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农历七月十五的成都石板滩镇,秋风裹着凉意卷过街头,一个旧纸箱里的动静,让围观人群停下了脚步。掀开纸箱的瞬间,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里面蜷着个2岁女婴,脊柱弯得像把折尺,浑身皮肤溃烂流脓,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呼哧呼哧”的破风声,像台快要散架的风箱。
2001年农历七月十五的成都石板滩镇,秋风裹着凉意卷过街头,一个旧纸箱里的动静,让围观人群停下了脚步。掀开纸箱的瞬间,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里面蜷着个2岁女婴,脊柱弯得像把折尺,浑身皮肤溃烂流脓,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呼哧呼哧”的破风声,像台快要散架的风箱。
“这娃脊柱都拧成90度了,还带着病,活不过10岁!”“听说之前被扔了三次,谁捡谁倒霉啊!”议论声里满是惋惜和避之不及,直到刘学兵和张菊华两口子挤进来。张菊华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孩子冻得发紫的小手,柔声问:“娃,你叫啥?”女婴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干裂的小嘴动了动,竟轻轻喊了声“妈妈”。
就这两个字,让张菊华的眼泪瞬间砸在纸箱上。她当即脱下外套,把孩子紧紧裹在怀里:“从今天起,你就叫刘夏玲,‘留下来’的夏玲,咱回家!”
可回家的喜悦没持续多久,医院的诊断书就像块巨石砸下来:先天性脊柱侧弯、先天性心脏病,还有重度营养不良,要保命就得做手术,费用至少10万。那时两口子的全部存款,只有卖粮食攒下的2800元。
刘学兵没犹豫,连夜把家里最值钱的耕牛、两头待产的母猪,连那台14寸的黑白电视都卖了,又挨家挨户找亲友借钱,凑到最后还差4万。村里有人劝:“老张,这娃就是个无底洞,扔了算了,你们还能再生个健康的。”张菊华没应声,第二天一早就跪在了信用社门口,从日出等到日落,整整3小时,终于求着贷到2万高利贷。医生看着夫妻俩通红的眼睛,忍不住提醒:“手术风险大,可能人财两空。”刘学兵攥着妻子的手,声音沙哑却坚定:“娃叫了我一声爸,我就得对得起这声爸。”
夏玲到家第4个月,张菊华发现自己怀孕了。医生反复叮嘱,她是高龄产妇,还贫血,必须好好保胎补营养。那天晚上,两口子在油灯下坐了一夜,最后张菊华红着眼说:“娃的手术不能等,这胎……咱不要了。”第二天,她独自走进卫生院,出来时脸色惨白,却笑着对刘学兵说:“这辈子,咱就夏玲一个娃,够了。”
日子刚有起色,夏玲10岁那年,一场意外又把这个家推向深渊。孩子做饭时不小心引燃了稻草,3间土坯房烧得只剩黑黢黢的框架。刘学兵背着夏玲,揣着仅剩的几百块钱,挤上了去成都的绿皮火车。在城里,他找了份火锅店洗碗的活,一个月800块;张菊华去医院做护工,值夜班一个月600块。一家三口挤在8平米的棚屋里,夏玲睡唯一的小床,夫妻俩就铺层报纸睡水泥地。最苦的时候,两人一天只吃两个馒头,却雷打不动给夏玲订一袋牛奶——那是他们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怕孩子营养跟不上。邻居见了叹口气:“你们这是图啥啊?”张菊华总是笑着说:“图她每天放学回家,喊我一声妈。”
2018年,刚拿到职高毕业证的夏玲,突然左腿疼得昏厥过去。医院的诊断像晴天霹雳:骨癌晚期,要保命必须截肢,手术费30万。刘学兵咬着牙,白天在工地背水泥,每吨能挣10块钱;晚上又去殡仪馆兼职抬遗体,就为多赚点加班费。张菊华则跟着同乡去了青海,在枸杞地里摘枸杞,每天从天亮干到天黑,16个小时下来,手指都被染得通红。有人拍到她在火车站乞讨的照片,配文“为救养女下跪的母亲”,一下子冲上热搜,网友们纷纷留言:“这不是乞丐,这是中国最伟大的母亲!”
后来,《现在就告白》节目组邀请他们一家三口。当夏玲戴着假肢,一步步走上舞台,对着台下的养父母“扑通”跪下时,全场观众都红了眼。“爸妈,谢谢你们当初没扔掉我,谢谢你们为我拼了命。”她哽咽着说完,刘学兵和张菊华早已老泪纵横。台下一位假肢公司的老板当场站起来:“夏玲的假肢,我们公司终身免费维护,以后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们!”
如今25岁的夏玲,早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每天早上7点,她会仔细给假肢套上海绵垫,避免磨伤皮肤;白天做居家客服,还运营着一个分享生活的公众号;晚上骑着改装的小电驴去做单车运维;周末就带着自己做的手工发簪,在街头摆摊。她把长发捐给了患癌症的小朋友做假发,去年直播卖橙子时,还把当天所有打赏的10%转给了四川残疾人基金会。有人问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她笑着说:“想给爸妈买套带电梯的房子,他们年纪大了,再也不用爬楼梯,也不用睡地板了。”
如今刘学兵和张菊华都已满头白发,有人问他们后悔过吗?张菊华拉着夏玲的手,眼角带着笑:“这辈子最对的事,就是2001年那个晚上,把她抱回了家。”
其实哪有什么奇迹,不过是一对普通的夫妻,把别人口中的“不可能”,硬生生熬成了“我愿意”;不过是一份跨越血缘的爱,让“弃婴”长成了懂得报恩的天使。善良从来不会被辜负,就像夏玲说的:“爸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就要用一辈子,把这份爱还回去。”
亲爱的朋友们,这样的故事,是不是也让你心里暖暖的?你身边有没有这样让人感动的平凡善意?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来源:虎兔看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