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大阅兵,歼11连影子都没冒,400多架“老兵”集体隐身,空军这是直接官宣:四代机时代翻篇了。
9月大阅兵,歼11连影子都没冒,400多架“老兵”集体隐身,空军这是直接官宣:四代机时代翻篇了。
别被“白头歼11BG刷过漆就当四代半”的通稿忽悠。
雷达换成AESA不假,可机体还是90年代那根钢筋铁骨,骨头老了再涂粉底也遮不住皱纹。
对面F-15EX能挂16枚弹、飞行寿命1万小时,咱们的BG挂8枚都费劲,剩余寿命只剩人家一半,拿头去对冲?
更尴尬的是歼35已小批量下线,同一锅经费,升级200架老爷机够买100架新机,账很好算:空军干脆把资源全砸给五代机,让老家伙们自己体面。
真正该操心的不是飞机,而是人。
飞惯了苏系重型机的部队,换隐形机要重学空战逻辑,雷达隐身、数据链、分布杀伤全是新题。
阅兵不让你亮相,就是逼部队提前适应“没名字、没画面、只有坐标”的战场节奏。
谁先把脑袋换过来,谁就能在下一回合开火,否则只能在地面看无人机直播空战。
“老兵”谢幕没啥好煽情,武器就是快消品,淘汰越快敌人越头疼。
唯一遗憾:当年歼11B首飞的照片挂满墙,如今拆零件当教具,青春真不值钱。
网友跟帖——
“给11BG刷漆的钱不如多造几架歼35,老爷车再改装也跑不过新能源。
”
“400架一起打包二手东,看巴铁要不要,回点血继续买35。”
“别喷啦,留着当假想敌,练隐身机打非隐身目标,省钱又逼真。
”
来源:墨羽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