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元帅、十大将,历代名将,谁有资格上榜(秦朝至清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9 21:59 1

摘要:中国历史有点像家里那个老抽屉,拉开一看,里面乱七八糟什么都有。你翻着翻着,忽然发现,原来最亮眼的,不一定是你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而是一块斑驳的老玉,一封没写完的家书。有些人的名字,翻过去就忘了;有些人,怎么都挂在心头。今天咱闲聊的,是历朝历代那些顶尖的元帅、大

中国历史有点像家里那个老抽屉,拉开一看,里面乱七八糟什么都有。你翻着翻着,忽然发现,原来最亮眼的,不一定是你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而是一块斑驳的老玉,一封没写完的家书。有些人的名字,翻过去就忘了;有些人,怎么都挂在心头。今天咱闲聊的,是历朝历代那些顶尖的元帅、大将,真正能在铁血风云中一举定乾坤的人物。别看名单上堆得热闹,能爬到那顶端,可不是件轻松事儿。

你要说谁是那拔得头筹的西汉名将?韩信这人,妥妥是鹤立鸡群。别说什么彭越、曹参、周勃,拼到最后,还是韩信压了他们一头。这人命也怪,年轻时活得像过路人,吃了多少冷眼、白饭——听说连自己母亲都替他发愁,说“这孩儿什么时候能有出息?”但就是这样的人,偏偏一朝点将,搅动了天下局势。想象一下,四面楚歌之夜,项羽还杵在那儿,而韩信已经下了必胜的心,这场戏,谁演谁赢还是不一定呢。说起来,这世界有多少人,正是被轻视里练成的本事?

轮到了卫青。你问西汉谁最能打?历史那本厚书里,其实争议不少,光是李广、霍去病、周亚夫,就够人掰扯半天。但卫青真有点奇葩——出身低微,干娘是人家府里的丫鬟,本该一辈子在角落里活着。命却转了个弯:遇上了汉武帝姐姐,结果官运亨通,也没忘了带着亲戚霍去病一起上阵杀敌。有说卫青为人低调,说话不多;可偏偏能收复河西,人前人后都给面儿。你要说风头,他其实更多留给了霍去病,但元帅这顶帽子,还真就他戴得最安稳。

三国那阵儿,名将满地跑,但要论坐镇最深、看得最远,诸葛亮是一等一的。倒不是说关羽、张飞差劲,张辽、周瑜也都能打,但诸葛亮有点跟别人不一样。你看他出场那会儿,一身布衣,诸侯都不太拿他当回事。可他摆个空城计,调兵遣将、磨剑三年,北伐一路吃瘪还死不悔改。说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实更像老百姓家那个倔犟的掌柜,不怕赔本,兢兢业业一辈子。这样的人,元帅是荣誉,也是枷锁,说高处不胜寒,其实他心里最孤独。

南北朝那个乱糟糟的年头,韦孝宽这人就很容易被大家忽略了。别的将军风光几年就下场换人,韦孝宽混得可久了,头发一根根白下去,将旗还没放。有人传他威震一方,是个不爱言语的硬汉。这人处世其实门道多,跟宇文泰、于谨、长孙嵩那批人,两边都不得罪。遇上了高欢、宇文护这种牛掰角色,他总能悄摸摸地过关,最后还成了大朝的顶梁柱。元帅这名号,虽说听着厉害,背后少不了一肚子委屈和险难。

到隋朝,杨素出来一搅局,大家都知道高颎、贺若弼、韩擒虎那几个也是行家,可杨素偏有点“老狐狸”劲头。隋炀帝再怎么不靠谱,杨素总能两边捧场,一边收拾陈国,一边给朝廷拍板定策。据说他心眼活络,常常未雨绸缪,把危机化作机会。隋末多少人一夜垮台,他却能趟出一条生路。元帅是帽子,有的人觉得重,有的人偏爱光环。

唐朝嘛,名将真是扎堆赛马。你像李靖、李勣、郭子仪、李光弼,光念名字就累。李靖这人,年轻时也没人瞧得起,满腔豪气遇上太宗,才算施展。咱平时说“用兵如神”,李靖就是那种能把石头变金子的主,大小几十场仗,几乎没掉过链子。可他的命途,比起郭子仪,还算顺利。郭子仪,安史之乱里顶得住、守得稳,靠的不是嘴皮子,而是能叫天下将士都服气。讲起来,很多人记得郭子仪晚年一家团圆,子女百口同堂,盛极一时。可你猜,他心里会不会想着那些在乱世里失去的兄弟、丢掉的江山?

宋朝,提起名将,好多人最先喊岳飞。民间戏班子唱的“精忠报国”,谁听了心头不动。其实岳飞命挺苦,打了一辈子仗,仰着头做人,不少官场的暗箭躲不过。韩世忠、狄青也不差劲,但岳飞这一身铁骨,最后还是顶风冒雪地倒在风波亭。后人再提“武圣”这头衔,不管是不是戏说,多少是种惋惜。

明朝那边,徐达抬手就是开疆拓土。这人脾性安稳,不像常遇春那般张扬,也没戚继光那么会写兵书。他跟着朱元璋打下半壁江山,事情做得细致周全,也算没丢老朱的面子。据说攻破元大都那夜,徐达心里其实有点忐忑——皇帝心思深,功高震主不见得是好事。后来再看那些被老朱清算的部下,徐达能安享后世,多少是因他低调做人、干净做事吧。

清朝末年,左宗棠东征西讨,是典型“晚来天欲雪”那种拼劲儿。别人都说他救回了新疆,其实那一把斑驳的鞭子下,是一肚子心事。左公不是那种只图个人威名的人,在朝堂中横冲直撞,得罪权贵,也常被冷落。新疆收复后,很多边疆的老百姓一辈子都记着他——只不过,历史记住他的,是大功一桩,委屈却无人诉说。后来想想,也是人生常态。

说完元帅,再留点闲话给那些没够着头名的“大将”,也有一肚子故事。秦朝的王翦,算是能把天下搅匀的狠角色。王贲、蒙恬那批人虽然厉害,但王翦稳扎稳打,是典型带兵不出纰漏的老将。听说他晚年守着封地种菜,一句“多多益善”至今流传。谁知道,他在千军万马之间,到底是怎么跟自己较劲,守着那份谋略不泄露半点?

霍去病,跟卫青一起出名,二十几岁就把匈奴打出了河西走廊。年轻气盛的人,命运往往太急促,就像烈风卷过旷野。他的功名盖了天,但一时风头盖不过前辈,少年得志也有遗憾。耿弇,东汉的急先锋,打得快、抢得狠,最后却只能做那个“众将之下”的无冕之王。王猛、谢玄这样的人物,虽能左右一时局势,命却不由自己,常常身处乱世风口浪尖。

话说回来,千百年来这些元帅、大将,身份是荣耀,也是枷锁。苏定方、李存孝、史天泽……有的名气天上地下,有的默默拂袖而去。后来人提起这些名字,也许只剩下战功和称号。但细嚼那些史书残页,你会发现,每一个“元帅”背后都是一场命运的纠葛,一份被风雨涂改的心事。

到底是命运造就了人,还是人用性命去填补历史的缝隙?有些人一辈子只为留个名字,有些人忙忙碌碌只为家里一餐温饱。说到底,元帅将军也不能两袖清风归隐山林。你喜欢谁?谁又配得上“天下无敌”?咱们闲谈一脉,故事不老,下回再翻开抽屉,还会有新的名字跳出来。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