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葛洲坝,确保“330机组”安全运行|大国机电梦(3d)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13:22 3

摘要:8月9日下午两点整,330首合1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在第14次试运行启动21分钟后,监视系统报警:“发电机推力轴承有两块轴瓦瓦温已经达85℃,严重超限!”

东电330机组

1981年7月30日,二江电厂首台17万千瓦机组正式并网发电。消息传回厂里,东电人自然欢欣鼓舞。但遗憾的是,一场磨难已悄然而至一一

8月9日下午两点整,330首合1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在第14次试运行启动21分钟后,监视系统报警:“发电机推力轴承有两块轴瓦瓦温已经达85℃,严重超限!”

张积武指挥“紧急停机”!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多数轴瓦中间部件磨损面达40%以上被磨损位置均在瓦支柱螺丝两侧, 径向长度300毫米……

机电安装分局按要求处理后,给1号机换上备用瓦,采用动静压联合润滑方式,机组又于8月31日11点09分并网发电。

11点14分带上35000吨负荷时,瓦温漂动5℃;11点52分,瓦温又升到65℃时,监视器又发出警报。11点55分,报警信号器显示: 又有七块轴瓦瓦温超过了70℃ ,最高的达至90℃……

此时此刻,推力轴承测试专家乐再元、李康杨、罗照荣、黄汉文、姜盯得等,如坐针毡. 浑身冒汗。都眼巴巴地看着陈锡芳、张积武、戴云寿三位负责人,期盼他们尽快做出决断。三人会意地交换了一下眼色,异口同声地说:“紧急停机. 再检修”! 经查轴瓦磨损情况与上次相仿。

不难推断,能否解决好一号机组发电机推力轴承烧瓦问题,已经成为330机组的最后一道生死关。为不让两台17万机组,变成堆放在长江三峡的两堆丢人现眼的破铜烂铁,张积武迅速从厂里调来40多名精兵强将,在葛洲坝背水列阵,决心拼死一搏!

葛洲坝一期工程全景

机组启动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分析烧瓦的原因,拟组织技术攻关。会议由工程局副总工程师沈维义主持,水利部副部长陈赓仪出席。东电、哈电、工程局机电安装分局,一机部电工局,水、电两部驻葛洲坝电站工作组,长办设计代表处,广州轴承研究所、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几十个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如云而集。

主持人向大家颔首致意后,立刻收敛笑容单刀直入地说:“原来,有专家预言,葛洲坝电站17万千瓦机组如果出问题,就会出在水轮机转轮叶片上。通过15次真机试验,水轮机各部件和转轮叶片安然无恙,未发现大问题。说明过去是在杞人忧天。遗憾的是,水轮机没出问题,而是发电机出现了两次推力轴承烧瓦问题。今天,请大家来,为发电机推力轴承烧瓦问题,排忧解难。我相信,在中国人面前,没有攻不破的技术难关。推力轴承是机组发电机的心脏,一个人的心脏停止跳动,这个人就结束了生命。我们绝不允许葛洲坝水轮发电机组还未正式投运发电,就患上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心脏病,天地灵药八千方,看哪一方最灵?欢迎诸位良师益友,各显神通。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谁也不愿意看到17万千瓦变成一堆破铜烂铁堆在长江边。”

没等主持人把话讲完,会场就乱了,你一言,我一语,对17万千瓦机组展开了“革命大批判”。

有人训斥:“17万千瓦四叶片大机组,美国人不敢干,日本人不敢干,德国人不敢干,法国人不敢干,苏联人不敢干,哈尔滨电机厂也不敢干,只有东方电机厂敢干,真不简单”!

有人热讽:“发电机推力轴承总负荷3800吨,瓦块数,单瓦面积,单位面积压力四项指标,全国最高,比‘高家庄还高’。联合设计组组长与蒲松龄同住一个村,吹牛皮不打草稿。中国又出了一部新《聊斋志异》神话小说。请问张积武先生,400多年来,在喜马拉雅山背后的这个黄种人国度里,还有哪一个经济建设项目,一举创造了四项最高纪录?”

