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因“预制菜”引发的舆论大战,本来该是餐饮行业的公案,罗永浩一嗓子,把西贝推到风口浪尖,消费者一边倒地喊着要透明、要知情。
这场因“预制菜”引发的舆论大战,本来该是餐饮行业的公案,罗永浩一嗓子,把西贝推到风口浪尖,消费者一边倒地喊着要透明、要知情。
谁也没料到,最先撑不住的不是西贝,而是它背后的军师华与华。
要知道,这家公司十年间光收西贝的咨询费就超过6000万,一向以最硬核的乙方自居,口头禅是“不比稿、不投标”。
可在连日的炮轰中,他们先一步给罗永浩道歉。
一场看似围绕预制菜的论战,就这样把中国最贵的营销公司华与华,推上了舆论的审判台。
01罗永浩一条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的微博,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西贝老板贾国龙不仅坚称“西贝没有预制菜”,还在内部群里把罗永浩骂成“网络黑嘴”。
本以为这样能立场鲜明、挡住质疑,结果反而让争议越滚越大。
就在大家等着西贝拿出证据时,华与华突然站了出来。
华与华创始人华杉,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力挺客户,喊话要“硬杠网络黑嘴”,这在内部也许是客户至上的职业操守,但在公众眼里,却是赤裸裸的“收钱洗地”。
罗永浩顺势在直播里开火:“十年收了6000万,还在客户理亏时出来喊硬刚,这说明华与华的专业就是扯淡。”
一句“扯淡”,把华与华二十年苦心营造的专业形象撕了个口子。
公众第一次直白地质问:所谓最贵咨询公司,到底卖的是创意,还是盲目的忠诚?
本想救火,最后成了火种,风波的重心,从“西贝是不是用预制菜”,变成了“华与华凭什么收几千万还站错队”。
当舆论不断加码,罗永浩几次直播点名,华与华终于撑不住了。
9月15日,罗永浩在微博上透露:“华与华的老板已经向我道歉,这事算过去了。”
短短一句话,标志着一个节点,在这场大战里,第一个低头的,不是西贝本人,而是它的顾问。
对一家一向自诩硬气的公司来说,这次低头,确实显得罕见,但与其说是示弱,不如说是一次清醒的自救。
公众的质疑,西贝还可以硬扛。
毕竟餐饮企业最怕的是销量下滑,只要门店里有人买单,它就还有喘息的机会。
可对于华与华这样的咨询公司,核心资产不是一纸合同,而是那块专业顾问的金字招牌。
一旦这块招牌被砸了,就意味着客户不再信任你能带来销量,你赖以生存的模式也会随之崩盘。
6000万的合同,丢了还可以再签新的客户,但信誉一旦塌方,就没有第二个西贝会再掏钱买单。
华与华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选择先道歉,不是怯懦,而是算得极精的生意账。
02要理解这次反转,就得回头看看华与华的来历。
这家公司成立于2002年,由贵州遵义的兄弟俩华杉、华楠创办。
起步时没什么资源,靠着一个理念杀出一条血路:超级符号。
所谓“超级符号”,说白了就是三个词:简单、粗暴、重复。
它的逻辑很朴素,Logo要大到你走过商场货架,一眼就能瞥见,广告语要顺到能哼出来,哪怕你不想记,也会在大脑里无限循环,设计要亮到刺眼,好像跟你说:“看我,看我!”
这种方式听上去土,甚至有人觉得“辣眼睛”,可偏偏最管用。
蜜雪冰城那首“你爱我,我爱你”的神曲,多少人嫌俗气,但谁又能否认,它成了街头巷尾的共同记忆?
华与华的思路就是,把符号做到无法忽视,用一次、十次、一百次的重复,硬生生砸进消费者的心智。
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广告全是出自他们之手: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爱干净,住汉庭”、“炸鸡配汉堡,华莱士吃好”
这些看起来土到掉渣的广告语,却硬生生把客户的门店开到全国六万家。
在华与华,创意不是天才的灵光,而是一条标准化的生产线。
每个员工都要下市场、进门店,亲手推销产品,直到发现顾客真正的痛点,创意被拆成几十个步骤,就像装配汽车一样流水作业。
华杉说得更直白:“我们公司没有白领,只有蓝领。”
这种模式,保证了他们能持续产出高效但简单的广告,但同时,也让他们背上了“土、粗糙、没有审美”的骂名。
03华与华从不缺客户,但也从不缺争议。
泸溪河请他们设计的“光头大掌柜”logo,被网友群嘲“丑到没法下口”。
老娘舅的“舅字锅”logo,被骂“粗暴到没下限”。
甚至还因广告违规,被监管部门罚款百万。
还有涉嫌抄袭国际品牌花纹的质疑,一度登上热搜。
但华杉从不在意,他甚至公开说:“实用主义是最高的褒奖。广告设计的唯一目标,是让客户活下来。”
这种强硬的态度,既是华与华的护身符,也是它最大的软肋。
兄弟俩不止做广告,还把“超级符号”套用到出版业。
弟弟华楠创办了读客文化,把卖书当卖牙膏。书名要夸张、封面要亮眼、理由要刺激,于是《半小时漫画世界史》卖了两千多万册。
但上市之后,读客文化的业绩连续下滑,股东们大举减持套现1.7亿,比五年利润还多。
资本市场很快证明:符号可以短期奏效,但长期价值未必靠得住。
这场风波的终点,是一个意外的反转,它提醒所有企业:
花钱买来的不只是广告创意,更是责任与诚意。
顾问再强,也挡不住公众的质疑。
在今天,市场早已不是靠几个口号就能忽悠的年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猫眼看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