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传播迷信,崇尚科学。此文章是本人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和AI无关。文中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下面故事或观点纯属虚构,切勿当真。如果您觉得很精彩,麻烦您,别忘了动动您尊贵的小手指,点赞关注不迷路……
不传播迷信,崇尚科学。此文章是本人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和AI无关。文中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下面故事或观点纯属虚构,切勿当真。如果您觉得很精彩,麻烦您,别忘了动动您尊贵的小手指,点赞关注不迷路……
这几天罗永浩怒怼预制菜,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预制菜?预制菜错在哪了?预制菜到底伤害了谁?为什么它会这么快就把传统餐饮业冲击的七零八落?看完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大家看了半天热闹,反对了半天,还是没有躲过预制菜,你不吃都得吃,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快餐店或饭店都有预制菜。
有人说你们头发长见识短,人家小日子吃这个都吃了七八十年了,啥事都没有。你看看人家做的多规范呀。
没错,从五十年代初开始,这个预制菜就在小日子那开始发展了。据说现在人家已经达到10万亿日元的规模。日常生活中超过百 分之六十的人,天天都吃吃预制菜。
说实话前店后厂、标准化流程、完整的供销产业链,品牌化、规模化,干净、卫生还省时间多好呀!
但是,凡事就怕加上这个“但是”,老罗说的预制菜,也就是大家反对的所谓“预制菜”,和小日子天天卖的预制菜,完全是两回事。
你把我们生产的预制菜,出口过去,看人家会不会吃。
所以不管是东贝、南贝还是北贝,这些餐饮从业者们,不要觉得多委屈。为什么被那么多反对,你们自己比谁都明白。
我们现在的预制菜和小日子的预制菜有啥区别?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预制菜的前身罐头说起,我们才能明白预制菜是咋来的。也就明白了小日子为什么要坚持发展预制菜了。
01、海上瘟神夺去两百万水手的生命,而郑和的远洋船队从来没有得过这些怪病,从大海的诅咒到战争瘟疫,竟然都和新鲜蔬菜有关欧洲人当初探索远洋的时候,很多船员都莫名其妙的得了奇怪的病,就是有相当多的海员(或海盗),出现夜盲症,然后身上被不小心割伤后,会流血不止而死。
十七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这些冒险的海盗们,没有被风暴、海难和互相残杀吓到,反倒是被大海诅咒吓破了胆。牙出血、呼气恶臭、贫血性嗜睡、体格虚弱、旧伤口开裂,以及好了的骨头会再次开裂,在痛苦中挣扎而死。毫不夸张的记载,二百多万水手就这么奇怪的被夺去生命,比其他任何方式死的都多。
这些欧洲的探险家和海盗们怎么也想不明白郑和的远洋船队,几乎转遍全球,但上面的这些怪病竟然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到了18世纪末,常年的战乱中,有一个问题让拿破仑很是头疼,这个问题就是:食品变质无法长期保存。
从库克和他那影响世界进程的柠檬汁、从拿破仑悬赏食品保鲜术,到糖果糕点制造商尼古拉·阿佩尔发明罐头,再到彼得·杜兰德和马口铁罐头的商业化(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可以一个一个讲给大家听,你也可以自己去网上看)
现在总结起来,原因不能再简单了,那二百多万海员和海盗们,就因为长期在海上,吃不到新鲜菜、水果,而糊里糊涂的丢掉了性命。
为了延长食物保质期,很快各种防腐剂就慢慢的被发明出来了。
就是新鲜的水果、蔬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我们自古饮食结构就很丰富。
比如比如咸菜、豆腐和干菜等,是我们再平常不过的小菜。所以自古我们的远洋船队就没有遇到过坏血病,就这么简单。
我们今天说的预制菜,其实就是罐头的衍生版。说难听点还不如罐头,瓶子都不舍得,直接放塑料袋里。
曾经因为一堆鸟粪,让人类不至于被饿死,而发明了化肥;因为海上瘟疫和战争,人们发现了维生素和坏血病。
但是今天,当我们很多烘焙店整堆整堆的往出倒剩面包的时代,我们还有必要为了食品保鲜而绞尽脑汁吗?好好的新鲜食品不做,舍本求末的去发展预制菜有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但是我们还是对我们现在所谓的“预制”爱不起来
花那么大精力,学人家小日子去做预制菜,干嘛不把精力放到规范整个餐饮市场上。
总想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没想到问题越整越大。现在我们来说说小日子发展预制菜的初衷,还有他们的预制菜和我们的区别。
一切的坏事,就因为我们太聪明,好好的事愣整的乱七八糟。
02、小日子为了活命,他们的预制菜已经折腾了七八十年,早就深入人心,技术成熟。我们是照猫画虎,结果画出了一个怪胎有人说是因为高度城市化和快节奏生活,让大都市的打工人没时间在家做饭,小日子的预制菜才发展起来的,这么说有点太简单了。
大家都知道二战后的小日子,国土荒芜、经济衰竭、民不聊生。那时候小日子基本上连饭都吃不上了,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连草根都别想留下。为了吃饱肚子,他们举国之力去海上扑杀鲸鱼。
1889年开始,为了让家庭贫困学生能有饭吃,他们就推出了“给食”制度。到五十年代,甚至为了这个去立法。
还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就是有个叫八佰伴(阿信的故事)的蔬菜店,每到封海后,蔬菜价涨上天的时候,他们家还在供应平价菜。大家为了感恩,平时全到他家去买菜。
有了上面几个时代背景,小日子从五十年代开始,就去研究预制菜就可以理解了。必竟他们曾经为了一个蛋羹就兴奋不已。
他们那里直到现在,特殊季节,蔬菜贵的离谱,所以他们家庭做饭的成本有的时候是很高的。
如何节约成本,让食物合理被利用,减少浪费,再加上“给食”标准化的流程,给了他们灵感。他们把战时用的罐头生产技术用到了食品加工上,这就是预制菜的来历和在小日子迅速被普及的原因。
可是为什么预制菜在我们这,为什么反对的人那么多?我们在从心里反对什么?
