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樊振东刚被官方列入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网友立刻把一张P成贾宝玉的圆脸图送上热搜,点赞量十分钟破十万。
樊振东刚被官方列入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网友立刻把一张P成贾宝玉的圆脸图送上热搜,点赞量十分钟破十万。
这出闹剧背后藏着一条清晰的利益链:翻拍剧需要流量,平台需要话题,网友需要情绪出口,而樊振东正好站在三岔口,成了最顺手的那块招牌。
郑晓龙团队放出翻拍《红楼梦》的风声后,没有公布任何演员名单,却在三天内连续买了五个热搜位,关键词全是“谁来演宝玉”。
这种操作手法和三年前《甄嬛传》预热时一模一样:先造悬念,再放风,最后让网友自己吵出热度。
樊振东的圆脸图之所以被选为靶子,是因为他的国民度够高、形象够正、争议够小,把他拉进话题不会翻车,还能蹭到体育圈的正能量光环。
邓亚萍三年前在《圆桌派》说过一句大实话:运动员的韧劲放在任何行业都是硬通货。
这句话现在被营销号剪成15秒短视频,配着樊振东的赛场特写反复播放,播放量已经突破两亿次。
数据团队算过账:一个奥运冠军的商业价值等于三个流量明星,而且风险系数低80%。
郑晓龙团队看中的正是这点——用体育明星背书经典翻拍,既能压住“毁原著”的质疑声,又能把中老年观众拉进剧场。
但樊振东本人至今没有回应。
他的微博最新动态还停留在五天前发的训练视频,配文只有四个字:继续加油。
这种沉默在经纪团队眼里是最安全的策略——不否认就是默认,不回应就是给话题留空间。
毕竟巴黎奥运会倒计时不到四百天,任何一句玩笑话都可能被对手拿去做心理战素材。
对比2019年张继科被传出演《斗罗大陆》时的操作就明白差距在哪。
当时张继科工作室三小时内发声明否认,反而被网友骂“玩不起”。
这次樊振东团队显然吸取了教训:让子弹飞一会儿,既不损失羽毛,还能白捡曝光量。
热搜榜上的那张圆脸图,细看能发现P图痕迹在左耳垂,专业粉丝一眼就能认出是2018年亚运会领奖照的改图,但没人关心真相,大家只想参与这场集体狂欢。
最微妙的是时间点。
十大杰青候选人名单公布当天,正好是《红楼梦》翻拍项目拿到备案号的第二天。
两个毫无关联的官方动作,被营销号剪在一起就成了“国家都支持樊振东跨界”的证据。
这种移花接木的套路,和去年把谷爱凌斯坦福录取通知书说成“被好莱坞相中”的手法如出一辙。
体育圈和影视圈的边界正在消失。
牛莉1990年离开花样游泳队时,没人想到她会在春晚上卖保健品;任嘉伦2014年退役时,粉丝还担心他打不了男主。
现在樊振东站在同样的十字路口,数据公司给他的商业价值评估是每年1.2亿,其中60%来自“潜在影视开发”。
这个数字背后,是资本对运动员剩余价值的精确计算——趁巅峰期榨干最后一滴流量。
但《红楼梦》不是综艺节目。
87版欧阳奋强为了演宝玉,提前三个月住进大观园学礼仪,最后留下的是无法超越的经典。
现在网友起哄让樊振东戴头套背台词,本质上和让梅兰芳去打乒乓球一样荒唐。
经典翻拍需要的敬畏心,在流量游戏里成了最不值钱的笑话。
樊振东的球拍还在国家队训练馆锁着,每天六小时训练雷打不动。
那张圆脸图再热闹,也改变不了他下个月就要飞韩国参加公开赛的事实。
资本可以等,网友可以散,但奥运周期不会为任何玩笑让路。
把运动员当玩具的人,最后都会发现玩具会咬人。
来源:热心花猫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