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船舱里塞得满满当当,像春运高铁,只不过目的地是鹿特丹、桑托斯、迪拜。
底特律的夜班灯,灭了。
以前下班的工人能拿两份工资:一份现金,一份尊严。
现在停车场荒草比车高,招聘启事被雨水泡得发白,像过期彩票。
与此同时,上海港的滚装船排队到崇明岛,一晚上能运走两万辆国产电车。
船舱里塞得满满当当,像春运高铁,只不过目的地是鹿特丹、桑托斯、迪拜。
有人把这叫“风水轮流转”,其实轮子上每根辐条都是真刀真枪砸出来的。
美国车企把电池包外包给韩国,韩国又找中国买正负极材料,绕地球半圈,成本能不高?
福特电动SUV今年第三次召回,官方声明写得像论文,核心就一句:电池包热失控,车主先别回家充电,怕把车库点着。
另一边,广州一家二线电池厂,工人三班倒,把磷酸铁锂干到一毛八一度电,成本砍得比白菜还狠。
固态电池样品已经寄到慕尼黑,续航实测一千公里,充电十分钟,德佬看完直接撕掉原定的招标书。
别光盯着技术,还有“人”。
美国汽车工会时薪喊到55美元,换人民币快四百,还得上四休三。
广东佛山一条焊接线,机械臂24小时不喝水,折旧摊下来一小时十八块,老板直呼“比请实习生便宜”。
更扎心的是,美国大专开不出“电池PACK维修”课,社区学院还在教化油器。
学生问老师:电动车没化油器咋办?
老师摊手:那就当历史课听。
中国这边,技校夜里十点还亮着,十七岁的小孩把电池拆来装去,顺手把BMS程序刷到GitHub,下面一排老外点赞:Chinese kids are scary.
有人担心“产能过剩”,可巴西总统巴不得你过剩。
比亚迪在巴伊亚州建新厂,当地甘蔗农直接改行,工资翻三倍,连酒吧都换上中文招牌:今晚BYD员工啤酒八折。
美国农民也在刷手机,只不过看的是大豆期货。
去年中国买家一句“暂停采购”,芝加哥交易所K线像跳楼机,库存堆到密西西比河,农场主把推特头像换成“Pray for Soy”。
一颗豆子,折射的却是整条产业链的脆弱:车没了,还能靠田;田要是也靠不住,就真的只剩华尔街的数字游戏。
于是出现魔幻画面:加州码头,一排刚卸车的Model Y蒙着灰,隔壁仓库堆满滞销大豆,等着发霉。
时间像开玩笑,把工业帝国最骄傲的两张名片摆在一起,让人看清什么叫“去工业化”的代价。
当然,说美国就此熄火也夸张。
得州奥斯汀的机器人初创,刚把AI质检做到0.1秒扫完全车,误差比头发丝还细。
只是实验室到量产,隔着一条“人才干涸”的河。
把55美元时薪砍一半,工人还不一定愿意干;让机械臂加班,又缺会写代码的电工。
中国这边也一堆烂账:价格战打到骨折,某品牌新车上市三个月降四万,老车主拉横幅维权。
可吵归吵,产线不停,工程师连夜改方案,把铝换钢,把激光雷达砍一颗,成本再降两千,第二天继续交车。
市场就这样,一边骂一边买,订单像雪片。
回头看,底特律的废墟里,其实埋着一张旧纸条:忽视变化的人,终将被变化忽视。
只是这次,纸条被海风卷走,飘到太平洋对岸,被一群加班狗当成便签,贴在生产线尽头——
“下一艘船,还有四小时靠港,抓紧。
”
来源:花丛中漫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