03、小日子的预制菜和我们的预制菜就不是一回事,只是名字相同而己。我们反对的从来就是是“预制”本身上面说了预制菜的前身是罐头,是食品保鲜的方法。
人家是为了减少浪费,为了海员营养均衡,为了战争食物运输补给方便,为了不被饿死去做预制菜。
而我们为什么发展预制菜?说出来有点可笑
是因为餐饮业不规范,小吃小店卫生堪忧,这还是好听的。其实就是商家为了节省成本,垄断市场和供应链,一切向钱看,为了资本服务,才去前店后长,发展预制菜。
还有一个字“懒”,以前大饭店后厨几十人,上百人忙活。新鲜的菜,又洗又摘,又麻烦又累。现在呢,厨房只有三五人,一两人,搞定了。既省成本,还不麻烦,何乐而不为。
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变相垄断市场,然后改变整个餐饮市场玩法。
一大堆预制菜生产出来了,一时半会卖不出去,怎么办?
罐头和加工食品的保鲜技术就用上了,只要有狠活,这玩意放几年都不坏。
但是他们忘了我们深厚的饮食文化和传统,我们和小日子的饮食观念完全不同。
人家小日子的预制菜保质期只有1-5天,平均三天左右;而我们呢竟然有达到24个月的;
人家是尽量少加或不加防腐剂;我们呢,随便;
还有包装我就不说了,反正看着一个塑料袋往热水里一扔,我的心头就一紧呀!
我们不反对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和低温保鲜技术,我们也不反对工厂化厨房配送理念。
说简单点,如果餐饮企业能守住底线,推出物美价廉,吃着放心的预制菜,大家也不会那么大的情绪。
十四世纪,我们的远洋船队就不怕远洋瘟疫,而今天竟然糊里糊涂的让我们整天被动的去吃罐头,还不许提意见、还不让你知道,你就说这过不过分!夸不夸张!
上面说的很清楚了,就因为我们的某些人太聪明,把小日子的预制菜拿过来,进行了改良升级,变成了塑料袋包装的简易罐头食品,还卖的很贵。
我不知道那里都有什么狠HUO,反正就是保质期会很长。你出去吃饭,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如果我们不生气,不提意见,开开心心的吃就是了,那后果只有一个:
这种“预制”方式会流进孩子们学校的食堂。我们可以忍,但孩子可是未来呀!
我们不是反对标准化的所谓“预制”,而是反对不合理的“预制”。
还有我们想吃和不想吃,有没有选择权?凭什么就得被动去吃呀!
这个“预制"一开始就被他们自己玩坏了,这又能怪谁。
如果大家都不反对这种“预制”,那用不了多少年,有个职业就消失了,这个职业就是“厨师”
地道的“国菜”就将不复存在,地道的地方特色,全变成了千篇一律的“预制”
所以我们不是对“预制”本身有意见,我们是在为了我们的饮食文化和下一代担心; 我们在保护的是那份难得的烟火气…………
所以东贝、南贝和北贝们不要那么激动,影响你们挣钱了。
但是话还是要让人说,喜欢不喜欢,我们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瓜田李下,如果不想被人说,就做出让所有人放心的、良心的好菜来,你们家门口还会排起长队的。
别再让简单粗暴的所谓“预制”寒大家的心了。
—End—
来源:沐牛有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