩子就像自家的,再难也要教好”。

窑洞里的教学设施简陋,但祁晓虹的教育热忱不减。她用手工制作的教具讲解数学概念,用台灯下批改作业的身影点亮学生的希望。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几度辍学,祁晓虹多次家访,最终帮助学生重返课堂。后来这名学生参军入伍,如今已转业工作,每逢回乡必探望恩师,他说:“祁老师当年的鼓励,让我有了闯出去的勇气。”

30多年过去了,祁晓虹始终记得那段岁月:“在联校工作的两年教会了我,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心灯。”

以情育人润物无声

“关心学生比教学更重要。”这是祁晓虹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看来,乡村孩子内心敏感,一句关怀、一个眼神都能成为他们成长的动力。

凯凯(化名)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导致他性格孤僻、成绩落后。祁晓虹没有急于说教,而是先与孩子的爷爷奶奶沟通,了解他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课堂上,她故意“忽视”凯凯的沉默,却在课后递给他一块糖果:“听说你喜欢画画?”渐渐地,凯凯开始主动找她聊动漫、谈心事,成绩也稳步提升。

晓琳(化名)如今已读大三,提及祁老师时,很是感慨:“她严厉却从不伤人自尊。”小学时,她因为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认真听讲,祁晓虹耐心开导:“别因老师的风格否定知识。”这句话让她学会尊重与自省,最终考上重点大学。“孩子们的心像纯净水,你给予温暖,他们必回馈信任。”

深耕教学与时俱进

从“粉笔加黑板”到多媒体教学,祁晓虹始终探索着更适合乡村孩子的教学方式。她将数学课堂与生活结合:教图形与几何时,带学生观察农舍结构;讲加减法时,用集市买卖举例。她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立体几何动画,帮助空间感薄弱的学生“看见”数学。她说:“技术让知识更直观,但核心是激发兴趣。”

“数学不是公式堆砌,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近年来,祁晓虹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致力于教会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二年级课堂上,她让学生计算家中水电费;高年级则引入田亩测量、数据统计等实践课题。

即便临近退休,祁晓虹仍坚持学习新技术。学校两次升级多媒体设备,她主动参加培训,还向年轻教师请教课件制作。她常说,时代在变,但教育者的初心不能变。

30年光阴,她用爱与坚守托起无数乡村孩子的梦想。正如她所言:“教育是慢功夫,得一点一滴浸润心灵。”

编辑:常虹

神池县妇女联合会

来源:致良知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