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干部一线行 | 洪智彬:省台记者下“沉”建宁 让莲乡声音传更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17:04 1

摘要:“我深知,此行不只是业务的帮扶,更是一次沉下心来、脚沾泥土的历练与回归。”2024年8月,作为东南卫视一线骨干记者洪智彬,受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委派,来到建宁县开展对口支援挂职工作,担任建宁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我深知,此行不只是业务的帮扶,更是一次沉下心来、脚沾泥土的历练与回归。”2024年8月,作为东南卫视一线骨干记者洪智彬,受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委派,来到建宁县开展对口支援挂职工作,担任建宁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从省台到县台,洪智彬迅速转换角色,用新闻工作者的专业视角和实干精神,为建宁县的宣传事业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洪智彬(右一)

用脚步丈量土地 用专业诠释担当

初到建宁,洪智彬并没有坐在办公室听汇报,而是背起采访设备,一头扎进建宁的乡镇村落。“只有真正走进田间地头,才能听懂建宁、读懂建宁、讲好建宁故事。”他跑遍了建宁的9个乡镇,通过一线调研采访,深入了解建宁县以“五子四业”体系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洪智彬(右二)

种子收获季节,建宁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当我站在建宁的稻田里,看着金黄的稻穗,听着收割机的轰鸣,一车车优质水稻种子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我真正理解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含义。这里每一粒种子都蕴含着科技的力量,承载着亿万人的粮食安全。"洪智彬被杂交水稻制种超级大县的实力所震撼,随即与县融媒体中心同仁共同策划制作了《种子出海记》《守护粮“芯”》等精品选题。这些讲述建宁杂交水稻制种故事的作品通过“福建发布”公众号、“华人头条”app等境内外新媒体平台传播到全球,让“好种子、建宁造”的品牌享誉海内外。

搭建传播桥梁 放大建宁声音

作为挂职干部,洪智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搭建建宁县与省级媒体平台的合作桥梁。"我要做的就是当好'转换插头',让建宁的好故事能够接入更广阔的传播平台。"他笑着说。

资料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海峡拼经济》栏目通过台湾东森新闻台实现入岛播出,台湾同胞通过电视荧幕直观了解了建宁的产业发展情况,为促进两岸交流增添了建宁注脚。此外,洪智彬还积极对接省委宣传部“四海传福”项目,多次向海外推介建莲等建宁风物。

据统计,2024年,建宁县在省级各电视媒体平台刊播新闻228条次,全市用稿排名第三。

以活动为“媒”推动实质合作

"挂职不是'做客',而是要实实在在为当地做点事。"洪智彬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积极联系沟通县内各部门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展开合作交流。期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参与策划执行了建宁县多场重要活动,如今年举办的建宁越野赛暨第九届花海跑、“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活动暨为“荷”而来建莲文化旅游活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同时,建宁县工业与信息化局也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共同筹办首届建宁电商主播双创大赛

洪智彬(右四)

这一批批实实在在的项目、一项项精彩纷呈的活动,展现了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对建宁县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更是对老区苏区人民的深情与厚爱。

展望未来 继续深耕“五子”产业

进入挂职第二年,洪智彬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我希望继续围绕‘五子’产业做文章,策划制作出更多优秀的融媒体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建宁、爱上建宁。”

从省台骨干记者到挂职干部,洪智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不仅“挂”出了实效,更“融”出了精彩,成为了建宁故事的热情讲述者、建宁声音的有效传播者、建宁发展的积极参与者。

来源:大事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