还有人阴阳怪气地冷嘲:“四川空气潮湿,人容易伤风感冒,四川人设计制造的水轮发电机组,发一两次高烧并不奇怪。”

葛洲坝二江电站

一句又一句冷嘲热讽的激烈言辞铺天盖地,深深地刺伤了东方电机厂的代表们。在大会主席台上,坐立不安的副总工程师张积武,脸色涨得越来越红,太阳穴的几条青筋开始抽动着。耐心听完了狂风暴雨般的“批判”之后,他站了起来,用沉重的语气发言了:“为了葛洲坝电站1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能够长期安全可靠投运,为了不断提高中国发电设备质量,我们能接受任何形式的建议批评。不管是任何人,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马上改正。东电的产品不管出现了多大质量问题,设计制造厂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7万千瓦一号机在安装调试过程中,两次烧瓦,制造厂要负主要责任。欢迎各位专家指教批评。”

东电常驻葛洲坝电站工地代表,质量检查科科长戴云寿用缓和的语气说: “葛洲坝电站17万千瓦机组是长江三峡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质量责任重于泰山。机组出厂前,出了问题,制造厂要负责任;出厂以后,即便是在电站安装调试过程中出了质量事故,制造厂也有义务帮安装部行修复;交付使用之后出现质量问题,制造厂也负有义不容辞的终身维修改造责任。

暮年陈锡芳

接着东电发电机主任设计师陈锡芳胸有成竹地提出如下六条改进惜施:

1.重新核准各平衡块的受力状况,将平衡块铀向位移控制在两毫米以内,确保轴瓦受力均匀,根据支柱螺丝应变情况,调整瓦块受力。

2 加大轴瓦的偏心值,以增加油膜厚度,降低瓦温。

3.盘车刮瓦,将瓦块中部刮低,抵消推力瓦的机械变形。

4.增大水冷瓦环管和进水管直径,提高进水压力,增加冷却水量降低瓦温。

5. 加装隔热板,防止冷、热油短路。

6.完善凋整高压油顶起装置,增装单向阀,防止压力油泄漏。

对东方电机提出的六条措施,一些专家面露怀疑之色,电站机电安装工人也叫苦连天,他们认为照这样操作起来太困难。这时,张积武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用铿锵有力的语气表态了:“东电提出的六条改进措施,是在找准事故根源的基础上,征求了各方专家意见,经制造厂设计、制造、工艺部门反复论证后得出的正确结论,只要机组启动、关闭时严格按操作程序办,方案应该可行”。

葛洲坝二期工程施工备料

9月30日12时26分,改进修复后的机组第16次启动: 空转7个小时后,瓦温始终稳定在38℃至41℃之间,机组各部件运转正常;带负荷7万千瓦,瓦温稳定在48℃至41℃之间;当负荷从5万千瓦升至17万千瓦时,瓦温稳定在45℃左右;当使用水头达到26.5米时,机组运行稳如泰山;当使用水头多次越过27米临界点以后,推力轴承支架,水轮机转轮及叶片安然无恙;当机组在6.3米特低水头运行时,仍能过流发电。

机组并网发电若干小时后,发电厂、工程局、长办、东电、哈电对1号机实施停机保养抽检发现:水轮机转轮叶片根部外圆,转轮球面及转轮机械加工刀纹清晰可见;叶片进水边只发现几个小麻点;水轮机部件汽蚀损坏程度仅为国家一级标准的百分之一;转轮室内表面铸件焊缝,被水冲刷后只有几个小汽蚀和小砂眼;底环、导叶表面油漆尚存……

一一问题彻底解决了!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1981年9月30日晚上11点54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这样一段新闻: “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电站的两套单机容量为17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试运行成功,它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转轮直径达到了11.3米”。

图示:葛洲坝1、2号机组投产发电,湖北省长韩宁夫出席并剪彩

来源:三峡孬张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