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西兰果园老板Dave Mackie在霍克斯湾有大约800棵黄桃树,正值花季,今年会是个大丰收。
新西兰果园老板Dave Mackie在霍克斯湾有大约800棵黄桃树,正值花季,今年会是个大丰收。
但他却做出一个令人心痛的决定:马上砍掉所有桃树。
对Mackie来说,这是“断臂求生”。
01
“桃花开了,合同没了”
霍克斯湾桃农们没想到,最先到来的不是黄桃丰收,而是自己“被淘汰”的消息。
最近,近20家桃园收到通知:新西兰罐装桃子巨头Heinz Wattie’s将不再收购他们桃子。
果园主Dave Mackie就是其中之一。
“这对我的现金流影响很大。卖桃子的钱能让我在季初就有收入,用来支撑苹果和奇异果的采收。”
不仅是经济损失,这个通知更是一次情感上的打击。
他的家族跟Wattie’s合作了几十年,多年培育养护,突然就被“切割”了。
“我父亲在七八十年代为他们种植豌豆。我们继续种植桃子。我们家为Wattie's供货已经超过两代了。”
他表示,下一步计划把800棵桃树全部拔了,甚至用作柴火。
桃树的回报周期很长,如果不及时处理,他还要投入更多,最终只能打水漂。
霍克斯湾还有20家桃园处于相同境遇,很多才刚从加布里埃尔飓风中恢复过来,就遇此打击。
本次预计价值几百万纽币的黄桃树将被摧毁。
02
“中国进口半价冲击”
为什么Wattie’s会突然做出这个决定?
最大的原因在于廉价进口桃子大量涌入新西兰。
2023年,加布里埃尔飓风导致本地桃子供应受限,外国罐桃趁机进入新西兰市场。
从2024年开始,来自中国等地的罐桃进口量激增,价格低得惊人。
以新西兰的大超市绿超Woolworths为例,一罐Wattie’s的黄桃罐头,410克的售价是3.29纽币。
产品信息上写着,“新西兰以及进口原材料,新西兰制造。”
而Woolworths自有品牌旗下的黄桃罐头,原产地中国,同样410克的售价为1.87纽币,几乎是Wattie’s的半价。
产自南非的黄桃罐头在Woolworths的售价为1.87纽币,和中国产品价格相当。
面对最直接的价格冲击,Wattie’s也被迫调整战略,长期来看,可能会逐步用进口桃子替代本地产桃子。
加上Wattie’s失去了与超市品牌Pams的合同,进一步削弱了对本地果农的需求。
03
“一个时代的终结!”
这一消息在社交媒体引起轩然大波,被许多人视为新西兰本土品牌的“消亡”。
Wattie’s成立于1934年,是新西兰本土最具代表性的罐头食品品牌之一,是新西兰人餐桌上不可替代的经典食品。
它被认为是新西兰本土品牌的代表,支持Wattie’s等于支持本地农户和本地产业。
有网友指出,当前形势下,新西兰未来逃不过中国桃子。
“中国是最大的桃子产地,这就是我们的未来。”
The Post的报道称:“你的Wattie’s罐桃很快就会失去新西兰风味”。
Facebook社区New Zealand Brand发出评论:“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Wattie’s罐桃不仅是食物,它承载着家的温暖、夏天的味道,以及霍克斯湾的文化记忆。
“这份值得骄傲的传统、独属于新西兰的食品故事正在悄然流逝,一罐一罐地消失。”
面对舆论,Wattie’s不得不出来回应,表示“做出这个影响桃农和新西兰桃子的决定并不容易”。
“近年来新西兰产罐装桃子的需求稳步下降,许多消费者选择更便宜的进口替代品。我们不得不减少采购本地桃子。”
04
多年博弈
Wattie’s认为,进口桃子存在“倾销”嫌疑,也就是在出口市场上的售价低于原产国的正常价值,借此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因此Wattie’s向政府申请对进口罐桃展开反倾销调查。
7月,新西兰商业、创新与就业部(MBIE)宣布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桃子新一轮的反倾销调查。
通知中指出,Wattie’s提供了“足以支撑调查的证据”。
这是Wattie’s跟中国罐桃多年博弈的最新进展。
Wattie’s对中国罐桃的反倾销申请始于2006年,导致新西兰政府对中国罐装桃子征收反倾销税11年,直到2017年7月结束。
此后,Wattie’s一直没放弃过继续对进口罐桃的审查申请。
然而,这次针对中国罐桃的反倾销调查,已来不及拯救霍克斯湾的果农们。
支持本地品牌的呼声再大,或许也无法阻止新西兰本土味道的慢慢流失。
来源:小楼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