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个模型框架,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与产量联系起来。这是首次开发模型将动态光合作用途径与作物生长直接联系起来。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in silico Plants》上。
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个模型框架,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与产量联系起来。这是首次开发模型将动态光合作用途径与作物生长直接联系起来。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in silico Plants》上。
该研究提出的完全耦合建模框架整合了C3光合作用的代谢模型(ePhotosynthesis)和半机械作物生长模型(BioCro)。研究人员将BioCro中的叶片级Farquhar光合作用模型替换为ePhotosynthesis模型,该模型从机制上描述了光系统电子传递过程和C3碳代谢,包括卡尔文-本森-巴沙姆循环和光呼吸途径。耦合的BioCro-ePhotosynthesis模型经过校准以代表大豆品种,并开发为可快速运行的季节性模拟模型。该耦合模型可进一步用于研究非稳态光合作用过程。
原文来源:OUP、RIPE
编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
本周三!!小绿头 发布:没/关/注的先/关/注下呦!!
【前沿资讯】新研究发现让番茄变甜的基因
就在本周三!!! 就在本周三!!! 就在本周三!!!
来源:七五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