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里广播说要搞三资清查,到底查啥呀?跟咱普通老百姓有关系不?"最近不少乡亲们凑在一起嘀咕这事,觉得这是村干部的活儿,跟自己没啥关系。可别这么想!这三资清查可是在算咱们村集体的"全家底",村里的每一分钱、每一寸地都跟咱沾亲带故。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掰扯清楚,这
"村里广播说要搞三资清查,到底查啥呀?跟咱普通老百姓有关系不?"最近不少乡亲们凑在一起嘀咕这事,觉得这是村干部的活儿,跟自己没啥关系。可别这么想!这三资清查可是在算咱们村集体的"全家底",村里的每一分钱、每一寸地都跟咱沾亲带故。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掰扯清楚,这事到底咋回事、要查哪些东西、对咱有啥影响,可别稀里糊涂丢了该有的权益。
一、先搞懂:三资清查到底查的是啥?为啥现在查?
1. 三资指的是这三样"家底"
• 资金:村里的集体收入、上级拨的款、土地补偿款这些钱。比如卖集体林地的钱、政府给的乡村振兴补贴、征地补偿款;
• 资产:村里能值钱的东西,像集体盖的房子、农机设备、村办企业。比如以前的老厂房、收割机、村集体开的小卖部;
• 资源:村里的地、山林、池塘这些自然资源。比如集体耕地、林地、宅基地、鱼塘、荒地。
2. 为啥突然要查这些?
这两年乡村振兴政策多,村里的项目和资金也跟着多起来。前阵子邻村就出了个事儿:上头拨了20万修水渠,结果渠只修了一半,钱却没了踪影。后来一查才发现,是村干部没公开账目,把钱挪去填别的窟窿了。三资清查就是要把这些糊涂账算明白,防止有人动歪心思,让集体的每分钱都花在明面上,咱老百姓心里也透亮。
二、这3笔家底得算清楚,每笔都跟你家有关联
1. 集体土地资源咋算钱?
• 耕地和林地:比如村里有100亩集体耕地,以前租给别人种玉米,一年就收5000块租金。清查时会重新评估市场价,要是现在一亩地该租800块,以前明显租便宜了,就能把差价补回来。补回的钱可能给村民发福利,或者用来修村里的路;
• 宅基地和闲置地:老李家旁边有块荒坡地,以前没人管,清查后可能规划成集体建设用地,租给企业办加工厂,每年能给村里分不少钱。以后村里搞分红,你家也能沾光。
2. 集体资产别漏算,可能藏着"钱疙瘩"
• 老厂房老设备:我们村早年有个面粉厂,倒闭后厂房一直闲着,去年清查时发现,这厂房能租给物流公司当仓库,一年能收5万租金。今年春节每家就分了500块,这钱来得实实在在;
• 集体企业股份:有些村以前办过集体企业,后来改制了,清查时会把股份算清楚。比如隔壁村就查出还有某商贸公司10%的股份,每年能分红10万,这些钱都能用到村里的公共设施上。
3. 集体资金咋管?每笔收支都要见光
• 补贴款和项目资金:村里搞光伏发电项目,国家给了50万补贴,以前可能只在黑板上写"收到补贴50万",现在要查清楚钱花在哪了、买了啥设备,以后每年的收益也得定期公开;
• 土地征收补偿款:前两年邻村征地,每亩补了8万,一共100亩,800万补偿款咋分的?这次清查会把明细账翻出来,看看有没有少分、漏分或者被挪用的情况,保证每家该得的钱不少。
三、清查咋操作?记住3个时间点和2个参与渠道
1. 清查流程分三步,步步都跟咱有关
• 村里自查阶段(10月底前):村干部先把村里的账本、合同找出来,对着三资清单一项项核对。比如集体林地租给别人有没有正规合同,租金是不是按时收了,有没有被拖欠;
• 乡镇审计阶段(11月):乡里派专人来查账,重点查近3年的收支情况。比如修灌溉渠花了多少钱,买水泥、钢筋的发票全不全,有没有虚报冒领;
• 结果公示阶段(12月):清查结果会在村口公告栏贴出来,也会发在村民微信群里。比如"集体鱼塘租金少收2万,已追回",每个人都能去看、去问。
2. 咱村民咋参与?这两个渠道要记牢
• 看公示栏查细节:12月公示时,重点看"集体资产租赁明细表"。比如村西头的果园租给李四10年,合同上写的年租金5000,要是市场价现在一年1万,就可以找村干部问清楚为啥租这么便宜;
• 打监督电话反映:每个县都有乡村振兴局的监督电话,要是发现村干部偷偷把集体厂房低价租给自家亲戚,或者土地补偿款没分到位,就可以打电话举报,有人专门管这事。
四、清查完有啥好处?这3笔实惠可能落到你家
1. 闲置资源变"红利"
我们县李村前几年清查时,发现有50亩集体林地一直荒着,后来租给旅游公司搞露营地,每年租金20万。村里用这钱给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发1200元养老补贴,老人手里有钱,心里也暖和;
2. 糊涂账变"明白钱"
隔壁王庄以前收宅基地管理费,一家一年300块,却从没说清咋花的。去年清查后发现,这些钱全存在村干部个人账户里,后来全部追回,给村里修了路灯,现在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
3. 项目收益能"分红"
有些村搞大棚种植、光伏发电,以前收益不清不楚,现在清查后账目透明了。像咱村的光伏项目,去年收益15万,今年就给每户分了300块,虽然钱不多,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五、给乡亲们的4个提醒,别稀里糊涂吃了亏
1. 别当甩手掌柜:别觉得"查账是干部的事",要是集体林地被低价租出去,损失的可是全村人的利益。前两年我们村有块地租给外人种果树,一年才收2000,清查时发现市场价该收5000,硬是补回了3年的差价,每家都多分了钱;
2. 合同文书要看清:村里租地、卖设备的合同,以前可能没在意,现在可以去村部申请查看。比如集体鱼塘租赁合同,看看租期是不是太长、租金是不是低于市场价,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
3. 收益分配要问清:要是清查后追回了欠款、多出了租金,这些钱咋用?按规定要开村民大会商量,不能村干部说了算。咱得主动问,别让集体的钱不明不白花出去;
4. 保留证据很重要:比如你家宅基地旁边有块空地,以前说是集体的,现在清查时要确认产权,最好把老照片、邻居证言留着,万一以后有纠纷,这些都是证据。
最后说几句掏心窝的话
三资清查不是跟老百姓过不去,是要把集体的家底算清楚,让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就像家里过日子,总得知道有多少存款、多少地,不然容易被人占便宜。这两年国家往农村投的钱越来越多,清查就是为了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咱老百姓身上。
要是发现村里有"糊涂账",别怕得罪人,该问就问、该查就查。现在手机上也能查村里的账了,比如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小程序,点点屏幕就能看收支明细。记住:集体的钱就是大家的钱,算清楚了,咱心里才踏实,日子也才能越过越有盼头。
(附: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电话12316,有问题随时打,有人帮咱管着集体的家底呢!)
来源:亿丢丢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