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二十岁的时候,豪言壮语:我要改变世界、创业当老板、三十岁财务自由……结果真到了三十岁,大多数人过得像这样:
很多人二十岁的时候,豪言壮语:我要改变世界、创业当老板、三十岁财务自由……结果真到了三十岁,大多数人过得像这样:
早上地铁里挤得像沙丁鱼,心里默念“别迟到”;白天领导摔过来一堆活,晚上还得给客户回消息;月底看着信用卡账单和房贷,心口一紧;朋友圈里同学晒娃、晒房、晒旅游,而你加班到深夜还在吃外卖。于是就有了那个扎心的帖子:“读书的时候天天说要立志高远,工作几年,反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这句话,估计戳中了无数三十岁的心。
可问题是,三十岁以后,还要不要立志?
有人说:太晚了,立志有啥用?
也有人说:越到这个年纪,越得有目标,不然就真的废了。
我的答案很明确:三十岁,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立志。
打个比方:人生就像开车。
20岁,刚上路,方向盘怎么打都行,反正油箱满满;30岁,油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一,你突然发现自己可能绕了不少弯路。这个时候要不要立志?当然要!要不然,等油快烧干的时候,你还在原地打转。
我们来看看现实中三种典型人物:
每天上班打卡,下班刷剧,周末打游戏。人生目标就四个字:“别太累”。
三十岁还能靠年轻身体硬抗,四十岁的时候,发现身体不行了,经验也不值钱,最后只能被淘汰。
天天琢磨“怎么赚钱”,但没想清楚方法。今天做微商,明天炒股,后天又看人家做跨境电商暴富,结果钱没赚到,时间全赔了。
这种人不是没立志,而是志向太飘。
他们可能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有清晰目标。比如说“我就死磕外贸十年”“我就深耕一个细分行业”。短期可能没啥光鲜亮丽,但十年二十年之后,基本稳赢。
说白了,三十岁之后立不立志,决定你是走下坡路,还是逆风翻盘。
很多人一听“立志”,马上想起课本里那种:“立志做中华之栋梁,立志为人类谋幸福”。
问题是,这种立志跟现实生活完全脱节,最后只能沦为空话。
真正的立志,关键在于四个字:心人合一。
什么意思?
“心”是你想要的目标,比如财富自由、健康、体面;“人”是你真实的水平、能力、环境;两者能对得上,才叫立志;对不上,就是空想。很多人活得痛苦,就是因为“心”和“人”完全分裂:
想财务自由,但每天刷短视频、打游戏;想体面,但混在一个没有前途的圈子;想创业,但连行业基本规律都没搞清楚。这种人不是没立志,而是立志太假。
正确的立志是什么?就是找到一个点:既是你真心想要的,又是你靠努力可以达到的。
比如:
你想财富自由,那就得从“学会钱是怎么流动的”开始,慢慢积累;你想有体面,那就得打磨能真正提高你社会地位的核心技能;你想过上松弛的生活,那就得找到一份既能养活自己又不至于被淘汰的工作。一句话:立志不是空喊,而是“想要+能做”匹配起来。
普通人三步立志法那普通人该怎么立志呢?别怕复杂,我给你拆成三步,实用主义。
别瞎想什么财富自由,先保证饭碗不掉地。
而这个饭碗,不是指具体工作,而是能养活自己的核心技能。
比如英语、编程、销售、写作、管理。
这些技能,放在任何地方都能吃饭。
有了饭碗,还得想办法放大。
比如你会写作,就要想办法让更多人看到;
你会销售,就要学会用互联网、渠道、团队放大销售额;
你会技术,就要琢磨如何转化为产品、服务,而不是单纯打工。
立志不是“赚100万”,而是找到能让你放大的杠杆。
普通人最大的问题是频繁换赛道。
今天听说搞短视频赚钱,立刻去做;明天听说炒股发财,又冲进去;后天朋友说跨境电商很暴利,又跟风上车。
结果啥也没坚持,啥也没做成。
而真正的财富自由,往往都是在一个行业熬出来的。
十年磨一剑,最后才有爆发力。
很多人会问:“那立志往哪立?现在的趋势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关键。方向错了,努力全白搭。
结合全网的数据和趋势,我总结几个最靠谱的方向:
趋势方向为什么有机会适合人群AI与数字化技术正在重塑各行各业,效率提升巨大会学习、敢折腾的人全球化+出海中国制造+全球市场,空间巨大外贸、跨境电商、懂语言的人健康产业老龄化+健康焦虑,需求爆发医疗、养生、心理相关人群内容与个人IP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媒体会写作、讲故事、懂传播的人一句话:趋势就是立志的参照系。
你要立志,不是拍脑袋想,而是结合趋势,找到能对得上的方向。
三十岁,到底要不要立志?
我反问一句:不立志,你准备靠什么熬过接下来的三十年?
你要明白,立志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而是所有想要活明白的人的必修课。
真正可怕的不是年纪大了,而是你放弃了方向盘。
人生的分水岭,往往就是从三十岁开始。
有人彻底放弃,有人重新立志。
区别只在于:你敢不敢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来源:AI领航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