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5日晚9点,停播近一年的“三只羊”悄然复播。但令人意外的是,创始人大小杨哥双双缺席,取而代之的是嘴哥、乔妹、老K等旗下主播在各自账号“矩阵式”开播。没有狂欢式带货,没有“家人们”的激情呐喊,只有一句“聊聊天,找找感觉”——这场复播,压根不像回归,更像一场
三只羊复播夜:10万人在线,却不见大小杨哥!一场“去头部化”的资本阳谋?
9月15日晚9点,停播近一年的“三只羊”悄然复播。但令人意外的是,创始人大小杨哥双双缺席,取而代之的是嘴哥、乔妹、老K等旗下主播在各自账号“矩阵式”开播。没有狂欢式带货,没有“家人们”的激情呐喊,只有一句“聊聊天,找找感觉”——这场复播,压根不像回归,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资本探路戏”。
图片源自微博
当晚最扎眼的数据是#三只羊嘴哥复播在线人数超10万#。但仔细一想:这10万人,究竟是来看“三只羊”的,还是来看“大小杨哥”的?
答案恐怕是后者。
主播乔妹直播中反复强调“今天不带货,就是聊聊天”,甚至重新做自我介绍——这看似是“重启”,实则暴露了致命问题:没有大小杨哥的三只羊,主播连人设都需要重新铺垫。用户认知断层了。
而10点前后集体下播的操作,更像是一场“数据测试”:资本在试探,离开大小杨哥的IP光环,矩阵账号还能捞回多少流量。结果可能乐观,但绝不乐观到能撑起昔日的商业帝国。
为什么复播不见灵魂人物?三只羊客服回应:“暂未接到通知。”
这句话细思极恐——不是“后续会播”,而是“没通知”。
有两种可能:
资本避险:大小杨哥此前屡陷争议(虚假宣传、低俗内容、税务传闻),已成“高风险资产”。资本可能正在切割IP与公司,避免一人塌房全盘崩盘。转型试水:三只羊早就不满足于MCN机构,而是想做成“平台化供应链”。大小杨哥退居幕后,推矩阵主播上台,本质是把流量从个人IP转向公司品牌——哪怕主播再换血,公司照样赚钱。说白了,这就是一场“去头部化”的资本游戏。主播成了螺丝钉,用户成了流量燃料,只有资本笑到最后。
图片源自微博
三只羊号称“矩阵复播”,听起来高大上,实则就是分散风险、多账号引流的老套路。
一旦某个主播出事,立马弃车保帅;多个账号同时开播,总有一个能爆,赌的是概率;用户从“认人”变成“认平台”,更容易被标准化收割。但用户真买账吗?
去年三只羊停播前,就已显疲态:内容同质化、产品质量纠纷、观众审美疲劳……如今想靠“换脸直播”重拾江山?难!除非你能再造一个“大小杨哥”,但资本显然不想再赌个人IP了。
图片源自微博
三只羊复播,绝不是“回归”,而是战略撤退的第二步:
大小杨哥可能逐步隐退,甚至另起炉灶(参考李子柒与微念);三只羊重心转向供应链和品牌授权,直播变成引流工具;如果矩阵模式跑不通,不排除出售账号、套现离场。用户们还在怀念“疯狂小杨哥”的搞笑片段,资本却早已算清了下一盘账。
直播江湖里,没有“家人们”,只有生意人
这场复播,揭开了直播行业最残酷的真相:
大主播不过是资本的白手套;矩阵是去风险化的工具;用户情怀只是流量数据里的一个小数点。来源:我是东山啊一点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